5月2日以来华东 华中等地陆续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降雨过程,重庆南部、贵州中北部、湖南北部、江西、福建北部一带都出现了特大到暴雨和暴雨,像5月4日以来,江西省先后有10个县(市、区)出现特大暴雨,34个县(市、区)出现大暴雨,63个县(市、区)出现暴雨。强降雨导致萍乡市武功山景区、宜春樟树市等地乡村遭遇洪涝灾害。
据5月5日至6日17时统计,此轮暴雨灾害过程已造成抚州市、吉安市、宜春市、新余市、萍乡市、上饶市6个设区市29个县(市、区,含功能区)29.3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1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1026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7.1千公顷(55.6万亩)、绝收375公顷(5625亩),一般损坏房屋52户84间,直接经济损失2.3亿元。目前具体灾情还在进一步统计核查中。 网友们表示似乎今年的汛情来得有点早,对此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孔锋副教授表示:我国不同地方的汛期不太一样,南方地区的汛期一般是4~9月份,主汛期在5~6月份,所以这个时间段刚好是南方的主汛期。去年的时候,南方的前汛期就来的比较早,一般是在4月中下旬到来,但是4月初就来了汛期。今年,江西丰城1个河堤决口、下游的4个村子被淹,其实就是主汛期期间造成的。这与我们国家的雨带从南到北的推移过程是有密切关系的。雨带的推移主要受到了西太副高,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当西太副高稳定在一个地区,就会导致这个地区降雨就比较频繁。
汛情,其实已经成为了当前我们国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国情。从这几年的汛期来看,每年我们都在遭受暴雨、洪涝的灾害以及旱涝急转下的这样一种灾害风险特征。比如说2021年,全国很多地区都遭遇了暴雨洪涝,在2022年,我们的南方地区零星的也有一些地区有暴雨洪涝,但是大范围的地区遭遇了干旱,这其实就是旱涝急转导致的一个特征。今年,从目前公布出的一些资料来看,可能也会面临比较大的暴雨洪涝的灾害风险。我们国家针对暴雨洪涝的治理,也给予了非常高度的关注,比如说我们国家层面在2021年的时候国务院出台了一个暴雨洪涝治理的政策文件。在这个政策文件中提到:在2025年、2035年都有这样一个目标,我们可以说是近期目标和中长期的目标,2025年的目标就是在城市内基本消灭这种城市看海的现象。从长远来看,要从配套设施和制度上要有效的去治理暴雨洪涝的影响,就是让我们的制度发挥出强大的应对风险能力来。
从汛情来临的时间来看,其实它更多的是受到了大气环流的影响,也就是全球能量的异常,尤其是海洋能量的异常。我们经常说厄尔尼诺ENSO现象(ENSO是低纬度的海-气相互作用现象,在海洋方面表现为厄尔尼诺-拉尼娜的转变,在大气方面表现为南方涛动),其实它都是海温异常导致的海气能量循环出现了异常,它激发出来一些能量波,然后就会影响我们的西太副高在我们国家推移过程,从而导致我们的降雨带在某一个地区长时间的停留,或者是某一个地区长时间处在下沉气流的影响下出现长期的干旱。所以今年来看,我们仍然是受到了这种大尺度的ENSO厄尔尼诺这种大气环流的影响。
如果说从大气环流的角度来看的话,其实就是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的气候变化。如果从我们局地的汛期防范的角度来看,我们当地在汛期前开展的一些风险防范措施,包括工程上的和一些制度安排上的都是应对汛期期间的暴雨洪涝灾害性影响的一些主要方法措施。当前各个城市都在推进韧性城市建设,还有我们说的海绵城市建设,还有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些措施,我们觉得这些政策措施它有一些重合的地方,可以去耦合起来制定出适合这个地方基因特色的一些做法措施,不能千篇一律,我们每个城市要基于各自的特征去开展建设。
汛期如果进入的早的话,它其实就是经历降雨的过程平均就会增多一点。如果说西太副高在某一个地区控制的时间,或者是停留的时间长一点的话,它就会导致我们这个地区大幅度的降雨,使得地区遭遇比较严峻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所以我们说汛期进入的早和汛期结束的晚,整个过程拉长的话,这也会对我们国家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的防范造成巨大的压力。因为每个地区防范风险、防范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的能力是不一样的。这就像我们说的木桶效应一样,总有一些短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