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发现没有,不管是中文,还是看英语电影,或者日本动漫,小朋友对妈妈的称呼,都是奶声奶气的mama。这是为什么呢?
太长不看版本:因为mama的发音好发呀,适合牙牙学语的小孩子。
正文:
首先必须说,mama的发音,包括baba(papa),在许多语言里面都很相似,这个问题确实存在。
这里指的是儿语,而不是正式语或书面语,比如中文里面妈妈的正式语是“母亲”,英语里面是“mother”,差距很大,不是这么比的。中国还管母亲叫家慈、高堂呢,为了给慈母严父的形象打配合。书面语是文人学者起的,不比这。
在儿语上呢,确实大多数语言的妈妈都是mama(少量nana),爸爸都是baba/papa/tata。
儿语是小孩子牙牙学语时候的语言,特征就是嗲声嗲气,叠字特多。
比如娃娃、狗狗、吃饭饭、拉臭臭,而且爸妈还会特意模仿小孩的这种说话方式,来跟小朋友加强互动。
所以儿语是爸妈模仿孩子,然后孩子又反过来模仿爸妈的这么一个过程。孩子说儿语的这个阶段,英语中叫babbling(学语期),咱可能更熟悉另一个表达,就是blablabla,巴拉巴拉巴拉,意思是瞎几把说,唧唧歪歪类似一大通。
babbling就是孩子瞎几把说,不懂自己在说什么,发出无意思的声音,把自己的嘴当玩具说着玩。
孩子babbling的阶段,声道还没发育好,能发出的声音有限,而妈妈往往是他能发出的第一个声音,也是最简单的声音。
孩子管他最重要的抚养者、温柔的保护人叫mama,妈妈反过来模仿孩子的儿语,孩子就进一步把ma这个音节,和眼前的母亲联系在一起了。
而“妈妈”,也将成为他学会的第一个词。
除了mama之外,管妈妈叫ama,也就是阿妈的也有,可以理解为小孩子mamamamamama说太多,各国的爸妈对断句有不同的理解。
我们欣慰地看到,除了第一抚养人的称呼外,各国的papa也很统一,可见对父亲角色重要性的强调,是跨越了文化和语言的。
mama的发音最简单,这是一个双唇辅音/m/和最简单的元音/a/的组合。“啊”为啥最简单很好理解,张开嘴就能发,不论是尖叫还是看牙医。
而双唇音是啥呢,就是舌头不动,靠嘴唇波~出来的声音。婴儿刚出生自带俩技能,一个是嚎啕大哭,一个是吮吸,双唇音符合他们发达的唇部肌肉,以及不够发达的舌头。
双唇音中的俩,p(/b/和/p/是一回事,就是清浊不一样,中国人分的比较细)给了老爸,而m是个鼻音,不张嘴就能发,婴儿吸奶时没法张嘴,所以这个分给了喂奶的妈妈。所以“有奶就是娘”没有说错。
除了baba和mama外,也有一些语言管妈妈叫nana,管爸爸叫tata或者dada。比如英语中保姆就叫nanny("娘"的开头也是/n/)。爸爸除了papa也叫dad、daddy(爹地),汉语中爸爸也叫爹、大,还有比如罗马尼亚语、捷克语也管爸爸叫tata。
管妈叫nana呢,因为/n/也是个鼻音,吸奶的时候也能叫。管爸爸叫tata或者dada呢,因为/t//d/这俩是塞音,也就是爆破音(/b//p/也是),嘴一张,再一闭就能发,同样不需要灵活的舌头。
不过同双唇音不同,/n//t//d/是舌尖中音,孩子发这俩音的时候不太用的上嘴唇,但还是很简单,孩子舌头不用频繁张嘴就行。
我试了一下,可能选nana而不是mama的这种孩子口水比较多?瞎猜的。
由于现代人类的生理结构是一样的,所有人种和文化背景的婴儿,在学话时期都有个口齿不清的babbling阶段,所以妈妈、爸爸的发音,出现了诡异的跨语系同源。
不论是以英语、法语、西语、印地语为代表的印欧语系,还是以汉语为代表的汉藏语系,或者闪含语系、孤立语言中的日语、韩语,这一现象都存在。
类似的“诡异相似”还有很多呢。就拿汉语和英语来说,很多人说,汉语的神奇之处有一个,就是“唇齿舌”这三个字,发音的时候,正好用到它们所代表的部位。但英语其实也是,mouth、teeth、tongue,发这三个音的时候,其实是在向对话者展示嘴、牙齿和自己的舌头。
出于给同伴预警的需要,英语中的wolf和汉语中的狼,都是既惊恐又模仿动物叫声的发音。蛇在汉语和英语中都是s开头的。
人类在语言诞生之初,生活的环境具备一定相似性,想要向同伴传达的指示、预警也具备一定相似性,这使得哪怕跨越千万公里的距离,哪怕从来不知晓对方的存在,我们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相似的表达。
人类之所以是哺乳动物(mammals),就是因为我们有妈妈。哺乳动物通过对新生儿的高度照料与后天培养,成为了今天这个世界的主宰。
每一个狮子王,都是从弱小的喝奶猫崽成长起来的,每一个擎天动地的伟人,都是从牙牙学语的婴儿长大的。
孩子学会的第一个词语,是mama。妈妈以为是在叫她,毕竟她就在孩子的身边。
全世界的妈妈于是都“自作多情”地回应了这句mama,回应了一个孩子第一次对外界发出的呼唤,回应孩子以亲吻,以抚慰,以照料和爱。
她的回应支撑了世界。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