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这届年轻人“断亲”或已成常态 背后的真相让人始料未及

zydadmin2023-05-14  52

近日,“为什么这届年轻人开始断亲了”的话题冲上热搜。相关话题下,不少网友表示“因为亲戚太八卦”“没有共同经历,更没有共同话题,聊不到一起去”“因为假期太少了,每年亲戚都走不过来”……“断亲”的背后,有观念的冲突,有亲情的复杂,也有青年人的无奈。

“你来我往是亲戚”,出门走亲戚在老一辈人看来是大事,而且亲戚会越走越亲。逢过年过节,小孩子总是会被自己的父母拍着肩膀敦促:“来,叫叔叔/大伯/婶婶……”当真心发问过“对面的叔叔究竟和我是什么关系”的小孩长大了以后,情况已经不一样了。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胡小武发表的论文《青年“断亲”:何以发生?何去何从》中提到:“断亲”行为确实呈现了年轻化特征。通过调查发放并回收的1200份有效样本显示,在中国,18岁以下的人群中,有63%的青少年与他们的亲戚之间处于“几乎不联系”的状态;在18-25岁、26-30岁的90后青年人群体中,大多数人只是“偶尔与亲戚有联系”。“消失的亲戚”已是常态。

传统观念里的“三十而立”往往是亲戚们的重要话题,随着“想当年”等开场白展开的,是他们慷慨激昂的奋斗史。很多亲人希望年轻一代也按照他们的节奏做事,按部就班地完成“人生目标”,裸辞、创业、晚婚都会被看作是“不妥”“不合适”的选择。殊不知,随着社会发展,青年人有了更多元的想法,他们希望有更包容、开放的人生图景。当冲突不可避免发生的时候,亲情也容易对年轻人产生束缚作用,逃避“亲戚关系”也就成了很多人的选择。

谈及“断亲”原因,不少网友指出:“亲戚之间,常常是在互相攀比,让人感到心很累。”类似言论或许有些偏激,但也赤裸裸地指出了一个事实:在没有足够情感积淀的情况下,以亲情为名义的感情也往往掺杂了人性的复杂。当这份亲情又被打上“只是关心你”“为了你好”等旗号时,就往往伴随着拉踩、说教、贬低甚至训斥。也不怪青年人对这种充满了“爹味”的关系敬而远之。

地理距离带来的心理疏离,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此前,老一辈的人更多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甚至同一个社区中,彼此交流、来往的机会就更多一些。随着社会流动性增强,不少年轻人都因上学、工作等原因外出,亲人间“四散各地”的情况并不少见。“一年见一次”的亲人,碰面后往往只能停留在“尬聊”层面,难以让话题深入下去。时间久了,亲情就很容易逐渐淡化了。

而且要看到,年轻人的生活里,充斥着诸多难以被亲戚们理解的压力。一些亲戚往往会疑惑:年轻人有那么多的周末和假期,为什么就抽不出时间回趟家、一起吃顿饭呢?可是代入青年的视角,也不难发现他们的无奈:有时周末要加班,要不断回复工作群里派来的临时任务,还希望充电学习,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哪怕周末比较空闲,他们也希望拥有自己的社交和“放空”时间。特别是对在大城市打拼的青年来说,“时常回家看看”,就显得有些奢侈。因此,有些时候,亲戚关系逐渐淡化,也是因为年轻人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们应该认识到,年轻人“不爱走亲戚”可能不只是因为年轻人的叛逆,还有着更复杂的深层原因,对此还需抱有多一些理解和共情。毕竟,亲情的复苏不该只依靠年轻人的逢迎,还需要双向的奔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2345lzwz.cn/read-120779.html
上一篇下一篇
00

New Pos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