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全职儿女”,是新型啃老吗?

zydadmin2023-05-16  72

前不久,一个女孩为父母做饭的视频,在短视频平台火了。这位女孩大学刚毕业还未找到工作,每天就负责在家给爸妈做午饭和晚饭。视频中,她一边娴熟掂着锅,一边自我调侃:“反正在家在外都难受,就先在家做‘全职女儿’吧,包吃包住还有各种福利,相比别的老板,还是我亲爱的张女士(女孩妈妈)更够意思!”

最近,“全职儿女”的话题受到舆论关注。“‘全职儿女’,一种新型的脱产生活方式,指的是年轻人脱产寄居父母生活,并通过付出一定的劳动换取经济支持,同时保持学习,尝试找到职业目标……”豆瓣小组“全职儿女工作交流中心”的小组介绍中这样写道。在这里,“打工人”打工的对象是他们的父母或者祖辈,“陪伴”和“做家务”则是他们的劳动内容。这样的“全职儿女”,是新型“啃老”吗?

从“啃老”到“全职儿女”

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的“全职儿女”出现并展现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工作感悟,“‘全职儿女’,主打的就是一个陪伴”“奶奶退休金三千,我花两千,她花一千,已经半年了,收入很稳定”……

在“全职儿女”这个头衔出来以前,如果有人长期待业在家,仰赖父母发工资度日,他大概率会被称为“啃老族”,如此具有讽刺意味的形容,使得很多人对“在家”这件事讳莫如深。

可如今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当“啃老”摇身一变成为“全职儿女”时,成年子女待业在家也不再被认为是不思进取的表现,子女似乎只是转换了服务对象,将更多时间用于陪伴父母,而非应对职场上的甲方。单从这一点看,全职儿女似乎满足了多数“996”打工人的遐想:老板是爸妈,工作地点在家,没有职场PUA和勾心斗角,时间可以自由安排。

有网友说,这不就是新型的“啃老”吗?也不尽然。

这届年轻人,远远算不上“真正的啃老”。他们多是一群家庭条件较好,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比较清晰的人。在内卷循环、学历竞争越演越烈的现实下,主动暂时退出社会竞争,进入一段居家蛰伏期。他们以“虚假的啃老”定义自己的现状。有人在家承担起了所有家务,厨房帮忙,收拾屋子,拿快递,偶尔再要点钱花花;有人选择主动为父母提供情绪价值,陪他们聊天、逛超市,钱不钱的无所谓,主打的就是一个陪伴;还有人会在家接接兼职,补贴家用。

“啃老”不再只有传统的负面意义

也许有人会说:我也想当“全职儿女”,但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全职儿女”,需要父母心态乐观且家庭经济条件可以支持。

23岁的小米,去年6月毕业,原本谈好的工作出了意外,在目送室友上班早出晚归两个月后,她索性回家。每天8:30醒来,妈妈已经准备好早餐,包子、油条、粥,一周不带重样。吃完就去帮家里看店,中午晚上负责做饭,每月还有3000元工资。“我的朋友基本都工作了,她们经常说羡慕我还能赖在家里,但其实这都要感谢我爸妈的理解。他们时常安慰我,他们也就是赶上了好时代,以前只要有拼劲,去做什么小生意都能赚到钱。在家做全职女儿无非添双筷子,出去创业掏空父母钱包,还是啃老好。”

据教育部统计,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大关,然而,与之相应的却是企业招聘需求大幅缩减。年轻人们还没适应刚毕业的焦虑,就被推着面对很多极其现实的问题——每天早出晚归,坐公交挤地铁,去做一份根本不喜欢的工作,还得时不时加班;工资5000元,扣除了房租水电、其他生活开销之外,一分也不敢多花。

选择做“全职儿女”的年轻人各有各的理由:既然在哪儿打工都是打,不如回家伺候爸妈,自己日常身边还有个人照应,既解决了父母的养老问题,又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

网友小圆的“全职女儿”生活刚开始不到一周时间。原本不太会做饭的她在网上学起了炒土豆、炒辣椒、煲粥等快手菜,让爸爸妈妈每天下班都直接吃上了“热乎饭”。在准备辞职之前,小圆总在电话里和父母提起工作中的困境,“也是一种试探吧,想看看他们能不能接受我辞职回家。”小圆说,没想到父母都很支持她,“我妈会和同事很开心地分享,说我女儿又做什么啦,下班回家就直接吃上女儿做的热乎饭,太享福啦。她不觉得女儿辞职回家处在没有工作的状态是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女儿还是很棒。”小圆表示,辞职之前她每天都在焦虑中度过,回归家庭之后,焦虑反而停止了,能感觉自己在真正地过生活。

“全职儿女”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事实上,“全职儿女”也并不是那么好当的,有不少“全职儿女”表示,即便长辈大部分时间都能理解自己,但有时还是会偶尔流露不满;自己明明觉得不舒服,却没有反抗的底气,因为没有完全经济独立,确实还在依靠长辈。

2022年大学毕业二战考研失败,李怡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父母有时也会有意无意间提起同事的孩子,结婚了、升职了、又或者感慨自己这般大的年纪,已经赚了多少钱。“其实我并不是没有去找工作,只是拿到的通知都是四千块钱的工作。”有时候迷茫,李怡也会上网去搜索关键词,结果发现不少人和自己类似。“做家务煮饭这件事,其实也不是他们要求,只是平时在家,感觉自己不干点什么就手足无措,所以我就主动承包了。我现在最希望的就是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脱离这个现状。”

一些年轻人也很难做到心安理得被父母养着。在家的每一天,都伴随着巨大的负疚感。不少人为了减少这种负疚感,甚至通过靠考公、考编,换取蹲在家里的资格。网友琳琳毕业后,在互联网公司工作了两年,后来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辞职回家休养。一开始,她的手上还有笔积蓄可以心安理得地在家里蹲,但几个月后,父亲先忍不住了。他劝琳琳去考个公务员,“你这样一直不上班也不是办法啊”。琳琳也想:“如果考得上谁不想去?关键是考公之路万里挑一的难,但在父母眼里好像我就是天赋异禀,一次就能上岸。”

可每次提到这个,父亲都认为她在找借口“谁谁家的以前学习还不如你,现在都考上了。”几次争吵后,琳琳也开始陷入自我怀疑了:“我是不是在浪费时间?要不试试看吧?”与父母的对峙拉锯,对未来的紧迫感,以及那种“一定要做些什么”的不安,都让他们陷入焦虑的深渊难以自拔。

纵观周围的人,那些选择做“全职儿女”的人,他们并非如外界所想那样混日子。他们有安逸,有陪伴,也有对人生的思考与准备。是否适合做“全职儿女”因人而异,这是个人的自由选择。而且,可以想见的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今后可能会有更多年轻人在权衡自己的工作、生活与家庭的需要之后,选择做“全职儿女”。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2345lzwz.cn/read-121539.html
上一篇下一篇
00

New Pos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