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开播当天,“宁静那英打起来”便冲上了热搜。
但是相比初代浪姐,此时的宁静和那英则更像是在闹着玩。
非常明显的一个细节是:宁静在选人的时候,故意演得很浮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宁静参加《乘风破浪》
此时小队长只剩吴莫愁和于文文没有确定归属,那英开门见山说自己喜欢吴莫愁,然后宁静一撩头发,故意摆出一副高姿态说,她两个都喜欢。
我们都知道,高级的表演是克制的。
我们也知道,宁静是个非常出色的老演员,她一定也是懂这些的。
所以,如果宁静是在“真打”,那么她完全可以更平静、更诚恳地说她认为于文文更像年轻时的她。
可是,如果宁静克制了,那么观众就会以为宁静是故意在那英面前秀情商。
为了让观众看懂宁静并不是真的想显示自己比那英更会说话,宁静才选择了更浮夸的演法。
而“克制的演法”又是什么样?就像那英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英参加《乘风破浪》
那英对于文文说话时,基本上都是这样一脸严肃的。
当一个人很严肃地跟你说话时,你就更容易相信他所说的话。
可如果宁静是演的,那么那英也一定是演的。不可能存在“宁静在演而那英来真的”这种情况,否则岂不成了节目组有意给那英挖坑?
别忘了,上一季的那英,那可是个搞笑女。
所以说那英也在演。一个搞笑女,在表演严肃。
如果她也用浮夸的演法,跟宁静一起浮夸,那么这场戏就砸了。
你得让观众半信半疑,这样才能让观众感到“那个熟悉的浪姐又回来了”。
所以,那英负责信的部分,因为她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就是耿直的。
而宁静则负责疑的部分,因为她在综艺里的表现更偏重于老谋深算型。
其实,这种分工在节目一开始,就已经显现出来了。
当时宁静问那英,你会拐弯抹角吗?那英说她不喜欢,然后宁静一拍桌子,“我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宁静参加《乘风破浪》
注意到了吗?宁静在此处依然选择了浮夸式的表演。
当众、主动、大声承认自己会拐弯抹角,这种浮夸式自黑,与前面提到的那场浮夸式秀情商的初衷是一样的。
宁静用了两次浮夸式表演,就是在暗示观众:我们是闹着玩的,别太当真。
我们再把视角拉大一点。
谢娜问宁静和那英,你们为什么要再次参加《乘风破浪》。
你看这问题问的,就好像这俩人是上赶着回来似的。要不是你们主动去请,人家能回来吗?尤其宁静已经以体力不支为由,公开表示退团了。她再回来,外界会怎么说她?
所以说,不是宁静和那英需要重新“乘风破浪”,而是《乘风破浪》的重新崛起需要宁静和那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英和宁静参加《乘风破浪》
《浪姐》这个节目,看点无非就是两个:一是社交,二是舞台。
浪姐里面有好多唱跳都很业余的人,如果观众真想看舞台,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音乐类综艺来得到满足。
所以,《浪姐》最大的看点就是社交。
30 女星的社交,要比那些青春选秀节目好看得多。因为浪姐的阅历更丰富,所以她们的性格差异和情商差异也更大,风格也更多元。
成熟女性社交,是初代浪姐的成功法宝,也是二代浪姐不成功的首要教训。
可是,经过了初代浪姐的“血雨腥风”,再经过二代浪姐的集体温顺之后,三代浪姐的整体调性将走向何方,还有没有人敢站出来展现性格,就成了一件很难把控的事。
于是,让宁静和那英重回浪姐舞台,让她们来带动新一代浪姐展现性格,便成为了一种思路。
的确是有点怪,但它可以保障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节目组用字幕概括宁静和那英的风格
从另一个角度看,两次浮夸式表演似乎也是宁静的一种求生欲。
第二季《浪姐》已经证明,只有那英的“直筒子”,还无法保证真人秀部分的精彩。必须再加上宁静的“兜圈子”,才能让“修罗场”多起来,从而让流失掉的观众再回来。
可是,从初代浪姐中走出来的宁静,见识过场外舆论有多凶残。
所以,她一方面要完成“角色需要”,另一方面也不太希望再次引火烧身。
尤其是在“清朗”的大背景下,既要节目好看、有话题、有热度,又不能引起监管部门的不满,这就更需要克制、更需要演技。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宁静其实肩负了更重的责任。
如果说,请回宁静和那英是节目组的一种“人算”,是在按图索骥地去复制成功经验,那么,三代浪姐的开局表现,则更像是一种“天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左至右依次为:于文文、黄小蕾、王心凌、阿雅
恐怕没有多少人会猜到,于文文这样一个小透明,竟然会成为首期《乘风破浪》表现得最有冒犯感的姐姐。
同样令人意外的是,王心凌竟然会是三代浪姐第一个成功翻红的人。
再加上频繁输出金句的阿雅,以及性格开朗的黄小蕾,三代浪姐五彩斑斓的开局让人感到,即使没有宁静和那英,似乎也行。
这大概就是自助者天助之的迹象。
当节目组愿意并努力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时,好运气也一并回来了。
很高兴,浪姐又“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