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再次向全球发出招募天才少年的消息。
5月19日,据华为招聘官微消息,华为面向全球招募天才少年,渴求有能力、有意愿挑战世界级难题的人才。
据了解,此次华为招募天才少年不限学历、不限学校,在数学、物理、化学、材料、计算机、智能制造等相关领域有特别建树并有志成为技术领军人物。
成为华为的“天才少年”也将获得丰厚的薪酬和资源,如世界级挑战课题、大牛导师,全球化平台和资源以及5 倍薪酬。
据悉,华为自2019年启动“天才少年”项目,尤其是开出的高年薪受到社会关注,年薪分为三档,最高档为182万元-201万元;第二档为140.5万元-156.5万元;第三档为89.6万元-100.8万元。
此前华为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任正非签署了一份内部文件,提出从全球范围内招募优秀青年,“这些天才少年就像‘泥鳅’一样,钻活华为的组织,激活华为的队伍。”
5倍以上薪酬招募天才少年
“向上捅破天,向下扎到根,如果您有志于探索未知、创造未来,加入我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贡献!”5月19日,据华为招聘官微消息,华为面向全球招募天才少年。
其中,招聘要求为不限学历和学校,在数学、物理、化学、材料、计算机、智能制造等相关领域有特别建树并有志成为技术领军人物。
在加分项方面,包括重量级科研成果/论文/专利;重点实验室/尖子班毕业;国际顶级竞赛获奖。
据了解,加入华为天才少年计划需要经过简历筛选、面试交流和录用决策三个步骤,其中,简历筛选环节主要是了解应聘者研究方向、科研项目和创新课题等方面取得的成就。面试交流环节则是技术专家、业务总裁与应聘者面对面交流了解其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最后到录用决策环节主要是通过专业招聘团队的综合评估。
今年2月23日,据电子科技大学官微消息,2022年秋季校园招聘中,该校博士研究生宁博宇进入华为,成为“天才少年”项目一员,年薪百万。
宁博宇表示:“我只是一个普通学生,这次入选是我运气比较好!因为我的研究方向和华为未来的课题高度相关。”
据介绍,宁博宇是电子科技大学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019级博士研究生。博士四年,宁博宇在通信领域顶级期刊/会议上共发表了21篇论文,其中11篇为通信领域JCR-Q1分区、10篇为IEEE旗舰顶会,并作为学生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宁博宇曾在华为成都研究所2012无线通信实验室实习。实习期间,宁博宇帮助华为项目组解决了多用户下行MIMO空分多流复用等三个重要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华为天才少年薪酬顶级,也有人选择离开。2022年12月27日,以“天才少年”身份加入华为的稚晖君(本名彭志辉)离职,并表示“接下来我会开启一段新的事业,去做更有挑战的事情…”
据介绍,稚晖君本名彭志辉,本硕均就读于电子科技大学,毕业于信息与通信系统专业。2018年毕业后,他先是去了OPPO研究院,面试时就一口气拿下了硬件岗和算法岗的两个Offer,成为一名AI算法工程师。
2020年,稚晖君加入华为“天才少年”计划,正式成为华为的一名员工。加入华为后,稚晖君成为计算产品线昇腾部门的一员,主要方向是AI边缘异构计算领域。
任正非强调“不拘一格选人才”
对于“天才少年”这一计划,今年3月,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上海交通大学的一次座谈演讲中发表了最新看法。
任正非表示,进入华为公司,“天才少年”这个称呼就没有了,定位“天才少年”主要用于入职的定级定薪。所有新员工在三丫坡入职培训时,到处都是张榜公布的题目,大家要去踊跃回帖,有人会读这个帖子,就有人来找你喝咖啡,你要认真去交流,反对意见或赞成都行。他们是在选人,这些专家有权力给你当场定级的、定工作岗位的,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很厉害的专家。如果他认为你可以培养,职级就会被定得很高,为什么非要从最低级别开始起步呢?他也可以把你拉进他的项目组,你直接就进入大项目组了。大项目组不是指规模大,而是指高端项目组。
任正非强调华为“不拘一格选人才”,老、中、青相结合,在开放的环境中向前滚动。年轻人最有突破能力的是25-35岁;有经验、有资历的人有架构能力,架构和突破同样重要。科学技术上也有成与败的问题,败不馁,失败对你来说也是一次实战锻炼。
任正非表示,华为不能垄断人才,员工想出去创业或到其他公司去,人尽其才,发挥他的价值,对国家都是有用的。
“过去有个电影叫《中锋在黎明前死去》,我们垄断人才,没有用也扣住不放,消磨他的青春,而且还要给他发工资,两头不讨好。我们对人才机制也有反思,比如有些人进入公司以后,没有很好使用到他最擅长的地方,没有发挥作用等于浪费他的青春。”任正非说。
任正非表示,人才关键是怎么用。比如华为强调专家垂直循环机制,专家不能在一个岗位待很长时间,要到前线作战去循环。“石头”一翻开,压在下面的“草”就长高了,大家都看见了,这样年轻人就不会被埋没在“石头”底下。专家垂直循环的目的,是让他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去解决实际问题。垂直循环下去不一定降薪,工作组没有级别,他可以比行政部门的级别高,他可以是“尉官”“校官”“少将”“上将”……保持他的循环,直到有合适岗位。当然,不合适的人也面临着淘汰。没有理论的实践,会在盲目摸索中经历数十次才能感觉到;没有实践,对理论就没有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