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为了小麦能丰收,河南付出了什么?

zydadmin2023-06-01  135

河南,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西跨崤函,东连淮泗,南络荆襄,北抗燕赵”,处于我国中部,是名副其实的中原地区。

很多人对河南的印象是“羊肉烩面”,是“胡辣汤”,但对我国来说,河南最重要的特产是“河南小麦”。

河南小麦主打一个“量大管饱”,价格低,产量大,不仅仅养活了近1亿的河南人,也为全国的粮食供应稳定做出了巨大的付出。

我们离不开河南小麦

从我国逐步形成“南稻北麦”的格局后,河南就一直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小麦产区。

当经济社会发展起来后,各个地区都在加紧进行工业化的转型,过去一些年份里,有一些省份的耕地变成了住宅、变成了工业区,但是河南的小麦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5600万亩以上,这些年河南省还在努力地增加小麦的种植面积。

整个河南的粮食总产量大约1300亿斤,小麦的产量一直在700亿斤以上,产量也占了全国小麦产量的四分之一,小麦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8500万亩以上,是全国小麦生产第一大省。

有一句话叫“河南熟,天下足。”意思是指河南的小麦如果能顺利丰收的话,整个天下这一年就不会轻易缺粮食吃。

如果哪一天没有了河南小麦,或者河南小麦没有能顺利丰收,那么影响将是巨大的。

所以,其它的农作物稍微收获不顺利,还可以理解理解,但河南小麦真的是“农业中的重中之重”,我们不可能没有河南小麦,也离不开河南小麦。

吃饱饭永远是人类的第一件大事,在河南小麦这个问题上面,无论何年何月,大家都不能含糊,不能敷衍,不能任性。

河南农民种小麦有多努力

河南的气候适合种小麦,但河南的气候和水文条件历史上就多变。

河南农民种小麦自古都是一条“坎坷之路”,想想以前黄河泛滥下的水灾,想想以前的旱灾,想想以前的蝗灾,哪一次自然灾害都让河南的小麦几乎颗粒无收。

历史上,河南连降暴雨的时候有,短短一周的降水量超过全年降水量的一半;历史上,河南大旱也有,降水量极低,土地龟裂,农作物连片地枯萎而亡;历史上,河南蝗灾也有,蝗虫飞过之处,寸草不生,何况粮食;历史上,河南霜冻灾害也有,突然气温降至0℃以下,农作物因为植株内的水分冻结,成片枯萎。

从历史上来看,河南种小麦的历史就是一部河流文明对抗自然灾害的历史,也是一部河南农民的奋斗历史。

河南本身的气候就是一个极其不稳定的气候,好的时候风调雨顺,但也很容易变天。可能小麦刚刚成熟,连着下好几天大雨,来不及收割的小麦就发霉烂地里了。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经常会有。

所以,历史上的河南农民种小麦都是颇为不易的,在农业机械化之前,河南的农民为了能让小麦多收一点,为了能让小麦当年能丰收,从播种、锄草再到收获,哪一个环节不得小心再小心,生怕出了错误。

人误地一时,地毁人一生。

河南农民一直在努力地呵护着小麦,他们自古至今都为了小麦的丰收,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这份努力实属不易,我们都应该倍加珍惜,千万不能做一些让小麦种植户寒心的事儿。

机械化了也不能麻痹大意

在气象多变的河南小麦产区,争分夺秒地呵护好小麦,是河南农民的历史传统,也是传下来的耕作经验。

哪怕是到了农业机械化的时代,我们依然不能摆脱天气、气候等自然条件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尤其是小麦收获的时候,如果明知未来几天要下大雨,那肯定要抢收小麦。

在我们小的时候抢收小麦是非常难的,都要人拿着镰刀进去割小麦,一点点地割下来,然后还得专门压麦场,然后晒小麦,然后再拉着石磙子压小麦,再一点点把麦粒从小麦穗上扬出来。最后还得把小麦晒干。

这个收割下来不下雨的话,也得持续7-10天的时间,而且全家人不分老幼都得上阵。

我们小时候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假”,叫“麦假”。就是一到收小麦的时候全校师生都要放假,回家去收麦子。

可见当时对小麦生产是多么重视。

后来条件好了,机械化程度高了,以前七八天能干完的活,大型联合收割机几个小时就能干完,也就不需要麦假了。

但是,有了机械化,也不等于就可以麻痹大意了。

在小麦收割的时候,除了要时时关注复杂的天气外,还得多方保证联合收割机能真正地进到麦区,以前有些小麦产区因为联合收割机不够,有专门的人员跑去外省沟通,调来联合收割机帮农民收割小麦。

所以,正常的情况下,保证联合收割机顺利地进入小麦产区,是小麦收割季的重中之重。千万不要以为,现在有机械化了,小麦收割简单了,晚几天也没事了。这都是自我麻痹,复杂的气象天气下,有时候晚上半天可能就会减产三分之一,晚收两三天可能就颗粒无收了。

河南农民为了小麦已经非常努力了,其他人岂能任性地拖后腿呢?

河南付出了什么?

当我们坐在空调房里,刷着手机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过小麦的价格才1元左右一斤,比一瓶矿泉水都便宜。

能在商品化的时代,一直坚持大量的种植小麦,本身就是一件值得赞颂的事情。

大家要知道,种粮食的收益相对比其它农作物来说,那是非常低的。河南大量的农田都用来种小麦和其它粮食了,而且河南的小麦每年产700亿斤,这里面有600亿斤是调拨到外省的,极大地支援了外省的粮食供给。

在这一方面,河南做出了取舍,舍去了一些利润更大的经济作物,而专注于种植小麦粮食的种植,这才能让我们的粮食产量连年丰收,才能“河南熟,天下足”。

当下时代,还处于“农业支援工业”的阶段,尤其是低价的粮食是稳定社会运行发展的一大基础,河南在这方面的付出是巨大的,用了大面积的土地来耕种和生产低成本的粮食,支援了现阶段的工业发展。

河南农业舍去了自己的一些经济利益,但对全国大局的发展付出是巨大的。

当我们站在食堂里,望着那司空见惯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标语时,能否真的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呢?

当我们遥望历史,看惯了历史上大灾大难,是不是该更加珍惜粮食呢?

当我们吃着馒头、面条、方便面的时候,是不是也该为仍在努力种小麦的河南农民默默点一个赞呢?

舍小家,为大家。

一个商品经济的时代,一群依然坚持以种粮为中心的河南农民,值得尊敬,更值得大家支持。

河南农民的付出,有目共睹。

但愿阳光始终灿烂

在河南这片土地上,先辈们“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我们怎么能不珍惜呢?不管天气是否风调雨顺,我们都应该把能做的事情做好,尽人力而为之,这样才能对得起河南农民的努力。

今年,这个夜晚,当从网上看到79岁的河南老农民捧着小麦发芽的小麦痛哭时,我想到了小时候连天下大雨,麦子在地里收不出来时的无奈。

当时没有收割机,眼看着大雨哗哗的下,是真的无奈,一点办法也没有。

而如今,我们也许有办法克服这样的困难,这需要上上下下真的把小麦收割当成重中之重的事情。

但愿小麦收割的时候阳光能始终灿烂。

也愿朝阳能常照我土,莫忘了河南农民在粮食上的付出。

最后,盼望六月的路,畅通无阻;六月的天——风调雨顺;六月的粮——五谷丰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2345lzwz.cn/read-127063.html
上一篇下一篇
00

New Pos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