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于公众号“老丁语云”)
大家好,我是老丁。
不难想见,在近日“极目新闻”的记者因前去采访“织金两教师溺亡”一事竟遭到殴打的事件发生后,贵州织金县当地的一些人很希望这件事能够被“混”过去。
像是即便是织金县委书记带队前往医院探望记者,并承诺严惩打人者后,已然到案的三名施暴者,身份竟然迟迟“确认”不了。这种全然是在鄙夷和践踏公众智商的做法,显出了当地似存有难言之隐。
像是即便是到了昨天晚间时分,在媒体的报道中,事发地所在的织金县马场镇政府工作人员还信誓旦旦地表示,“他们不清楚相关人员的身份,但肯定与政府部门没有任何关系。”
好一个“肯定与政府部门没有任何关系”,对记者进行跟踪围殴,施暴者离开前还抹掉指纹,试问如此“训练有素”的“专业”手法,一般人能够做得出来吗?
但这事单纯靠“混”肯定是混不下去的,它已经形成了滔天的舆论巨浪。
隐约的打脸最早来自于今天凌晨。一些自媒体似乎已然是得到了来自当地权威机构的“内部放话”,发文并配上对话截图称,围殴记者系受一位副镇长在背后指使,实际参与施暴的,是“当地一个干警和两个辅警”。
而今天一早看到的来自毕节市联合调查组的案情通报,则基本印证了上述“小道消息”。经查,3名施暴者分别是织金县公安局马场派出所副所长熊某,以及该派出所两名辅警李某和陶某,马场镇镇长彭某某对此事负有领导责任。
这诚然是一份让当地政府公信力“粉碎性骨折”的通报。为了阻止一名记者对当地新闻事件行使正当的报道采访职权,在有关镇领导的唆使下,警察竟亲自上阵对该记者进行下手不可谓不重的围殴,法治社会朗朗乾坤,竟还有此等荒谬绝伦的事情?
但先别着急叹息,在老丁看来,这份案情通报的表述中,依旧有些避重就轻甚至是“护短”的内容。
第一,什么叫“在阻止李某某继续拍摄过程中,扭打造成李某某面部等多处软组织挫伤”?且不说在“阻止”一词前是否应该加一个“无端”、“无故”甚至是“非法”,用“扭打”在这里是几个意思?
为求最大程度的不偏颇,老丁专门百度了一下扭打这个词的意思,百度对该词的解释是“相互揪住殴打”。这么说记者和三名施暴者之间存在互殴行为?
但对比下被打记者此前接受采访时的说法,其描述的大致经过是,尾随的白色面包车拦住了去路,记者下车询问挡路缘由,未曾想对方直接开口骂人。当记者再次询问对方为何骂人时,围殴就开始了。
据这名记者说,“他们用拳头打我的头,我只能用双手护住头部。”倘若记者的说法属实,这哪里存在所谓的“扭打”,分明是单方面的输出殴打!老丁就想问当地有关部门,你们敢不敢出来说记者的这些说法是夸张或者是造谣?
第二,对涉案的马场镇镇长以及派出所副所长这两名公职人员,仅仅是免职了事?这就是织金县委书记承诺的“严惩打人者”?这怕是对“严惩”的意思有所误解吧?
要知道,免职和撤职存在显著的差异。根据有关组织管理原则以及并不鲜见的新闻案例,一些曾被免职的干部,后续仍有重新“出山”被任用的机会。
怎么,还想在舆论风暴平息后,对他们二位进行重新启用?
记得此前针对“织金两教师溺亡”一事,前《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曾发帖称,他有些怀疑那两名教师是为了“迎接领导检查”被派到河里捡鹅卵石装点校园的说法,“因为随便去淘宝网上搜索,鹅卵石30元可以买到50斤,而派老师去河里捡鹅卵石,又费工,又很难捡到成批大小合适、样子美观的鹅卵石”。老胡还说,学校派老师去河里捡鹅卵石的说法很蹊跷,不太符合常识感,“所以有点怀疑会有这么蠢的学校领导”。
但老胡昨天也改口了,称此次记者遭殴打一事“非常恶劣”。或许连见多识广的老胡都没想到,不仅涉事的学校领导真的就有那么蠢,事发地的有关部门和人员甚至比前者还要蠢。让殴打记者这一次生事件发酵产生的恶劣影响甚至远超原生事件,怎一个蠢字了得?
更进一步地,或许我们也该好好想想,这种光天化日、无法无天的蠢,究竟是怎么“炼”成的?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