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大概是孩子们最期待的节日了。然而,关于儿童节的来源,却是一个比较沉重的故事。国际儿童节的设立,和发生在二战期间一次著名的屠杀——利迪策惨案有关。
1942年6月10日,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地经济萧条,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儿童的处境更糟,有的得了传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则被迫当童工,受尽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中国和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如今,六一儿童节早已深入人心。当年悲惨的日子也不复存在,新时代出生的孩子们,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下茁壮成长,而儿歌是他们童年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即便是已经成年的我们,心中一定也留存着很多很多经典的儿歌,满满都是回忆呀。时值六一儿童节,民歌君和大家一起分享那些年,我们听过的经典儿歌。^_^
建国前的经典儿歌
建国前的中国,还处于旧社会当中,战争也频繁不断。这一时期的儿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这些儿歌大多以简单轻快的旋律为主,配以朗朗上口的歌词,简单易记,利于传唱。像《卖报歌》、《小兔子乖乖》、《两只老虎》等经典歌曲,都产生于建国前。即使是在21世纪的当下,我们依然能听到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
《卖报歌》
《卖报歌》是音乐家聂耳创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乐曲曲调简单,朗朗上口,曲调明快、流畅,以朴实生动的语言,辛辣诙谐的笔调,深刻地描述了旧社会报童的苦难生活及对光明的渴望。
《两只老虎》
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首歌就已经流行于全国。但那时候还不是叫”两只老虎”,而是叫《打倒列强》。这首歌的旋律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欧洲法国儿歌《雅克修士》。
《小兔子乖乖》
这首表演曲原名《老虎叫门》,写于1920年的北京,作者黎锦晖被誉为“中国儿童歌舞剧之父“。这首歌的歌名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歌词,无论身处哪个年代的小孩,都不会对这首歌陌生。
《读书郎》
《读书郎》是一首根据苗族芦笙歌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作者宋杨,创作于1945年的抗日战争期间。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一直传唱至今,凭借着朗朗上口的歌词,和轻松欢快的旋律,这首经典歌曲在每个人心里都有很重的分量。
五六十年代的经典儿歌
新中国成立后,儿歌迎来了一个创作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大量反映这个时代儿童生活的作品。有歌颂毛主席、歌颂共产党、歌颂解放军的,也有歌颂土地改革、歌颂中苏联友谊的,更有反映新时代儿童生活的。好作品频出,内容丰富,异彩纷呈。其中,像《让我们荡起双桨》、《小燕子》、《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等歌曲,影响了几代中国儿童,至今仍广为传唱。
《让我们荡起双桨》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作为一首抒情歌曲,深受孩子们喜爱。歌曲语言通俗易懂,描绘了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像花朵一样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歌唱的幸福景象。经典的歌词,经典的旋律,每当我们听到这首歌时,脑海中都会浮现出满满的童年回忆。
《小燕子》
1956年的六一儿童节,王路创作了这首儿歌,并在《长江文艺》上发表。1957年,作曲家王云阶将儿歌略作改动后,谱曲改编成电影《护士日记》插曲。此后, 这首《小燕子》便传唱大江南北。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创作于1962年,由周郁辉作词,寄明作曲,是故事片《英雄小八路》的主题歌。随着电影在全国的放映,这首歌作为脍炙人口的名歌,在广大群众中广为传唱。相信每个人都对这首歌非常熟悉,只要旋律一起,我们都能哼上几句。
《拔萝卜》
这是一首有“动作”有“场面”的儿歌。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你唱起这首儿歌,你手就会作出“拔萝卜”的动作,忙个不停地使劲拔,嗨吆嗨吆地吆喝着唱,并不断呼号:“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场面热烈,深受儿童们的喜爱。
七十年代的经典儿歌
上个世纪70年代,儿童歌谣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批林批孔”的,另一种是歌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当然,这个说法并不十分准确。因为有很多“其他类别”的歌曲诞生,并成为经典。如《我爱北京天安门》、《红星照我去战斗》、《闪闪的红星》等。1976年,“四人帮”被打倒后,儿童迎来了新的春天,一批反映儿童日常生活的歌曲被创作出来。如《七色光之歌》《种太阳》《采蘑菇的小姑娘》等。
《红星歌》
1974年,电影《闪闪的红星》热映,一曲《红星歌》打动了千千万万儿童的心。他们穿着红军服,抗着红缨枪,雄壮有力地走在大路上,胸中溢满了自豪和勇敢。歌曲唱出了小红军战士对“红星”的深情和对革命的无限忠诚。集中代表了红军后代跟着党永远干革命的坚定信念,以及对象征党的“红星”的热情赞颂。
《我爱北京天安门》
《我爱北京天安门》是1970年9月发表的。这首歌不仅传到北京,甚至飞出国门。1979年,邓小平开始对美国举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访问。在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卡特为邓小平安排一场文艺演出,最后节目就是美国儿童用中文合唱这首歌。
《采蘑菇的小姑娘》
这是一首十分优秀的少儿歌曲,创作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作为音乐课必唱曲目,《采蘑菇的小姑娘》以欢快的旋律和朴实清新的歌词,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多年来久唱不衰。小姑娘那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品格陶冶着一代又一代人,它给孩子的童年带来一抹灿烂的阳光,一片美丽的天空。
八九十年代的经典儿歌
上世纪80年代,儿歌出现了一个繁荣期。这一时期的儿歌有很大的教育性,把孩子的童稚、童真、童趣表现得非常到位。这些歌曲极大地丰富了儿童的生活。随着电视进入普通家庭,影视作品,如外来动画片主题曲、台湾校园歌曲等成为孩子们追捧的儿歌。这一时期,儿歌的特点是旋律更多变化,感情更富有色彩。微信搜索关注民歌中国。令人遗憾的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鲜有优秀的儿童歌曲出现。孩子们更倾向于选择流行音乐,一些成人歌曲成为他们的“儿歌”。
《世上只有妈妈好》
1990年6月,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开始在大陆试映。9月全国铺开放映,这个电影票房非常高,达到了上亿元,创造了一个奇迹。而《世上只有妈妈好》主题曲一时也唱遍大江南北。好像没有一首歌曲能具有这首歌一般的生命力,有时候经过幼儿园或者小学,还总会传出这首歌的旋律。
《阿童木之歌》
《铁臂阿童木》是最早引进国内的日本动画作品之一。1980年,此片在香港播放。同年12月中央电视台引进黑白版播放(命名为《铁臂阿童木》)。播出后广受欢迎。《阿童木之歌》在儿童当中广为传唱——片中机灵勇敢的阿童木、善良睿智的茶水博士等人物对孩子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外婆的澎湖湾》
这首歌是叶佳修根据潘安邦的经历写的。这首歌不刻意追求声音的圆润和共鸣,强调吐字的清新和口语化。有人这样评价这首歌“潘安邦的故事,叶佳修的代表作,校园民歌运动的纪念碑,乡土情怀的音乐写真,童年生活的纯真回忆,影响一代人 的不朽之作”。
《小螺号》
1980年,13岁的程琳首次以歌手身份登上北京舞台,一曲《小螺号》使她迅速红遍北京城,成为中国歌坛年龄最小的第一代歌星,也以其清新纯美的演唱风格奠定了80年代中期中国歌坛的领先地位,奏响了从“高强硬响”的红色音乐转向多元的通俗音乐的前奏。
二十一世纪的经典儿歌
2000年以后,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和音频技术的发展,儿歌童谣的创作加入大量的流行元素。承接上世纪90年代,儿童歌曲仍是以动画片主题曲为“主打”;一些流传在校园儿童自编的新童谣,也反映了新时代孩子们的需求。这一时期,儿童歌谣的花样百出,风格更多元,时代性也更强。然而,一个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新世纪的优秀儿歌,少之又少。
《吉祥三宝》
吉祥三宝
来自民歌中国
00:0003:33
《吉祥三宝》原本只是布仁巴雅尔写给女儿诺尔曼的生日礼物,却意外地走红。歌曲的灵感来源于女儿童真的问话和脚步声的歌曲。人们至今也忘不了2006年春晚这首充满了阳光、健康、绿意和家庭的天伦之乐的《吉祥三宝》,它别致的编曲和RAP式的蒙语开场,让人耳目一新;稚嫩的童声散发着草原新鲜牛奶的味道;它所营造出的亲情的温馨,触动了人们对久违了的人间温情的向往和对真情的渴望。
《别看我只是一只羊》
国产原创系列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自2005年6月推出后,陆续在全国近50家电视台热播,几年来长盛不衰。主题曲轻缓抒情,清新跳跃,纯洁还有一点慵懒!一言以蔽之,舒服!开心的旋律,积极、乐观、幽默、诙谐的风格,成为了小朋友们的至爱。
《爸爸去哪儿》
《爸爸去哪儿》是同名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的主题曲,歌曲由叶圣涛作曲、吴梦知填词。该节目一经播放后引爆全中国,而这首经典的主题曲也在各年龄段的儿童中传唱开来。
儿歌是童年的一个“代名词”,它就像积木和魔方一样,给予孩子们梦想和力量,记录着孩子们的笑声和心跳。童年是最美好的,儿歌也是最美好的。听着这些经典的儿歌,脑海中充满了美好的回忆。你印象中最深刻的儿歌是什么,快在留言区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