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又叫对联,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五千年文明史中对联是充满了民间智慧和文学艺术的瑰宝。楹联,目前学术界大多的意见认为源于秦代,古代称之为“桃符”,讲求句子对仗,最早是写在布上、纸上、或者刻在柱子、柱子、木头上的对偶句。据专家研究,桃符最早是贴在墙壁或者柱子上的,楹联是贴在钱币或柱子上的。这些记录最早出现在唐代,是清末斯坦因在敦煌莫高窟发掘出的。
对联的规则是上下联对仗公正、平仄对应,字数相同,结构相同,并且和汉语一字一音的特点相结合,形成了特有的艺术形式,是中华语言瑰宝。而由楹联衍生出的春联文化,则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无论是海外华人还是国内的大众,只要是有华人在的地方每到春节都会贴春联、贴门神。关于春联的起源,据说是源于五代十国的皇帝孟昶,不过这种说法还没定论,谁是春联的开创者目前还无最终说法。当然春联现在已经融入民俗,也成为了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新旧交换之际我们都能看到“千家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热闹景象了。在古代,人们经常吟诗作画,饮酒作对传下许多佳话。也有很多因对联而产生的风趣幽默的小笑话。
传说在清朝盛世康熙年间,有个村子里,有一位很有才能的书生,文武双全,文彩飞扬,武善使长枪,一把长枪舞得虎虎生风,所有的人都认为他将来不管是参加文试还是武试,都必定高中进士,榜上有名。然而,因其家境贫寒,家中没有很多的银两供他打点科考官员,加之官场腐败,舞弊成风,书生终究没能高中,并且几番尝试都没有中榜,他也心灰意冷,不得不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虽然如此,他依然没有放弃每日读书练武,他内心觉得有朝一日定能保家卫国。一天,这个人像往常一样出来练武活动筋骨,一边舞着枪一边高声诵读着杜牧的《大雨行》。他是想起了自己的经历。忍不住感到悲伤与愤慨,随后在地上舞出一行字,就是一副对联的上联:“白费两下功夫,有枪无门。”碰巧在他练武的时候,一个同村的寡妇从那里经过,看到此处烟尘四散且有人长啸,便驻足旁观,待那个书生走后,看见地下字句,像一对联,而且缺一副下联,思索片刻,随即用树枝写下了下联:“空有一身牛力,无地可耕。”写下对联后寡妇便悄然离去了。待书生休息完后回来,看到了下联,不禁疑惑。真是绝了,上联和下联对仗平仄都很工整,从内容上看下联表面上是在嘲笑自己,看着看着书生好像豁然开朗,既然有一身的牛力没有耕地自己找地不可以吗?为什么非要等着别人给送耕地?书生想到此处便又打起精神收拾行囊重新踏上科考之路。
日常生活中的对联的作用不仅仅是能祈福讨个好彩头,还能给平淡的生活增添乐趣,给出生活启示,也是文人墨客茶饭后闲谈交流的乐趣。比如本篇故事中的主人公便是受对联启发而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们在遇到人生迷茫的时候,更需要静下心来将自己所学融会贯通,找寻更多的经典诵读,也许就能在其中找到指引你走出迷雾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