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是中华民族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以工整、对偶、简洁的文字抒发美好情感。
历史上有许多或由名医自撰,或由他人相赠的名联,内容或论医道奥妙,或抒人生感悟,或铭医德箴言,或题警世哲语……许多联语寓意深刻,脍炙人口,至今犹能启迪后世,是名医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精神财富。——此为名医章次公(1903~1959年)所撰,他的得意门生朱良春(1917~2015年)学业完成后欲归故里江苏南通市行医,临别前夕,章次公书此对联相赠,朱良春将它作为终身的座右铭。 点击下方,查看书法视频教程 ——此为北京名中医岳美中(1900~1982年)自拟的一副铭联,一直挂在他的诊室里,以此警醒自己。
——出自秦伯未(1901~1970年)先生之手。上联言名医博学之志,下联谈读书治学之法。
——出自名医程门雪(1902~1972年)之手,流传颇广,概括了医家成器的两大因素——饱读与多师,徐灵胎、叶天士二人堪称中医楷模。
——此为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冉雪峰(1879~1963年)所撰。指明了医家与学者成才有相通之处,强调先修身养德而后才是学问文章,品格比学问重要。
——出自江西名医许寿仁(1904~1970年)。他1947年创办江西中医学校,制定校训“勤读精研”,经常告诫学生:“医乃活人术,莫作谋生计。”“志于道,勿志于谷,不以术渔利也;请业宿彦,问道江湖,不固多自封也;临证处方,审慎周详,不精率误人也。”
——辽宁名医马二琴(1892~1969年)所撰,他自设诊所名“春雨堂”,题此联于其药房门前两柱上。
——此为无锡名医朱兴宝(1873~1950年)所撰,他经常教导门人说:“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胸中有太和。凡读书要有恒心,方能有成,否则一曝十寒,终归泡影。尔等当勤学勿懈。”
——此为福建名医盛国荣(1913~2003年)所撰,上联道出用药须灵活变化,下联写为医待患须有“贫富一般心”,一视同仁;一说技艺,一说医德,佳联巧思,浑然天成。
——清代名医徐灵胎(1693~1771年)临终前自挽墓联。
——清代名医薛雪(1681~1770年)自题联。他在中医学上与叶天士并世齐名,称为“叶薛”。薛氏除医外,还工书善画,并酷爱诗联,著有《一瓢诗话》。他性格孤傲,蔑视权贵,联语也显示清高。——明代安徽休宁县名医吴士彪,医名振乡里,他仗义疏财、扶贫济困,虽生活清苦,但情怀高雅,曾撰此联以明志。
——清朝江苏名医何书田(1774~1837年),曾治愈林则徐夫人所患肝病,其研制的“戒鸦片烟丸”和所著《救迷良方》一书,在林则徐主持的禁烟运动中也大建奇功。在何书田60岁寿诞之际,林则徐特撰此联相赠。
——清末湖北名医何九香,他的老母逝世,在悲痛中他题写了此副挽联贴在门口以表哀思。挽联把远志和当归两味中药镶嵌其间,既是何九香毕生执业所在,又赋予了药名之外的人文意义,耐人寻味。
一技半生,精诚所结,神鬼可通,果然奇悟别开,尽助前贤,补苴罅漏
孤灯廿载,意气徒豪,心肝呕尽,从此虚灵未泯,惟冀后起,完续残篇
——名医张山雷(1872~1934年),平日好学不倦,博览群书,用毕生精力从事医著撰写,晚年积劳成疾。1934年3月,先生久病不起,乃撰此联自挽。
——此为南京名医张简斋(1880~1950年)亲撰。张简斋曾为宋美龄等人治病,以一布医之身周旋于军政要员之间,洁身自好,谨言慎行,自撰此联以表心迹,表达了洁身自好、淡然处世的风骨。
——浙江宁波名医范文甫(1870~1936年)所撰。在除旧迎新之际,范文甫不求自己富贵康宁,只虔诚地去祝愿别人“常健”“莫病”,精神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