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晋景公的对联趣事

zydadmin2023-08-14  100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可以归纳为“衣、食、住、行”四个字。除衣以外,其他三件事与厕所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

在中国人的哲学中,喜欢把万物的活动皆视作为“吐故纳新”的过程,认为这些活动周而复始,延续不绝。

基于上述认识,中国人向来既注重食物的摄取,同时也重视体内糟粕的排泄处置,由此形成源远流长的厕所文化。

"厕所"在汉语中是个后起词,古人把厕所称作"厕"。古代的厕所比较简陋,就连王侯家的厕所,也不过只是挖个坑,埋上一个大桶而已。《左传-成公十年》就记载过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晋侯将食,如厕,陷而卒。”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大名鼎鼎的晋景公。晋景公有一天做了个梦,梦醒后找了个巫师给自己解梦。巫师告诉晋景公:“大王,你吃不到新麦子了”。

晋景公身体一向很好,哪里肯信?于是等啊等,等到麦子熟了,赶紧叫下人用新麦煮饭,给自己盛了一大碗。

看到新麦做的饭,晋景公把那名巫师叫到面前,带着嘲弄的笑容问道:“你不是说本王吃不到新麦了吗?我碗里是什么?你居然敢咒我,现在让你死而无怨!”于是命人把这个巫师拉出去砍了。

杀了巫师后,晋景公准备吃饭。可这时他突然感觉肚子有点疼,于是便放下饭碗,先去厕所方便一下。没想到在拉屎时候,倒霉的晋景公居然一个不小心,掉到粪坑里给淹死了。看来那个巫师还真没骗人,晋景公确实是没吃到新麦就挂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古代的厕所一定很简陋,不然不可能一个堂堂国王会在上厕所的时候掉了下去。

厕所这东西,放在书面上说,很多人都会觉得不雅。其实以大文化视角观之,厕所本身就是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常言道“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吃心发慌。”既然有"进口"的,必然就要有"出口"的。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厕所也应运而生,成为社会进化、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志。

中国最早的厕所,位于5000年前西安半坡村氏族部落的遗址之中。当时的厕所只是一个设于房舍外的土坑,因常用茅草遮蔽,故也称“茅坑”或“茅厕”。

我国最早的厕所记载出现在西周的《仪礼》中:“隶人涅厕。”说的就是古人掘地为厕,待坑满后,就命令奴隶把坑填上,再挖个新坑。这种“坑厕”可以说是中式厕所的始祖。

建造厕所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时期。到了两汉时期,几乎每户人家都有了厕所。

那时的厕所多依托猪圈而建,上有屋顶,内有与猪圈相通的便坑。晋代之后,士族之家的厕所则建造得越来越讲究,不仅燃香摆花,对入厕者还备有专人侍候。

《世说新语》上记载:当时的士族参加宴会,从厕所出来一定要换上主人准备好的新衣,所以厕所又有了“更衣室”的别称。

从汉代以来,厕所多建在住所的隐秘之处,厕门忌对住所的大门。唐代的厕所多建在住所的西边,厨房则建在房屋东面。

到了元代,中国的农民开始重视施用人粪来做肥料。元代的《农书》记载:“治田之家,常于田头建砖池,置大粪于其中腐熟而用之,施用其肥的田地收获甚佳。北方农家亦宜使用此法,可获利十倍。”

当时施用人粪肥的方法,是于沟河内夹取青泥,晾干后与大粪搀和;或于田间挖凿深池,以砖砌壁,内置糠秕、落叶等物的燃灰,再浇以人粪肥之水。

由于流行以人粪为肥料,所以民间逐渐有了“惜粪如惜金”、“粪田胜买田”等谚语。当时的农民,也纷纷在自家修建厕所,以储存粪便当肥料。

中国人最讲究“男女有别”,所以在很早的时候,厕所便有了男女之分。陕西汉中市汉台区曾发现一处西汉末年的厕所遗址,这座厕所有房顶,从山墙一侧开有两个门,中间用土墙分隔,区分出男厕与女厕。

北宋司马光也在《居家杂仪》中说:建宫室必分内外之别,主客、男女不能共用一个厕所。

马桶大约出现在北宋时期。欧阳修在《归田录二》中将其称为“木马子”。这种马桶是一种带盖的圆形木桶,用桐油或上好的防水朱漆加以涂抹。

民国时期,西方的抽水马桶开始传入国内,但只有大城市的富人才有资格享用,普通百姓仍沿用传统的厕所。直到改革开放后,抽水马桶才在中国得到普遍使用。

古代像样的厕所,都有一定的高度。达官贵人家里的厕所,甚至盖得像一座小楼。这是因为厕所建得高,登楼如厕,排泄物深落楼底坑中,自然就闻不到臭味了。

为了消除上厕所过程中臭味带来的困扰,古人也想过种种办法。晋朝的王敦在一次参加舞阳公主家宴会时,曾借公主家的厕所一用。

在出恭时,王敦看到厕边漆箱中盛有干枣,觉得很新鲜,自言自语地说:公主家就是与众不同,厕所内还摆吃的东西。

于是"噉之至乃尽。"等他出来告诉其他人时,听到的人都笑破了肚子——原来这些干枣是在出恭时用来塞住鼻孔防臭气的,乃晋代权贵家庭的一种时尚,不知原委的王敦就这样闹了一个大笑话。

对厕所最讲究的人,恐怕得属慈禧太后。明清史专家孟森教授在《记陶兰泉谈清孝钦时事二则》一文中说:光绪癸卯年三月,慈禧第一次坐上火车。

按照袁世凯的吩咐,商务大臣盛宣怀在车上专为慈禧特制了豪华的临时厕所:"床侧一门,启之即如意桶。如意桶者,便溺器也,底贮黄沙,上注水银,粪落水银中,没入无迹,外施宫锦绒缎为套,成一绣墩。"

一个临时厕所都设计得如此复杂和巧妙,可见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慈禧太后对厕所的挑剔。

古代纸张很贵,所以平民百姓上厕所时很少用纸,他们或用稻草,或用芦苇片,甚至用泥块、瓦片,解决最后一道程序。

明人胡应麟的《甲乙剩言》记载,当时穷人上厕所时,"男女皆用瓦砾代纸,殊为呕秽。"

在人类长期的使用厕所的过程中,也诞生了一种特殊的“厕所文化”。“厕所文化”的含义很广泛,除了厕所建筑风格、样式等建筑文化之外,“厕联”也是厕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吟联对句,自古以来为文人墨客之雅事。即便是臭气熏天的厕所也有人雅兴大发地为之题联,所以“厕联”也被公认为是中华文化的一枝奇葩。

细细品味一些厕联,你还不得不佩服:真是才思敏捷,“味道”十足。

“ 成文自古称三上,作赋于今过十年。”这是清代一个叫魏善伯的人贴在自家厕所里的一副厕联。

该联用了两个典故,上联“三上”指欧阳修的治学经验 :“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下联中的“十年作赋”用的是左思作《三都赋》耗时十年的典故。两则典故使这副厕联显得书香四溢,难怪魏善伯的朋友见了,认为这副厕联即便是悬挂于中堂也不失高雅。

清初文学家王士镇在《池北偶谈》里记载了一个有关厕联的有趣故事:“夏忠靖公奉使江南,与给事张某共事,一日张登厕,公戏之曰:'解衣脱冕而行,给事给事。'张应声日:'弃甲皮兵而走,尚书尚书。'"“给事”谐“急事”,“尚书”谐“常输”。应当说,这副对联是对的很巧妙的。

宋人《墨庄漫录》中记载,一日,赵九龄去张焘家作客,中途借张家厕所一用,便在张家厕所门上发现了一副厕联十分巧妙:“七条严妇戒,四品受夫封。”

乍一看,这副对联似乎和厕所没有什么关系,其实它是一副巧妙的“隐字联”。古代妇女地位低下,有“七出”戒律,触犯任何一条都可能被丈夫休弃,所以上联据此暗藏一“出”字;下联说的是古时四品官之妻封号为“恭人”,里面便暗藏了一个“恭”字。

把上下联暗藏的两个字连起来,便是“出恭”,是入厕的一种文雅说法。所以赵九龄见了这副厕联后赞赏不已,连称张焘巧用隐语,构思精妙,的确名不虚传。

古代官宦之家的厕所,往往有匾,也有对联。这些厕联题得之贴切、有趣,往往使人拍案称奇。

明代最常见的厕联有:“古人欲惜金如此,庄子曾云道在斯”、“莫道轮回输五谷,可储笔札赋三都”、“纳垢含汗知大度,仙风道骨验方肠”、“官司不令多中饱,燕饮应知无后艰”等等。

如果说这些厕联属于阳春白雪的话,那么还有些厕联则属于典型的下里巴人。

清代某生员屡试不第,家中赤贫如洗,为生计,便在路旁建厕所一座,籍收粪以售资。他在厕上悬一匾,上书“尽其所有”,又在厕所两旁贴上对联曰:“但愿你来我往,最恨屎少屁多。”

此联特别直白,几乎是赤裸裸地要求人家多在他这间厕所出恭,虽俗不可耐,但论其贴切,不能不使你服膺。

古时,一些名山大川的寺庙道观的厕所门上,也会挂上一些厕联,其内容除了诙谐有趣之外,也有劝人信佛,宣扬佛门普渡众生和佛法无边的意思在里面。

比如像“任他盖世英雄,入此门还得低声下气;凭你齐天大圣,闯本所只宜屈膝躬腰”、“大开方便之门,以解后顾之忧”一类的厕联,语句雅致,述事说理,与寺庙道观的环境特别契合。

自古高手在民间。千百年来,劳动人民运用自己的智慧,也创作出了无数妙趣横生的厕联。

清代某位秀才进京赶考,路过一个小村子,腹中胀痛,于是向村中一大会爷家借厕所一用。在厕所门边,他看到了一副对联:“有小便宜,得大解脱。”

秀才细细咀嚼,感觉这副对联特别巧妙。它可以读成“有小便,宜;得大解,脱”,又可以读成“有,小便宜;得,大解脱”。

前者是解释厕所的功用,后者又有劝人向善,不要占小便宜的作用,可谓一语双关,令人读之不忘。

古代农村厕所最喜欢悬挂的厕联,通常都是那些意思直白,言简意赅的对联。因为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不喜欢来那些弯弯绕,喜欢直来直去。

所以“进去三步紧,出来一身轻”之类对仗精巧,刻画传神的厕联,最受劳动人民的喜爱。

特别是此联中的“紧”字极有神韵,令人想像得到如厕者那急于解脱的神态,与后面的“轻”字形成鲜明对比,可谓让人一读便终身难忘。

民国时期,各路军阀横征暴敛,不顾老百姓死活,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徐悲鸿便在自家厕所门外题写了一副厕联:“到此方不中饱去,问谁非为急公来”,讥讽国统区的官僚,只有到了厕所这样的地方才不中饱私囊,又有哪一个是在为国灾民难而急?

无独有偶,几乎是在徐悲鸿创作这副厕联的同时,成都文人刘师亮有感于四川军阀杨森为搜刮民财,设置了令人闻所未闻的“粪便税”,连上厕所也要交税。

于是刘师亮创作了一副厕联 :“自古未闻粪有税,而今只有屁无捐。”深刻地讽刺了杨森之流连厕中物也要“中饱”的贪婪形象。

民国时期出现的讽刺那些官僚尸位素餐,不为民办事的对联很多,其中也有不少是人民群众创作出来专门挂在厕所门口,以此讽刺那些官僚的。

“唯此事,大人才亲自去办 ;舍此所,小民须逐层审批”,便是山东某县衙旁边一间厕所里被人用炭笔写在墙上的一副厕联。

最妙的是,有人见到这副对联后,又在联后加了几句 :“男人,女人,进之不雅,随你怎么便解(辩解);原告,被告,状纸百卷,关他啥子屁事。”

1934年2月,蒋介石在南昌发起社会风气革新的“新生活运动”。运动宣传以“礼义廉耻”“生活军事化”等为口号,从改造国民日常生活入手,以整齐、清洁、简单、朴素等为标准,以图革除陋习,提高国民素质。

“新生活运动”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既糅合了中国传统礼教等级思想,又包含了欧洲法西斯主义、日本军国主义以至基督教价值观元素,因而招致国人的质疑,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新生活运动”有一项考核内容,就是要求每个县都要建公共厕所,解决这一有关老百姓民生的大事。某地一县长为了升迁,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在县城盖了间公共厕所。

为了给群众普及和宣传公厕的好处,这位县长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征集公厕门上的对联。最后入围的有两副对联,一时令县长难以取舍。

这两副对联的其一是:“来人不蹲就站,去者非男即女”;其二是“古往今来,改朝换代,唯此道不改 ;东土西洋,移风易俗,只这般不移。”

县长找到县里几位饱学之士,大家反复推敲之后,觉得还是这副“来人不蹲就站,去者非男即女”更加略胜一筹。因为当时虽然清政府被推翻多年,但老百姓心中的封建思想还很严重,对“男女平等”的思想也缺乏认识。

这副对联用“非男即女”,指出人的性别不是男就是女,有宣扬男女平等的思想在里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思,所以最后采用了这副对联悬挂在新落成的公共厕所门口。

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今天中国人的厕所也朝着越来越舒适优雅的方向发展,从挤公共厕所到家家都有独立卫生间,从蹲式便器渐渐过渡到抽水马桶,中国的厕所正从原始的实用形态,向舒适、清洁、优雅的“厕所文化”转型。

但令人可惜的是,“厕联”这种古老的厕所文化,却似乎正在走向消亡。现在各大城市的公共厕所越来越豪华,可几乎没有在门上贴厕联的,这是一种进步,还是倒退呢?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2345lzwz.cn/read-142048.html
上一篇下一篇
00

New Pos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