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6日发(作者:知足知止)
武侯祠对联赏析
1.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这两句是从祠内清人书刻杜甫《古柏行》诗碑摘出来的。意思是
回忆以前绕道成都锦亭的东边,曾经见到刘备和的祠庙并列在一处。
“閟宫”出自《诗经》,这里借指祠庙。原句本非律体,不能用平仄
对仗格律衡量。
2.合祖孙,父子,兄弟,君臣,辅翼在人纲,百代存亡争正统;
历齐,楚,幽,燕,越,吴,秦,蜀,艰难留庙祀,一堂上下共
千秋。
近人刘咸荥(字豫波)撰书。
上联是说昭烈庙中合祀的诸人,体现了祖孙(刘备与刘谌)、父子
(关羽、张飞与其子关兴、张苞)、兄弟
(刘备、关羽、张飞)、君臣(刘备与其文武臣)的各种关系,他们
意在辅佐翼护蜀汉,维系人伦纲常,争得历代封建王朝统治相沿的正
统(正统是历代统一天下、一系相承的系统,和偏安、僭伪是相异的)。
下联是说刘备在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后,起兵与雄争夺江山,经
历了齐(今山东)、楚(今湖北、湖南)、幽燕(今河北、北京)、越吴(今浙
江、江苏)、秦(今陕西)、蜀(今四川)等地,最后才在蜀称帝,建立了蜀
汉政权,立国是很艰难的。后人为立祠庙,使他们一堂上下共传千古。
3.使君为天下英雄,正统攸归,王气钟楼桑车盖;
巴蜀系汉朝终始,遗民犹在,霸图余古柏祠堂。
清人完颜崇实撰书。
上联: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载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
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使君本系使者的尊称,后代常用来指州郡长官,
刘备曾为豫州牧即州长官,故称使君)。又载刘备屋舍东南角有一株桑
树高五丈余,远望如车盖,时人说他家有王气。作者据此说刘备是天
下英雄,为汉王朝正统攸(所)归,楼桑如车盖就是王气所钟(聚集)的明
证。
下联:史称刘邦创立汉朝,先从汉中还定三秦,然后统一天下,
刘禅在成都降魏,汉朝才最后灭亡,所以说巴蜀关系到汉朝的始终。
遗民还在,怀想当年霸业,只剩这座古拍森森的祠堂了。
4.惟此弟兄真性情,血泪洒山河,志在五伦存正轨;
纵极王侯非富贵,英灵照天地,身经百战为斯民。
近人刘咸荥撰,今人黄雅荃补书。
上联说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为兄弟,具有至性真情,他们浴
血奋战争取江山,立志要维护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五伦的
道德准则和礼法正轨。
下联说他们后来虽然分别作了王侯,却不是为了贪图富贵,而是
英光灵气,照临天地,不恤身经百战,只为造福人民。
5.兄弟君臣一时际会,当年铁马金戈,树神旗而开西川大业;
祖孙父子千古明良,今日丹楹画栋,崇庙貌而志后汉丕基。
清人张清夜撰,今人方滨生补书。
上联是说刘备和关羽、张飞及文武臣遇合在一起,跃马横戈,
转战疆场,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才树立起堂堂正正的大旗,在西川
开创了蜀汉的帝业。
下联是说蜀汉王朝祖孙父子英明贤良,足以流劳百世。今日大殿
里红的楹柱,彩绘的栋梁,庄严雄伟的气象,尚标志着蜀汉当年宏
伟的基业。
6.生不视强寇西来,天意茫茫,伤心恸洒河山泪;
死好见先皇地下,英姿凛凛,放眼早空南北人。
近人刘咸荥撰,今人刘东父补书。
这副悬挂在刘龛前,赞美他英勇殉国的壮烈精神。刘谌是刘备的
孙子,刘禅的第五子,曾封北地王。史载魏军进逼成都,刘禅束手无
策,准备投降时,刘谌愤激地谏说:“若理穷力屈,便当父子君臣背
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指刘备),无奈刘禅不听,谌便哭诉于
备庙,先杀妻子而后自杀。故联文颂美他生不忍见到强敌曹魏军队来
到西川,但天意难说(指刘禅不听忠言),只得痛哭流涕,杀身殉国,去
见刘备于地下。这样英勇壮烈、大义凛然的气概,当然是早没有把南
吴北魏的人看在眼里的。
7.三顾频烦天下计;
一番晤对古今情。
董必武同志撰书。
上联摘录杜甫《蜀相》诗原句,意思是刘备曾三次拜访诸葛亮于
隆中(今湖北襄阳),不辞辛劳地向他请教平治天下的大计。诸葛亮提出
的策略具见于《隆中对》,主要是分析天下大势,先取荆州、益州、
安抚南方,内修政治,外联东吴,北伐曹魏,统一全国。
下联是作者赞美他们这番晤对,纵论古今大势,结下了深厚的情
谊,奠定了以后事业的基础,古今传为美谈。
8.志见出师表;
好为梁父吟。
郭沫若同志撰书。
《出师表》是诸葛亮统军伐魏时上给蜀汉后主刘禅的奏章,他平
生的志向抱负都体现在里面。《梁父吟》是一种古乐府曲调,并非如
有些书所说全属葬歌类。诸葛亮在隆中时,喜爱吟诵这支歌曲,以抒
发他忧国忧民的怀抱。传说他曾写过一首《梁父吟》的歌词,里面有
感慨不平的意思。
9.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近人游俊撰书。
上联是说诸葛亮的两个《出师表》酬答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情谊,
因为里面提出了用人唯贤,赏罚严明的治国方针,体现了竭智尽忠兴
复汉室的愿望,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下联是说诸葛亮的《隆中对》足以流传千秋万世而不朽,因为里
面提出了蜀汉建国治国的整个方针策略。
10.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
今人沈尹默摘句并书。
这副联语摘自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上句赞扬诸葛亮的大
名长垂宇宙而不朽(古说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下句颂美诸葛
亮是国家元老重臣,遗像端肃清高,令人十分敬仰。
11.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今人冯灌父摘句并书。
这副联语从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摘来,意思是诸葛亮经邦
济国的政治军事才能,比商初名相伊尹、周初名相吕望,只在伯仲兄
弟之间,不相上下。伊尹辅佐成汤、太甲两代,吕望辅佐文王、武王
两代,勋劳特著,诸葛亮辅佐刘备、刘禅两代,情况亦极相似。至于
说到老谋深算,指挥如定,则比汉初相继为相的名臣肖何、曹参,更
高一着。
12.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
仰风流于遗迹,万古清高。
近人冯玉祥撰书。
上联是说成就大业必须兢兢业业,谨慎从事,诸葛亮一生可为典
范。
下联是说今日晋谒武侯祠,瞻仰武侯风采,感到真如杜甫《咏怀
古迹五首》之五所说:“宗臣遗像肃清高”,“万古云霄一羽毛”。
诸葛武侯的丰功伟绩,高风亮节,是足以流传万古的。
13.亲贤臣,国乃兴,当年三顾频烦,始延得汉家正统;
济大事,人为本,今日四方靡骋,愿佑兹蜀部遗黎。
清人冯煦撰,今人郝谦补书。
上联用诸葛亮《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及杜甫《蜀相》诗“三顾频烦天下计”语意,说刘备能三顾茅庐,重
用诸葛亮这样才德兼备的贤臣,始得创建蜀汉,延续了刘邦创业,刘
秀中兴的刘氏王朝的正统。
下联本刘备“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语意,说人民才是一切事业
得以成就的根本,今日四方多难,愿能
保佑四川人民得享安宁的生活。“四方靡骋”出自《诗经》“我
观四方,促促靡所骋”。靡的本义是无,四方靡骋即四方多难无处驰
骋,黎即黎民,指一般人民。
14.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清末权四川盐茶使者云南剑川赵藩撰书。
这副对联呈现了诸葛亮军、政两方面的经验,向为广大人民所传
诵。
上联说能使用攻心战术,如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纵那样使其心服,
则一切怀异心、图反叛的阴谋就自会消失,所以古来懂得用兵之道的
军事家并不是单凭武力取胜。我国大军事家孙武在所著的《孙子兵法》
里就主张攻心为上,攻城次之,要“不战而屈人之兵,乃善之善者
也”。
下联着重指出审势是为政的关键,意在劝勉后来治蜀的人,要深
思熟虑,如诸葛亮那样谨慎地审度时势,当宽则宽,当严则严,才能
建功立业,而不至于犯错误。联文意义深远,可供借鉴。
15.文章与伊训说命相表里;
经济自清心寡欲中得来。
这副联语是清人陈矩集宋代文学家苏轼、理学家的原句所成,清
人赵藩手书。
上句是说诸葛亮的文章可以和《尚书·商书》的《伊训》、《说命》
两篇相比美;
下句是说诸葛亮经国济世的功业,系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中涵养培育得来。
16.异代相知习凿齿;
千秋同祀武乡侯。
近人钟瀚撰书。
上联是说后代深知诸葛亮的,是晋人习凿齿。他著《汉晋春秋》,
首先摒弃一般史家以魏为正统的作法,推尊蜀为正统,并大力颂扬诸
葛亮的勋业。
下联是说曾封武乡侯的诸葛亮,治蜀有功,遗爱在民,千多年来
人民都到这里来瞻仰祭祀他。联文对昭烈武侯同祀备加颂扬。
17.勤王事大好儿孙,三世忠贞,史笔犹褒陈庶子;
出师表惊人文字,千秋涕泪,墨痕同溅岳将军。
近人刘咸荥撰书。
诸葛亮曾经对临终时的刘备说过:“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
节,继之以死。”后来六出祁山伐魏,积劳病死于五丈原。他的儿子
诸葛瞻、孙子诸葛尚都在蜀亡时殉国,真不傀是勤劳国事,三世忠贞。
所以曾任过太子中庶子职务的陈寿,虽然是继仇视蜀汉的曹魏立国的
晋代史官,在他所著的《三国志》里,仍然对他们大加赞扬。
下联是说诸葛亮的《出师表》是天地间惊人的文章,致后世也有
“读《出师表》而不下泪者不忠”的说法。传说千年后的民族英雄岳
飞出师抗金,夜宿南阳诸葛庐时,阅读《出师表》,感动得流下了眼
泪,便和泪和墨一气书写下全文,以志其景仰之忱。书法气势磅礴,
龙飞凤舞,拓本广泛流传,至今祠内翻刻的石碑,尚吸引着众多的游
人尽情地欣赏。
18.公本识字耕田人,为感殊遇驱弛,以三分始,以六出终,统一
古今难,效死不渝,遗恨功名存两表;
世又陈强古冶子,应笑同根煎急,谁开诚心?谁广忠益?安危天下
计,先生以往,缅怀风义拂残碑。
近人王天培撰书。
上联是说诸葛亮本在耕田,为感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从隆中一
对,三分定局开始,直到北伐中原,六出祁山病死,始终为国事奔劳
不。遗恨的是统一天下这件古今大难事未能,只留下前后《出师
表》,犹可想见他的勋业。
下联是说如今世上又出现了陈强、古冶子(我国春秋时齐相晏婴用
二桃杀三士中的两个武士)一类恃强
逞勇的人物,不惜同根相煎(语出曹植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
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自相残杀。有哪个能象诸葛亮那样
“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忠益”,系天下安危在一身呢?抚今追
惜,拭拂祠内残碑,怀想一千七百多年前的贤哲风义,不禁感怀万端。
(上联已经用了两个“以”字,下联先生以往的“以”,似应用
“已”字为佳,虽然两字有时可以通用。)
19.鞠躬尽瘁兮,诸葛武侯诚哉武;
公忠体国兮,出师两表留楷模。
这两句影刻自郭沫若《蜀道奇》手迹。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见《后出师表》,意思是献身国事,
自当不恤劳瘁,死而后止。生封武乡侯、死谥忠武侯的诸葛武侯,确
是十分忠勇英武的。至于他“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忠益”体
国恤民的精神,则有出师两表留下宏规硕范,足为后世准则。
20.三分割拒迂帱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今人沙孟海摘句并书。
这两句从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摘来。
上句赞美诸葛亮隆中一对,分析当时大势,定下三国鼎立局面,
与魏、吴各自割据一方,然后联吴伐魏,统一天下的大计。这种深谋
远虑的筹议策划,是屈曲艰难,煞费苦心的。(纡的本义是屈)。
下句本《梁书·刘遵传》“此亦威凤—羽,足以验其五德”立意,
说诸葛亮的才德器识,有如云霄鸾凤,三分功业,屈处偏隅,胸中抱
负,未能尽展,万古而下所见到的,不过是云霄的一片羽毛罢了。凤
有威仪,故名威凤,是世间稀有的祥瑞,常用以比喻难得的贤才,这
里用来颂美诸葛亮是万古唯一的人杰。
21.只手挽残局,常归谈笑;
鞠躬悲尽瘁,剩有讴歌。
清人陈廷楷撰,今人关山月补书。
上联赞美诸葛亮大力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挽回汉朝天下残破
的局面,常是成竹在胸,指挥若定,在谈笑间即操胜算,使敌人闻风
丧胆。
下联说诸葛亮为国宣劳,大功未成,就积劳病死在前线。这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使万民景仰悲悼,历代都立专祠祭
祀,至今广大人民还是对他讴歌颂扬。
22. 一杯土,尚巍然,问他铜雀荒台,何处寻漳河疑冢?
三足鼎,今安在?剩此石麟古道,令人想汉代官仪。
清人完颜崇实撰,今人刘孟伉补书。
上联“一抔土”即一捧土,借指坟墓,意思是刘备的坟墓(史称惠
陵)现在还高高地耸立着,那曹操修筑的铜雀台却早巳荒芜,他埋在漳
河边的七十二个疑冢(假坟,曹操埋七十二疑冢系宋元以后的传说,正
史没有记载)也无处寻觅了。
下联是说三国分立的局面,已成历史陈迹,但凭这剩下的古路和
石雕的麟兽,还能令人想见当年汉代皇帝的仪式排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