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略谈“三声三事”对联的有关问题

zydadmin2023-08-16  80

来往。当顾宪成兄弟小时候读书,学业未举之前,陈云浦对他们先后“左提右挈,唯恐其不即底于成,二十年一日也”。顾宪成还回忆说:“当余结发而习句读,最微鲜耳,先生顾数见,赏异之”。再者,王锡爵在陈云浦《墓志铭》中说:“君又好收挽后进,与谈艺榷理,户外趾常猎猎。今泾里顾进士兄弟(顾宪成、顾允成)既贵,犹北面事君以丈人礼。”可见,陈云浦在顾宪成学业未举之前的年轻时代,有过多次接触,“顾数见”,经常与之“谈艺榷理”。另据王锡爵所撰《光州知州云浦陈公墓志铭》:陈云浦生于明正德(庚辰)十五年(1520),卒于万历九年(辛巳)(1581),享年61岁。他比顾宪成之父顾学(1516-1576)小4岁,比顾宪成(1550-1612)年长30岁,长于允成(1553-1607)33岁。从陈氏与顾家友谊、活动接触及学识辈分等方面分析,属对事在他们之间发生也是有可能属正常的。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顾宪成当时十六岁,其《年谱》所云“东里云浦陈公过而试之”这件事,正是陈多次接触过顾宪成当中的一次证明。而且此次“陈过而试之”顾宪成的内容明文记载是《论语》卷六中孔子问子路等四位弟子的一段话:“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明明陈“命题”试的是上段时文,否定者怎么一定要把它与属对一事硬拼凑到一起呢!否定者引用这条资料,把顾家所说的“十余岁”,一会儿当成高攀龙所说的“十五六”岁,一会儿又当成《年谱》里所说的“十六岁”,改来变去,莫衷一是。并

以此为依据来否定顾家的传说,这是不够合理的。我们从无锡市里到乡下,多次了解顾家多人,从来就没有任何一个人明确肯定指出过“三声三事”这副对联是顾宪成在他十六岁这一年对的。否定者为什么一定要把对联一事放到这一年来认识对待呢?这有点混淆视听之嫌,是完全风马牛不相及之事。如另有所据,为何文中不予交代!历史事件都是在特定时间内发生的,要说明它只有用事实来说话,否则,别人是不大会明白清楚的。

三、否定者以《楹联丛话》一书收录与否和它的编纂时间来判断某处题联的存在状况及其传世年代的观点,我们也有不同看法。因否定者把问题想象得过于简单,有的并不切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如否定者认为,《楹联丛话》里收录有无锡惠山顾端文公祠内顾皋的一副题联,而没有“三声三事”这副对联,故认为“三声三事”一对以楹联形式“其时它尚未传世”,并把自己这一看法说成是“唯一合理的解释”。我们倒认为,这样来理解和认识问题有些偏激和失之全面。因《楹联丛话》这部书,虽如否定者所说“内容丰富,品例详备”,又“著录了无锡祠庙题联多处”。但就其内容来源说,除了梁氏本人“公暇搜罗”一部分外,有的是来自书本,还有“远近知好以佳联录示者犹纷至沓来”。说明该书许多条目是别人收集转抄给他的。这样一来,对一处题联的选择、取舍以及存在状况等,都不依梁氏本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样

一来,问题就比较复杂,不能一概而论。因有些题联梁氏自己就没有亲眼见过,即使他的《丛话》里收录了,也可能有些题联当时根本就不复存在。比如有些人是凭耳闻记忆而向梁氏“录示”者,情况即会出现。而有些题联梁氏书中没有收录的,相反却客观地存在那里。如无锡东林书院,历来就很有名,以前人称它为“邑中掌故莫大于此”。而且该书院在康熙、乾隆、嘉庆等年间均先后修葺过,雍正十一年以前还先后修过专志。里面题联匾额均有。但《楹联丛话》,包括它的《续话》、《三话》、《四话》等,卷帙不少,真可谓“品例详备”矣!使人不明白,梁氏这位“公暇搜罗,孶孶未已”之人,怎么忽略没有收录无锡东林书院内的任何一副题联呢?难道我们能认为梁氏书中没有收录,当时东林书院内的题联等都统统不存在了吗?这显然是说不通的。因此,用梁氏这部书为依据来判断某处题联存在与否,是很不可靠的。要区别情况,具体分析,客观对待。

还应当指出,题联匾额并不是长期固定不变的。如《楹联丛话》卷二有:乾隆五十五年,“紫禁城中各宫殿门屏槅扇均有春联,每年于腊月下旬悬挂,次年正月下旬撤去”,时间大约存在一个月左右。这是当时皇宫内“悬挂”春联的情况和做法。地方州府情况又怎样呢?据《楹联丛话》卷五《祠宇》条下载:“近年桂林府重修廨署,兴静山太守(兴仁)将中外楹联全行更换,粲然一新”。这是除旧布新做法。而

且旧联被“全行更换”了,不留一条,全用新联来代替。那么无锡本地的做法情况又如何呢?我们先看下东林书院。明崇祯二年(1629年),重修书院内的丽泽堂。堂内有三幅楹联。左右联曰:愿闻己过,乐道人善,不具撰者姓名。据高攀龙说,此联为顾宪成所题。到清初再修东林书院时,顾宪成“愿闻己过,乐道人善”一联被移到再得草庐门前,仍不具名;而原丽泽堂内的三幅楹联全部更换了,老的没有一条保留下来。再从无锡地方文献记载来看,也有类似反映。清乾隆年间所纂《锡金识小录》卷一曰:“除夜祀神,祭宗祠,凡门神、对联、及门左右五路神,悉去旧易新者”。说明,无锡从明代到清代,不管祠堂、书院等,在对待与处理题联问题上,也有只题联不具名、移置悬挂、下一代更换前一代、或新年换去旧年的等等做法。特别在朝代鼎革、新旧易岁、建筑修葺等情况下更易发生。顾宪成祠堂当然也不例外。 我们知道,惠山顾宪成专祠,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明崇祯二年(1629年)顾被“谥端文”后,习称“顾端文公祠”。清“乾隆二年(1737年)奉帑修葺”过。祠内计有正门、正厅、中门、祠堂、左右书房、左右堂楼等建筑。另外,顾宪成曾孙顾贞观于“(乾隆)甲子(1744年)夏旋里,……复休(修)端文公专祠之在惠麓者。于祠旁构精庐数楹,颜曰:积书岩。叠石流泉,杂种梅、竹,为晚岁栖息之所”。说明乾隆年间顾端文公祠二次修葺。特别顾贞观这次修葺,规模

12345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2345lzwz.cn/read-142439.html
上一篇下一篇
00

New Pos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