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某公考老师解析词语,说到成语“绝无仅有”,此君金口一吐,说成语的意思指“从来没有过”。
听得我下巴差点惊掉,这样的人辅导考生,是典型的误人子弟啊。
成语“绝无仅有”的意思是,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出自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上神宗皇帝书》:“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之所绝无而仅有。”
后人据此引申出成语“绝无仅有”,用来形容极其少有。
所以说,“绝无仅有”是指“有”,而不是指“没有”;是指“相当少有”,而不是“从来没有”。
《上神宗皇帝书》是苏轼在熙宁二年(1066)四月写的奏议,全文八千多字,奏议的三大内容: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
看上去,这是苏轼向最高当权者宋神宗建议的政治主张,实质上是对王安石变法的理性批判。
苏、王是政敌,全因改革。苏轼反对新法,老王是改革派,主张变法。
两人最初接触应该在嘉祐年间。
老王不喜苏氏父子的文风,称苏轼老父亲苏洵的文章“有战国纵横之学”,说苏轼“全类战国文章,若安石为考官,必黜之”(意思是,如我老王当考官,肯定不会录取苏轼。这话说得够狠)。老王甚至拒绝为苏轼的弟弟苏辙起草任命文书。
这仇结得有点大,导致两年后,老苏洵写了一篇《辨奸论》,直接向王安石“开炮”,说老王“不近人情”“囚首丧面”“鲜不为大奸慝”,苏氏父子与老王的矛盾更加不可调和。
因为政见不同,“上数欲用轼,安石必沮毁之。”皇上多次要重用苏轼,但都遭到老王的干预与阻拦,没能如愿。
熙宁四年(1068),苏轼被外放为杭州通判。
苏、王两人属政敌,但从没有上升到对各自的人身攻击,两人人品都是杠杠的。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乌台”就是御史台。
看到政敌入狱要杀头,多数的人反应是幸灾乐祸、落井下石,但老王没有,还为苏轼向宋神宗求情,“岂有圣世而杀才士者乎?”“不知更几百年,方有此人物”。
你不支持我变法,但也不影响我欣赏你人品与才华。
元丰七年(1084),离开黄冈的苏轼,绕道北上,经过南京,拜访了变法失败被贬的王安石。苏轼说,“某到此,时见荆公,甚喜,时诵诗说佛也。”两人见面,是高兴的。
苏轼评价王安石:“名高一时,学贯千载。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行其言。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用能于期岁之间,靡然变天下之俗。”
政敌的涵养与惺惺相惜,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