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楚王

zydadmin2023-08-17  62

原标题:“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楚王

首先说明,这个楚王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称霸南方的楚王,而是指西汉时期分封在徐州地区的楚王,也就是刘姓诸侯王,今天讲的这个楚王就是西汉第6代楚王即楚襄王刘注(前128年-前116年在位)。

封建社会传统上视死如视生,因此很多朝代厚葬之风盛行,西汉就是这样崇尚厚葬的朝代,王公贵族下葬经常有玉衣、玉棺、金饼以及各种铜器、玉器等大批珍宝随葬,因此西汉贵族的墓葬更是成为了盗墓贼紧盯的目标,使得后来汉墓变成十墓九空。

为防范死后被盗墓,这些王公贵族的墓葬通常也是设置了重重防盗措施,比如在墓内设置机关,像墓门用顶门器顶住、墓道口用大量巨石封堵并浇上铁汁等等,或者干脆不封不树,弄得很隐蔽。除了这些常规的措施外,还有一些人另外想了一些令人脑洞大开的防盗方法,另后世啧啧称奇,本文讲的楚襄王刘注就采用了一种别样的防盗措施:在门口直接对盗墓贼进行劝退。

1981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苏徐州发掘龟山汉墓,墓主便是刘注夫妇。考古人员发现,在刘注墓室甬道里堵塞了两层共26块大石用于防盗,每块重达六七吨。考古人员蹊跷地发现,墓主刘注在墓道口的塞墓石上好像隐隐约约刻了一段字。塞石常见于崖洞墓,用于填塞甬道,防止被盗掘。但在打制好,准备塞填的过程中,工匠会为了工作方便,会随手刻下塞石编号,通常这些凿刻的文字都是寥寥数语。

但考古人员发现其中一块塞石上面的字不是一般的多,远远超过常见的用于记录塞石信息的那简单的几个字,细细一瞧,见上面那一大段的篆文依稀可辨:

第百上石

这段篆文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打苦情牌,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在这块石碑上,楚王通告天下,下葬时这里没有放置任何金玉财宝,只有棺木和尸体,如果后代讲仁义之人有幸看到这段文字,应该产生同情之心(言外之意就是不要再盗这个墓了)。”

考古队员们看着都觉得很新鲜,因为墓主劝退盗墓贼这在已知的墓葬中还是头一次。

那这有用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考古队员进入墓室后发现,刘注的墓和其他楚王一样都已经被盗墓贼洗劫过了,基本上是个空墓。

这其实很好理解,盗墓贼费了好大的劲打了那么深的盗洞进来,不可能看到那几行字就信以为真,掉头而返。俗话说“贼不走空”,管它里面有没有东西,都到这份上了,肯定死活要进去瞧一瞧的。而且,这是建立在盗墓贼看得懂那几行字的基础上,实际上,在过去那种教育非常落后的封建社会,很多从事体力劳动的盗墓贼本身是没有多少文化的,大字不识一斗,眼里只看得懂金玉珠宝,根本看不懂多少字。

再退一步讲,即使盗墓贼有些文化功底,但刻在塞墓石由于用的是篆文,可能汉代的盗墓贼看得懂,但越往后,其他朝代的盗墓贼就不一定就看得懂这些“鸟语”了,搁现在,街上大把的大学生,大概率一个都看不懂了,刘注费心刻上去的那些字就变成瞎折腾的无用功。

其实刘注自己也不是傻子,他根本就不相信仅靠这段“劝世良言”就能糊弄住那些眼睛发红的摸金校尉,他其实也是软硬两手抓,除了放低姿态苦口婆心相劝之外,该有的防盗手段也没落下:墓道口照样填上了数十块巨大的条石,把墓道口堵得严严实实。

无奈,防不胜防,龟山汉墓最后还是被盗了。上面不是说墓道里塞满了六七吨的大石头,这么重的石头,那些打着小小盗洞的“摸金校尉”又是如何移走石块的呢? 图为狮子山楚王陵墓道中被盗墓者拽出来的塞石,龟山汉墓盗墓手段与此类似

对付徐州楚王们惯用的这种巨石阵,摸金校尉们早也摸索出了行业内的先进经验,那就是用牵引法:在巨石上打孔栓绳,系石拉出。当然,盗墓贼们绝非那些小偷小摸的个体户,几个人是根本拉不动这些巨大的塞石的,肯定是有组织的集体作案。

那龟山汉墓是什么时候被盗的?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考古人员发掘的时候从龟山二号墓北墓道填土中发现两件晚于刘注夫妇下葬时间的遗物,一件是“货泉”铜钱,一件是青瓷碟。货泉是王莽时的货币,而青瓷碟的造型和釉色则具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点,因此,可以断定,龟山汉墓至少两次被盗,一次是在王莽时期,当时处于乱世,大量西汉皇帝、诸侯王和其他贵族的墓葬就是在这个时期被盗掘。另一次就是魏晋南北朝,同样也是乱世,在这样动乱的时代,活人尚且自顾不暇,死人的墓葬也就没人去管理了,原来的守陵人也早已无影无踪,数量众多的“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些陪葬丰富且无人看管的王陵了,而惨遭洗劫之后的墓葬也给后人留下深深的遗憾和一个个的未解之谜。

刘注印现为国家一级文物,通高1.7厘米、钮高1厘米、印面边长2.1厘米。目前徐州已发掘的8处19座楚王(后)墓(全部被盗过),唯有龟山汉墓因出土了这枚小小的银印而准确界定了墓主时代和身份。

责任编辑: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2345lzwz.cn/read-142783.html
上一篇下一篇
00

New Pos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