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离骚”二字的含义是什么呢?

zydadmin2023-08-17  73

鲁迅称《离骚》为“逸响伟辞,卓绝一世”,那“离骚”这两个字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

更新:有评论问到“骚”、“操”假借有无古籍旁证?,

我就再补充一下供参考:“操”通“造”《敦煌变文集·山远公话》:“许公辄行操次?……何得心无慈慜,毒害尤深,欺诳平人,拟於相公边请杖!”“早”通“造”《尔雅·释水》:“天子造舟。”唐陆德明《经典释文》:“造,或作‘早’。”“蚤”通“早” 《诗·豳风·七月》:“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释文》:“蚤音早。”蚤通“早”,早晨。《孟子·离娄》下:“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蚤通“早”。蚤,精母、幽部;早,精母、幽部。精母双声,幽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騷,擾也。一曰摩馬。从馬 蚤聲。穌遭切。許慎《說文解字》

有其時代更多直接相通的文獻證據,歡迎評論或私聊,應該就可以定論了(知乎首發,引用請註明出處)。

原答:

剛過端午,刷到此題,文字音韻方面的訓詁大家都提了,相关论文综述参考末图,我再从历史文獻比较及语境分析角度提一個不同于前人论述的有效訓詁解,供参考:

训始

離騷之「離」通過原文語境分析知應为分开疏离义,或在題中可引申表“离人”或“逐客”(被放逐之人)。晋 陶潜 《赠长沙公族祖》:“敬哉离人,临路凄然。款襟或辽,音问其先!”

離騷之「騷」通操,為一種曲,如古琴曲中常有一種名為操的,這裡簡單介紹。东汉应劭所著《风俗通义·声音》和乐而作者,命其曲曰畅。畅者,言其道之美畅,犹不敢自安,不骄不溢,好礼不以畅其意也。其遇闭塞忧愁而作者,命其曲曰操。操者,言遇灾遭害,困厄穷迫,虽怨恨失意,犹守礼义,不惧不慑,乐道而不失其操者也。《列子·汤问》:「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操,琴曲也。【後漢·曹褒傳】樂詩曲操,以俟君子。【註】《劉向·別錄》曰:君子因雅琴以致思,其道閉塞,悲愁而作者,名其曲曰操。言遇災害,不失其操也。

上古的琴曲有:畅、操、引、弄四种题材。“畅”有《神人畅》等,谢希逸:“达则兼济天下而美畅其道也。”《琴论》:和乐而作,命之曰畅。 以此為主題的曲即暢。

所謂操即“忧愁而作,命之曰操,言穷则独善其身而不失其操也”。名作“操”的琴曲,多为作者身处窘迫时“忧愁”所作,表现君子志向,象征着君子对自我的严格要求。如曲目《古风操》,按《琴史》记载為文王所作。

“引”為“进德修业,申达之名也”,能使君子所修行的德业更进一步的乐曲就叫做“引”。名作“引”的琴曲,确实也多为舒缓悠长之曲。如《太古引》,是一首道家弦歌,共有三段,曲调悠远。

弄,“情性合畅,宽泰之名也。” 以“弄”作名的琴曲大多短小,故有“三弄”、“五弄”。如《梅花三弄》,最早是笛曲或箫曲,后被改编为琴曲。“三弄”是指同一段曲调反复演奏三次,以喻梅花在寒风中次第绽放,不屈的个性。

後還有曲名吟,表吟咏其事,如山居吟等。

後世有作古琴曲《离骚》,乃晚唐陈康士根据屈原同名诗歌而作。曲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原曲为九段,后人衍为十八段。历代古琴谱中超过四十部琴谱收录了此曲。推荐欣赏。

回到本題,屈原名其曲為《離騷》或是受《箕子操》影響,音义近而用骚记之,可解為“离人操”。

一方面语音字义比较操:《廣韻》(鄭張擬音) ts?ɑu 七到切(操, 清/豪/去) s?u 蘇后切(叜, 心/侯/上)骚/蚤: 《廣韻》(鄭張擬音) tsɑu 子晧切(早, 精/豪/上)操有把持操弄义,通骚之扰动义(大跳虫当然容易带来扰动,虫上部原为叉加左点表古爪字,故蚤亦搔本字。馬部加蟲類多表大義如螞蟥螞蟻,大跳蚤而引申騷擾義比說文摩馬而擾義更有效)。

另一方面历史文献比较嗟嗟纣为无道杀比干。嗟重复嗟。独柰何。漆身为厉。被发以佯狂。今柰宗庙保。天乎天哉。欲负石自投河。嗟复嗟柰社稷何。——【箕子操】〖一曰箕子吟。〗〖古今乐录曰:纣时箕子佯狂。痛宗庙之为墟。乃作此歌。后传以为操。〗

因此不僅屈原的相關作品如《離騷》《天問》的緣起能從《箕子操》的文獻記載找到线索,其投河的行為動機與精神也能聯繫启发,輔助理解。夫何执操之不固。——《楚辞·谬谏》。注:“志也。”虽贾人,有贤操。——《汉书·张汤传》風調曰操。【南史·袁粲傳】淸整有風操。《晋书·王劭传》:“ 劭美姿容,有风操,虽家人近习,未尝见其堕替之容。”

操作琴曲名,其義源於操的“品德操守”義,可為本義“把持操弄”的引申,離騷因此既可作為一種曲名通《离人操》類似《箕子操》,亦可直接解為“离人的操守”或“疏离後的操守”,私以為比通常的即高讚 @成湯咸 所引學者的“遭受指責”義更合《離騷》詩歌中的內容和主旨,也更適于作題名以明志而近原文本義,故為有效訓詁解。其答提到的不同人抄写问题也可得到更自然解释而非流于猜测如至于为什么《离骚》正文里的「尤」没有认错,而篇题认错了。这大概是题目和正文用了不同的写法,或者非同一个抄写者所书,其用字习惯不同。

而《离骚》原文出现离,尤字的地方可对比理解如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繣其难迁。……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邅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

其中“忍尤而攘诟”的尤即“怨天尤人”和後面“离尤”的尤,可解为“埋怨,指责”,“以离尤”接“进不入”的理解可参考上下类似的句式,都可看做递进结构,故按语境解释为“进不入就远离指责吧” ,可自然连接下句理解。离义也类似同诗语境中的“离别,离合,离心”,表示分开疏离义,所谓“进不入”及更多背景可参考末注来辅助理解。

因此通过原诗上下文比较分析,“进不入以离尤”并不能解释成“因为遭受指责而进不入”或通常的“进不入却遭受指责”而用于解释题名,单独看似乎也行但结合上下文则可消歧,尤也自然当和题字的骚区分而非抄写一类的臆测,即骚不能作尤解。

傳統的離憂或憂愁相關解為其後世引申或演變狹義,直接為原题解即疏离之忧愁或“罹忧”遭受忧愁等义都格局偏小,且不说骚之忧愁义是否常见,也不合屈原身份与心胸,故不宜用。所谓文以载道,训诂虽小學,当取有效性大者为正解。屈子《离骚》可以范文正公的名句为注解,表达了即使被疏离或流放也应保持的操守,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後世的文人騷客或遷客騷人多以屈箕二人的精神為歸宿或信仰,一代代中国人都深受影响,如《汉书?贾谊传》:(贾)谊既以適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国亡人,莫我知也”。遂自投江而死。谊追伤之,因以自谕。其辞曰:恭承嘉惠兮,竢罪长沙。仄闻屈原兮,自湛汨罗。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

还有范仲淹《岳陽樓記》: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综上,《離騷》题解當然可按其他回答從形義和音義上訓詁,但更全面的歷史和對作者內心動機的探索還應從「境義」即語境含義去考察,主要就是上下文比较,作者所處時代背景,其他作品,相關文獻及其可能受到的前人影響等,此“歷史比較法”之應用,也為有效訓詁學所強調。屈原以離騷為名,可能不仅從兩字音形義考慮,更直接受前人如《箕子操》等典故影響,如自比為箕子以效之。《離騷》也很可能有其時創作的琴曲,不過如今只傳下相應的弦歌配詞,這也是文字的優勢與力量。

最後隨筆七絕一首以紀之:释名離人一曲肝腸斷,骚客操谈屈子心。弦動無君闻此意,汨羅江水作知音。

詁終

补充一点,高赞所引推论过程如《郭店》简的「△」字,陈剑认为[1]:「离骚」的「骚」本来写的是「△」,被误认成了「蚤」。但「离蚤」又读不通,于是后人又加偏旁写为「骚」,这样至少在感觉上通顺了一点。

属于现代小學家经常以音义为主的通假訛误说来解字,此途径也确有其应用,但效用低,在有效训诂學中排在最後考虑,即一般形义境义优先,强调造字表意都需考虑理据,而非單純按表音通假讹误方式去理解。骚按前述为会意兼形声字,本字为蚤,简单可理解为手抓跳虫的意象,後分化表意为“跳蚤”或“爪”或音借为“早”,加马强调大跳虫的干扰操弄,音义近「操」,故借于「离骚」。

不过从骚造字形本义也可另得一解即:「离骚」如直接按骚形义引申解,则表示远离骚扰,即把朝中佞臣小人的离间指责比作大跳虫带来的骚扰骚乱,诗中“进不入以离尤兮”这样看倒也确实能和题名联系,「离骚」确实是通诗中的「离尤」,但并非高赞所引的“遭受指责”义,而是“远离指责骚扰”义。这种专门的替换用字也并非抄写问题或单纯的通假,而是加上贬喻理據的故意谐音用字。

骚字音不通尤,古骚或其本字蚤早期确实可能通尤。其實是字形爪古字形和又字近,甚至可能爪古字就是從又分化出來的,因此早期蚤字如一些甲骨文中是又部在虫上。後如小篆才分化出爪古字從而音變通蚤,与又音区分。上古又尤邮音近故有高赞所引论证,离骚本字早期看确实是通离尤义,但一方面并非错认或错写,而是字形的自然演变,另一方面音义离骚通离尤但不能说完全等同,为何诗中用尤,题名用骚是有作者理据的,用骚字则有比喻义且能表达骚字形义带来的不同于尤的额外表意,充分表现出了屈原作为诗人的炼字秉性。

当然还有一种理解不是表示屈原自己离骚即“远离无端指责的骚扰”,而是类似孔明对君王的劝诫: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即以骚喻楚王身边的小人,小人在君王身边正如跳蚤一类害虫在人身上,带给国家骚乱。「离骚」则可看作屈原一首劝诫楚王「远小人」的诗歌。如按此解,就不好用于後世骚客义,因此虽然合于原义,相对效用低于离人操解,但格局高于传统罹忧或高赞罹尤解,後两种训诂更在意个人得失或情绪并不合诗歌内容主旨,也可能误导读者对屈原胸怀的理解。

通過正文訓詁,騷客則可帶有更積極和明確的意象,不僅如傳統含義類似屈原的詩人氣質,更具體的是類似琴操一類文人意象,不僅作詩還有彈琴,騷客即操客,風騷亦風操。故个人倾向优先解序由大到小为: 离人操解,远离骚扰或小人解,罹忧解,罹尤解。这也可看做一种训诂效用序。有效训诂學中的训诂模型没有绝对正确或错误之分,只有相对效用大小区别,且可随资料证据更新而发展,适合不同场合参考。相关论文可参考

與知友討論是否離騷有楚語借音的可能時的回復也放此供參考:

是的,这是文字发展的自然规律,表音借用在某时期或某地区还可能相当流行,这往往与当时各地的互动程度政权管理有关系。基于更严谨的络稽和更全面的资料才能作出更可靠的结论,这是学术研究的态度,但我说明一下,一方面知乎分享并非论文发布,更在于启发讨论,因此不那么严谨的论证或想法姑且先分享出来,如果後面想投期刊还需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文科学术有其社会属性及价值引导意义,和理科研究评价不能一概而论,个人这方面持有效训诂的假设和倾向,在古籍文献训诂无原则冲突或无定论的情况下会选择对现实社会的更有效的训诂结论,借音說在該答所引文獻中也有提到如勞商解,但考慮到屈原的知識水平和地位,在有更有效的借音說解讀出來前個人推薦該答曲名訓詁或前兩位解。更多相关讨论可参考如何快速理解语言学中的能指和所指?

音近可通是什么意思?是专指通假字吗?哪些情况下会用到这个术语呢?

类似效用高于传统训诂的有效训诂例还有很多,比如岁的繁体字和简体字怎么差别这么大?

軟字的起源是什么?

古代诗歌韵文往往都会配合乐曲吟诵或唱,可参考吟诵还能在中国重新发扬光大吗?

離騷摘選參考端午节到底应该说什么祝福语,端午节快乐还是端午节安康?

端午典故參考端午训诂

有效訓詁學強調形義,音義,境義合參,見小學書摘 一

類似的需要更多從境義上下文而非僅考慮音形義的例子還可參考《左传》中的“楚武王荆尸”的“荆尸”是什么意思?

“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里面的缩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注: 引《离骚》所作背景介绍: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屈原放逐,著《离骚》。”一般认为是作于放逐以后。《史记· 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眜。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易》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足福哉!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一般认为,《离骚》作于楚怀王二十四、五年,屈原被疏离,流放汉北后的两三年中。汉北其地即汉水在郢都以东折而东流一段的北面,现今天门、应城、京山、云梦县地,即汉北云梦。怀王十六年屈原因草拟宪令、主张变法和主张联齐抗秦,被内外反对力量合伙陷害,而去左徒之职。后来楚国接连在丹阳、蓝田大败于秦,才将屈原招回朝廷,任命其出使齐国。至怀王二十四年秦楚合婚,二十五年秦楚盟于黄棘,秦归还楚国上庸之地,屈原被放汉北。

汉北其地西北距楚故都鄢郢(今宜城)不远。《离骚》当是屈原到鄢郢拜谒了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后所写。诗开头追述楚之远祖及屈氏太祖,末尾言“临睨旧乡”而不忍离去,中间又写到灵氛占卜、巫咸降神等情节,都和这个特定的创作环境有关。

公元前319年,屈原第一次出使齐国。

屈原的出使非常成功,齐国答应和楚国联手,一起对付虎视眈眈的秦国。

屈原一下子成为楚国的风云人物。

这当然并不是屈原光辉的顶点,他还有着诸多的政治理想要实现,而楚怀王的赏识正好为他提供了发挥空间。

公元前317年,屈原开始着手进行改革,试图以律法的形式对当时贵族及统治阶层种种不良现象进行约束。

楚怀王对屈原的变法持支持态度,他同样希望改变楚国弊端,让楚国拥有更强的综合实力。

变法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楚国内的形势为之发生很大改变,达到了屈原的预期目标。

但是,被屈原变法惹得恼怒不堪的贵族阶层开始反击,他们在楚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楚怀王不得不停止变法,罢免了屈原的官职,将他流放到汉北地区。公元前313年,被流放到汉北地区的屈原踽踽独行在一片落叶飘零之中。远望田野苍茫,眼前这副景象让屈原的心情更加悲凉,写下了千古绝唱《离骚》。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攻陷楚国郢都,楚顷襄王和楚国的执政贵族们一起狼狈地逃出都城,疲于奔命,不知所终。

第二次流放之中的屈原听到楚国都城沦陷的消息之后,极度绝望和悲愤,于是他投汨罗江自尽。

这一年,屈原62岁。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2345lzwz.cn/read-142816.html
上一篇下一篇
00

New Pos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