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谐音对联缺一少十45句

zydadmin2023-08-18  72

谐音对联缺一少十

1、郑板桥笑着说:“是他家门上的春联告诉我的。”

2、一担重泥(仲尼)挡子路;两行夫子笑颜回。因荷(何)而得藕(偶)有杏(幸)不须梅(媒)塔内点灯层层孔明诸阁(葛)亮;池中栽藕节节太白理长根(庚)。两船并行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八音齐奏笛清(狄青)难比箫和(萧何)莲(怜)子心中苦;梨(离)儿腹内酸。

3、有一年,大年三十,郑板桥正在批阅公文,忽听丫鬟禀道:“夫人请县太爷吃年夜饭。”他抬头一看天色,已近黄昏时分。到了后堂,跟夫人说了声:“我出去一趟就来。”便换了便服,带着个来老家人出了衙门。

4、郑板桥挨户巡视着一家家穷苦百姓,但他走到一间茅屋前,却停步不走了。老家人见县太爷凝视着两扇破门上的对联,觉得好生奇怪。只见上联写着:“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老家人看罢,不由暗暗好笑:这像什么春联,简直在胡闹!他知道县太爷能写能画能吟,可今天看了这副不像样的春联,为啥这么欣赏呢?

5、因荷(何)而得藕(偶);有杏(幸)不须梅(媒)。

6、一担重泥(仲尼)挡子路;两行夫子笑颜回。

7、郑板桥解释道:“那副春联,上联是‘二三四五’,缺一(谐音是衣),下联是‘六七八九’少十(谐音是食)。这不就是说,那家穷人过年‘缺衣少食’吗!”

8、童子数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9、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叶风篷,下九江,还有十里

10、檐下蜘蛛一腔丝意  庭前蚯蚓满腹泥心  上联:「丝」谐「私」。  下联:「泥」谐「疑」,方言读音。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  上联:荷「何」,藕「偶」。  下联:杏「幸」,梅「媒」。  昨夜敲棋寻子路  今朝对镜见颜回  子路,即孔子的弟子,又可解为「棋子的路数」。  颜回,即孔子的弟子,又指「面颜的真容」。  未出土时便有节  及凌云处尚虚心  借写竹咏物言志。  粟绽缝黄见  藕断露丝飞  上联谐凤凰。  下联谐鹭鸶。  孔子生于舟末  光舞起自汉中  上联:舟「周」。  下联:舞「武」。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  雨洒灰堆成麻子  风吹荷叶像乌龟  上联:成谐(陈)。  下联:像谐(向)。  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  壁上几行文字哪个汉书  月朗晴空今夜断言无雨  风寒露冷来晚必定成霜  下联:「成霜」谐「成双」。  独览梅花扫腊雪  细睨山势舞流溪  上联:Do,Re,Me,Fa,So,La,Ti。  下联:一至七数字方言读音。  和尚挑水两膀尽是汗淋  尼姑栽秧双手按插布阵  「按插」谐「按察」,「布阵」谐「布政」。  「尽是」谐「进士」,「汗淋」谐「翰林」。  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上联:「橹速」谐「鲁肃」,「帆快」谐「樊哙」。  下联:「笛清」谐「狄青」,「箫和」谐「萧何」。  塔内点灯层层孔明诸角(葛)亮  池中栽藕节节太白理长根(庚)  上联:诸葛亮字孔明。  下联:李太白字长庚。  泥肥禾尚瘦  晷短夜差长  「晷」音鬼。上联的意思是:泥土肥沃,但禾苗仍然瘦弱。下联的意思是:太阳在天上的时间越来越短(所谓晷短,此乃夏至后发生的自然现象),日夜的时差越来越长。若以谐音读此联,则变成:尼肥和尚瘦鬼短夜叉长  师姑田里挑禾上  美女堂前抱绣裁  上联为祝枝山所出,下联为沈石田所对。「禾上」谐音「和尚」,「绣裁」谐音「秀才」。  上联:  山童采栗用箱承,劈栗扑簏  下联:  野老卖菱将担倒,倾菱空笼  注解:  此联之妙,在于末四字既关含义,又是象声。  上联:  贾岛醉来非假倒  下联:  刘伶饮尽不留零  注解:  明代唐伯虎与张灵,饮酒整日,俱醉,遂对此联。酒喝得一干二净,人也真个倒也倒也。贾岛、刘伶,俱为善饮者。此联好做酒店招牌。  上联:  细羽家禽砖下死  下联:  粗毛野兽石先生  娃挖蛙出瓦;  妈骂马吃麻。  无山得似巫山好;  何叶能如荷叶圆。  上例中上、下联各用了1组谐音字。  移椅倚桐同玩月;  点灯凳阁各攻书。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  上例中上、下联各用了2组谐音字。  饥鸡盗稻童筒打;  暑鼠凉梁客咳惊。  上例中上、下联各用了3组谐音字。  指挥绕纸灰,纸灰飞上指挥头;  修撰进馐馔,馐馔饱充修撰腹。  贾岛是唐代诗人;刘伶是魏晋时“竹林七贤”之一,喜好饮酒。“指挥”、“修撰”都是职务,前者为武职,后者为文职。  密云无雨,通州水不通舟;  巨野有秋,即墨田多积麦。  “通州”、“即墨”都是地名。这类对联,一看就明白;只听,则往往不知所云。  也有用韵母相同、相近的字创作的谐韵联:  屋北鹿独宿;  溪西鸡齐啼。  单显式。与对联中某些字谐音的字并不出现,借助谐音关系表达双关意义。  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  对联字面上的意思是明显的,而作者金圣叹用“莲”与“怜”、“梨”与“离”的谐音关系,含蓄地表达与儿子隔离的凄苦、酸楚之情。  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上联“橹速”与“鲁隶”、“帆快”与“樊哙”谐音,含文臣不如武将之意;下联为另一人所对,“笛清”与“狄青”、“箫和”与“箫何”谐音,含武将不及文臣之意。  两猿截木山中,这猴子也敢对锯;  匹马陷身泥内,此畜生怎得出蹄。  此联为戏谑之作,上联为一人所出,“对锯”与“对句”谐音;下联是另一人反唇相戏,“出蹄”与“出题”谐音。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缺一少十  谐音是缺衣少食

11、下联是:六七八九

12、郑板桥闲居苏州,因靠字画为生,加上他的鼎鼎大名,几年之后,也结交了不少名人义士,就是县令、州官也常去拜访他。一年快过春节的时候,苏州城的一位姓蔡的州官,约郑板桥外出游玩。出南门不远,二人看见桥边一户人家的门上贴了副对联:

13、上联是:二三四五

14、穷秀才见老家人说话吞吞吐吐,说啥也不肯收下。这时,他老母亲听到儿子跟人争执,忙唤叫儿子,待穷秀才搀扶着老态龙钟的母亲由内房出来,已不见老家人的踪影了。

15、穷人写春联需要体现的是自己家里的贫穷和揭不开锅,那么,在我国,古代有一首非常有名的对联,曾经广为流传,那就是23456789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是没有数字1和10的,而这两个数字的谐音,正好是衣服的衣和食物的食,言外之意就是缺衣少食。恰好横批就是缺一少十

16、十里远,九里香,八七六五号轮,虽走四三年旧道,只二日,胜似一年

17、老家人回衙门不久,郑板桥冒着风雪回来了。这下老家人忍不住了,问道:“县太爷,刚才你命我送东西给人家,究竟是怎么回事?”

18、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19、答,答案是,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众所周知,数字一到十这十个数字,对联中没有一和十,故横批是缺一少十,而且它的谐音就是成语“缺衣少食”。故有以上答案。

20、不一会儿,老家人带着两个店铺伙计,拿着衣服,提着吃的,“笃笃笃”敲着茅屋的门,只见一个身着破旧衣衫的穷秀才开了门。

21、贾岛醉来非假倒(贾岛);刘伶饮尽不留零(刘伶)。

22、莲(怜)子心中苦;梨(离)儿腹内酸。

23、老家人唤两个伙计进屋,把东西放下,打发他们回去。然后对穷秀才说:“这些吃的穿的是我家主人命我送给你的!”穷秀才见一个陌生人送来年货,大为惊讶。他对老家人上下一打量,不禁问道:“老人家,也许你找错人家了!”“没找错人家,我家主人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时间不早啦,快收下吧!”穷秀才想:我穷得如此地步,谁会救济吃的穿的?于是问他主人姓什么叫什么,老家人“郑板桥”三字刚要出口,忽然想起县太爷对穷苦百姓,常常慷慨解囊,素来不愿讲自己的姓名,于是便含糊地说:“我家主人姓黄!”

24、郑板桥故事是这样的:

25、两船并行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八音齐奏笛清(狄青)难比箫和(萧何)。

26、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缺一少十(缺衣少食)贾岛醉来非假倒(贾岛)刘伶饮尽不留零(刘伶)

27、先生算命,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28、缺一少十: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丰一足食:壹二三四,七八九拾还有:清风满地难容我明月何时再照人上联:「清」暗寓清朝统治。下联:「明月」怀念明代。檐下蜘蛛一腔丝意庭前蚯蚓满腹泥心上联:「丝」谐「私」。下联:「泥」谐「疑」,方言读音。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上联:荷「何」,藕「偶」。下联:杏「幸」,梅「媒」。昨夜敲棋寻子路今朝对镜见颜回子路,即孔子的弟子,又可解为「棋子的路数」。颜回,即孔子的弟子,又指「面颜的真容」。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借写竹咏物言志。粟绽缝黄见藕断露丝飞上联谐凤凰。下联谐鹭鸶。

29、郑板桥二话没说,扭头便走。不一会儿,他就拿了几件衣服,提着一块肉,扛了一口袋粮食走了回来。

30、一家人千恩万谢。出了门,衙役大惑不解地问:“老爷,您怎么知道的?”

谐音对联缺一少十

31、这应该是郑板桥的传说故事,也有说是宋代宰相吕蒙正的故事。

32、“那副春联又没有要你送年货啊!”老家人不解地问。

33、上联:二三四五;

34、下联:六七八九。

35、塔内点灯层层孔明诸阁(葛)亮;池中栽藕节节太白理长根(庚)。

36、郑板桥看完对联,眉头一皱,掉头就回去了,随行官员弄得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不一会儿,郑板桥气喘吁吁地赶来了,一手拿着几件衣服,一手提着一块肉,肩上还背着一袋粮食。他急忙敲开这户人家的大门,只见一家老小困在床上,无衣御寒;灶里泠火秋烟,缺食无粮。郑板桥说:都快过春节了,这几件衣服、几斤肉,还有一袋子粮食,你们留下过个年。以后,有什么难事再来找我。

37、他敲开那家人的门,只见一家老小衣衫褴褛,桌上没有饭菜。郑板桥对他们说:“过年了,这点东西留下用吧!”

38、郑板桥巧识穷户联。有次,郑板桥外出巡游,途中见一户人家贴了一副对联,

39、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当县令的时候,有一年春节,他看到一户人家门前贴着这样一副春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

40、那家人一楞,认出他是热心接济穷人的郑板桥。于是,一家老小趴下就磕头谢恩。

41、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缺一少十(缺衣少食)

42、老家人听后,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说:“对对对!这家人家,确实缺衣少食!”

43、老家人正要开口问,郑板桥掏着腰包,拿出几两银子给老家人,吩咐道:“你快去大街买一只鸡,两套衣服,三斤猪肉,四斗米,送给这户人家,速去速回!”说着又向前走去。

44、大街上,北风呼啸,雪花飘飘,寒气袭人。郑板桥见那些权贵,富豪人家,忙碌张罗,朱漆大门上贴着吉利的春联,门庭若市,好不热闹。郑板桥摇了摇头,一溜一滑地拐入老百姓居住的小街小巷。

45、郑板桥呵呵一笑,解释道:“他家的上联缺了个‘一’,下联少了个‘十’,横批光‘南北’没‘东西’。这合起来不是缺衣少食无东西吗?”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2345lzwz.cn/read-142861.html
上一篇下一篇
00

New Pos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