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谐音对联故事,菁选3篇

zydadmin2023-08-18  85

谐音的对联故事1  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羞欧阳修是宋朝的大诗人。有很多人都去拜访他,请他指点诗文。有个能做几首诗的公子哥儿,不服气。他逢人便说:欧阳修也是两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有什么了不起!我非跟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谐音对联故事,菁选3篇,供大家参考。

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羞欧阳修是宋朝的大诗人。有很多人都去拜访他,请他指点诗文。有个能做几首诗的公子哥儿,不服气。他逢人便说:欧阳修也是两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有什么了不起!我非跟他比个高低不可。这天,他去找欧阳修。在路上,他碰见一个中年人,他问:老兄,你是去找欧阳修的吗?中年人点点头说:是呀!于是俩人就一路同行。公子哥儿把自己去找欧阳修的事向他说了一遍。中年人说:看来你很有学问,做一首诗如何?公子哥儿看见前边有一棵枯树,就随口吟道:前边一枯树,分成两个杈。中年人接下去说:春至苔为叶,冬来雪作花。公子哥儿一听乐了。行啊,老兄。有了你,我就更不怕欧阳修了。二人走着走着,看见一群鹅跳到河里。公子哥儿又来劲儿:对面一群鹅,扑通跳下河。中年人又接了下去:毛浮绿波动,颈曲作清歌。公子哥儿上上下下打量了中年人一番,说:想不到你还真有两下子。走,上船。过了河,就离欧阳修家不远了。他们上了船,公子哥儿还在卖弄:你我一只舟,去找欧阳修。中年人微微一笑,又接了两句: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

话说以前某村有两个读书人,一个老者,一个年轻人。老者是过了乡试的秀才,每以正宗读书人自居,瞧不起年轻人。年轻人虽未经乡试,但也读了不少书,是才高八斗之辈,则以自己文思敏捷而看轻老者。某日,两人约定比试才学,比试的项目是对对联。老者出的上联是:“眼珠子,鼻孔子,珠子忝列孔子上”。在这一联中,“眼珠子”暗喻诸子百家,“鼻孔子”暗喻孔夫子。*封建社会尊孔的时间居多,历来孔子的声誉都在诸子百家之上。老者自比孔子,而把年轻人比作诸子百家,讥讽年轻人不识相。年轻人看了此联后,完全明白个中含义,于是也出一联:“眉先生,须后生,先生不比后生长”。在这一联中,“眉先生”暗喻老者,“须后生”暗喻作者自己。眉毛虽比胡须先发生,但后来还没有胡须长得长。年轻人试图以此自然现象提醒老者,虽然你比我年长几岁,但你的才学并不见得就一定比我高。在此轮对联比试中,两人实际上打了个*手。

凌濛初五十中举

传说凌濛初五十多岁才中举人,为了这点功名,还差点送了老命。

这一年冬天,凌濛初上京赶考,信心十足,可偏偏遇上个贪财的考官。凌濛初没有送礼,又一次名落孙山。

凌濛初又气又恨,要找考官说理。半路上下起了雪,凌濛初见路边有个破草帽,就戴在头上挡雪。来到考官府,见门上贴着“爱才如子,执法如山”的对联,凌濛初顿时火冒三丈,上去“刷刷”添了几字,变成了:

爱才如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

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其为山乎?

这一下可惹祸了,几个家丁蹬蹬蹬跑出来,如狼似虎,把凌濛初押上了厅堂。

考官一看考生凌濛初头戴破草帽,气势汹汹地说:“我看你,头戴夏,脚穿冬,肚里哪有春秋?”

凌濛初两眼喷火,道:“我看你,面朝南,背朝北,心中光想东西!”

考官恼羞成怒,一张状子送到了刑部。刑部尚书一看状子,嘿嘿一笑,说:“木匠做枷枷木匠,斩!”

凌濛初早就呼说刑部尚书原先是个翰林,就叹了口气回道:“翰林监斩斩翰林,绝!”

刑部尚书一惊:这人出口不凡,定有隐情!就慌忙说:“慢!”把凌濛初重新审了一遍,立刻真相大白。刑部尚书马上给宰相呈文,要求赦免凌濛初。宰相也是晟舍人,早听说家乡有个叫凌濛初的才子,一看呈文,就连忙召见。他见凌濛初须发皆白,同情地说:

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凌濛初悲愤地回道:

二人为天,一人为大,天大人情,人情大过天。

宰相一听,唷,真是个才子呢!这对子含蓄地说出了科场的舞弊。于是就朱笔一挥,在刑部的呈文上批了个“准”字;并向考官推荐凌濛初为举人。考官见宰相推荐,不敢怠慢,但又不甘心,就说:“再出个上联让凌濛初对对,如真有奇才,就送他个举人。”

考官领着凌濛初来到一座孤山的小庙里。庙里空空荡荡,只有一个执刀跨马的泥塑将军。考官冷冷一笑,出了上联:

孤山独庙,一将军单刀匹马;

凌濛初淡淡一笑,向庙外一看,见河上有两个渔翁在钓鱼,眼睛一亮,从容地对道:

隔河对岸,两渔翁双竿垂钓。

考官无奈,只好点凌濛初为举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2345lzwz.cn/read-143033.html
上一篇下一篇
00

New Pos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