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蛇吞象”是巴蜀图语文字的“蜀”字。也就是伏羲文字:
“有圣德。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
简单说,伏羲文字就是以鸟兽图纹与世间诸物组合围成的图腾,或者称为“人造动物”。
四川茂县一带的考古遗址,就是《山海经》中记载的人皇伏羲女娲的都邑“氐国”,也叫“氐羌”。
《通志》:“伏羲但称氏,神农始称帝,尧舜始称国。”
氐就是氏,氏就是夫妻。“氐国”的合字,横着写是“加”(文字中的“口”代表“国”或城邑),即四川嘉州、嘉陵江、嘉峪关的“嘉”字。竖着写是“各”,即“洛、雒、骆”字中的“各”。
所以,从四川茂县考古遗址的发现,可以确定人皇伏羲女娲的年代在距今6000多年前,古蜀文献称人皇为“蚕丛”,“蚕丛”即丛地的蚕。“蚕=天虫=天蟲”,“蟲”代表“三皇”。“蚕丛”即指三皇之一、在丛地的人皇伏羲女娲。
古代还没有昆虫的概念。“虫”字是由“巴蛇”演变而来的一个象形字。“巴蛇”也叫“青蛇”、“青龙”,是一种蛇身龙的图腾。即天皇氏太嗥的图腾。我们说“龙的传人”的这个“龙”就是指天皇氏太嗥。
地皇燧人氏,“燧”字中的“?”是“羊”的图腾。“地”字是“土 羊头图腾”。见下图:
人皇伏羲女娲是继地皇之后。所以“羌=羊儿”,就表示人皇伏羲,《山海经》记载为“丈夫国”,指伏羲部族。“姜=羊女”,就表示女娲,《山海经》记载为“女子国”,指女娲部族。
人皇伏羲以凤鸟为图腾,所以人皇又称为“凤皇”。伏羲女娲是人类第一对正式夫妻,后来“凤皇”又演变成“凤凰”,“凤凰”就喻做夫妻爱情。
《华阳国志》:“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人皇伏羲女娲建立的古蜀国,伏羲文字的“蜀”字就是上面这个图腾。中央是省略了蛇身的“巴蛇”,两边各有一只“凤鸟”。这组图腾就代表人皇伏羲女娲时期的“蜀”。也可以叫“巴蛇吞凤”,或“龙凤呈祥”。
我们还能在青铜器上找到其它的“蜀”字图腾,根据相关资料,初步可以确定“夔龙”代表赤帝神农,“鲤鱼”代表黄帝轩辕。就是说赤帝神农、黄帝轩辕都是古蜀王。
“蜀”字即“巴蛇吞虫”。这里“虫”是泛指,泛指古蜀时期不同“氏”时代的图腾。
在殷墟妇好墓出土的蟠龙盘就是“蜀”字盘,上就有“象龙”,“象龙”是泰国的特色龙。那么“巴蛇吞象”应该指古蜀都邑在泰国时期的“蜀”。即国内文献中记载的“戎狄之长的蜀”。就是说殷墟甲骨卜辞上记载与商交战的“蜀”,正是都邑在泰国时期的“蜀”。
“巴吞他尼府”与“巴蛇吞象”很接近,是个地名在泰国曼谷附近。今泰国仍保留有“巴蜀府”这个地名。说明泰国跟巴蜀很有历史渊源。
周代青铜器上“象龙”“大象”就比较多见了。
《山海经-海内经》:“又有朱卷之国。有黑蛇,青首,食象。”
《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
《山海经》是几本书的合集,本身就相互佐证。从上面两段记载来看,是同一个意思。只是后面的这段记载,作者加了一段想象的描述,成了神话故事。
《山海经》中提到的“异兽”,大概率是“伏羲文字”。只是作者已不认得,直接照图描述。从秦始皇的“始”字可以看出,秦始皇想做“始皇帝”,先秦以前关于帝王的记载都要焚烧或删除。《山海经》就经过大量删除,所以很少见到关于“蜀”字的内容。因为“蜀”是重点。
“巴蛇吞象”即指“巴蛇吞虫(蜀)”的都邑在泰国时期。
个人以为,巴蛇吞象以及下里巴人的别样隐喻,其中暗藏着巴蜀文明与中原的互动。古汉语词汇中经常会留下一些历史的痕迹,比如关于巴蜀文明就有“巴蛇吞象”和“下里巴人”这两个经典词汇。那么,不难看出这里面总是透露着一股子文化优越感,那么事实究竟如何?
“巴蛇吞象”这个词语经常和“人心不足蛇吞象”联系在一起,那么巴蛇是一种什么蛇,为何能够吞下大象这种庞然大物?
巴蛇的“巴”正如《说文·巴部》对于“巴”字的解释:“巴,虫也,或曰食象它,象形”,巴字的本义就是虫,而释巴为食象蛇(它即蛇)乃是有关巴义的另一种看法。
也就是说,“巴”这个字本身就包含了对于大蛇的象形写法,但是后人忘记了这一点,于是又用“巴蛇”这一词来专门提示人们,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大蛇!
关于“巴蛇”能够“吞象”的夸张想象,可能来源于《山海经》中的两则记载:
①《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黄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②《海内经》:有朱卷之国,有黑蛇,青首,食象。
对于这个记载,医学家看到的是巴蛇腹中象骨的药用价值,君子服用了之后,无“心腹之疾”,也就是不会患内科疾病了。所以左思写《吴都赋》时也提到这点:“屠巴蛇,出象骼。”
如今的四川很难看到大象的踪迹,但是从三星堆以及金沙遗址出土的大量象牙来看,这种“巴蛇吞象”的概念可能并不是凭空而来。
关于巴蜀象牙的来源,很多人认为它是古印度象牙,是舶来品。但是从巫山大溪文化遗址、河南安阳妇好墓、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来看,它们都发掘出土了大量的象牙和象牙器(梳、杯、筒、琮、珠、手镯、臂饰、项饰、耳饰等),这似乎说明象牙可能正是本土所产。
将成吨的象牙,用来作为3000年前蜀王的祭祀礼仪之道具,可见当时蜀人与大象的生态距离,远远要比如今的我们要接近不止多少倍。
而巴蜀文明和中原文明的交流,并未因为连绵的群山阻隔而断绝。我们从夏商周文化的只言片语中,总能找到属于巴蜀人群的身影。
在战国时期屈原的《楚辞·天问》中,就提到了关于夏代王朝最后一位帝王夏桀的故事:“桀伐蒙山,何所得焉,妺喜何肆,汤何殛焉?”
说是夏桀讨伐蒙山,就是为了得到一个叫做妺喜的女人吗?实际上,这个蒙山就是四川的岷山,它坐落于四川北部,是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也成为划分南北的一道天然分界线。
岷山盛产玉石,所以也被称为“珉”(石之次玉者也)山,这些美玉自古以来便为中原王朝所用,所以夏桀当时伐蒙山,所求者可能更多是国家战略资源——玉石,而不只是一个妹子而已。
到了周王讨伐商纣王的时候,他召集了来自四方之地的方国,其中就有“蜀”人。而巴人在周以前可能居住在今甘肃南部地区,后来迁到了湖北长阳一代,以廪君为首,称为“廪君蛮”,这一氏族以白虎为图腾。
到了西周时期,被封为子国,称“巴子国”,对于鄂西和川东的开发经营有重大贡献。巴人善歌,后人便用“下里巴人”来形容民间的流行音乐,同朝廷之上的雅乐“阳春白雪”形成鲜明的对比。
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不可否认,从“巴蛇吞象”表达人的贪欲,以及“下里巴人”象征通俗音乐这两个小点来看,这些词语中包含的可能正是中原王朝,对于中华文化内部的地理空间歧视。
中華古籍中有多處關於蛇的描寫。由於描述過於“荒誕”,被解讀為神話傳說。 後人更是不加考證,添油加醋,把所謂傳說描述得繪聲繪色,仿佛作者親臨其境一般。《莊子·達生》:“委蛇,其大如轂,其長如轅,紫衣而朱冠。其為物也,惡聞雷車之聲,則捧其首而立。見之者殆乎霸。”《山海經》:“有人曰苗民,有神焉,人首蛇身,長如轅,左右有首,衣紫衣,冠旃冠,名曰延維。人主得而飨食之,伯天下。” 《山海經箋疏》則直接注解“延維” 就是“委蛇”。《說文解字》“巴,蟲也。或曰食象蛇。象形。凡巴之屬皆从巴。伯加切〖注〗徐鍇曰:‘一,所吞也。指事。’”《楚辭·天問》也有“一蛇吞象,厥大何如?”或“靈蛇吞象,厥大何如?”《山海經·海内南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其为蛇青黄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說文解字注》“蜀,葵中蠶也。葵爾雅釋文引作桑。詩曰。蜎蜎者蠋。蒸在桑野。似作桑爲長。毛傳曰。蜎蜎、蠋皃。蠋、桑蟲也。傳言蟲、許言蠶者、蜀似蠶也。淮南子曰。蠶與蜀相類、而愛僧異也。桑中蠹卽蝤蠐。从虫。上目象蜀頭形。中謂勹。象其身蜎蜎。市玉切。三部。詩曰。蜎蜎者蜀。豳風文。今左旁又加虫。非也。”
“委蛇”和“延维”的共同特徵
《山海經箋疏》 注解“延维” 就是“委蛇”,兩者確有相似之處:紫衣:身上是紫色的朱冠、旃冠:頭戴紅冠捧其首而立、人首蛇身:是蛇、可能是眼鏡蛇殆乎霸、伯天下:稱霸天下長如轅:長得比較長
這些信息透露出“延维”、“委蛇”就是蛇。問題是為什麼戴紅冠,還與稱霸天下有關?
蜀非蠶
轩辕采果的博客《古人对蜀字的解释》,分析蜀不是蠶,頗有道理:在商代甲骨文中,蜀字像虫形。《说文》:“葵中蚕,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蜎蜎(蜎蜎:其意为虫爬行的样子)。”一般人据此认为蜀就是蚕。但在许慎之前,蚕与蜀常被作为互相对立的比喻。《韩非子.说林》说:“鳝似蛇,蚕似蜀。人见蛇则惊骇,见蜀则毛起;渔者持蟮,妇人拾蚕,利之所在,皆为贲诸(贲为古代勇士孟贲,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虎狼,能生拔牛角;专诸为春秋刺吴王僚的士。)。”“人见蛇则惊骇,见蜀则毛起”这句话生动地表达了人们对蛇与蜀的恐惧,乃至渔者抓似蛇之蟮、妇人拾似蜀之蚕都要具有勇士孟贲或专诸一样的勇气。《淮南子﹒说林训》也说:“今蟮之与蛇,蚕之与蜀,状相类而爱憎异”。这里表明了蜀是一种螫人的毒虫,形状虽与蚕相似,但性质完全相反,正如鳝与蛇相似,而一个有利一个有害,二者绝对不能混淆。《說文解字注》也分析“《傳》言蟲、許言蠶者、蜀似蠶也”。“蜀似蠶”,說明蜀不是蠶,但蜀和蠶有相似之處。蠶和眼鏡蛇
神兽:“蜀”字最初的含义到底是什么?
有理由相信,蜀是“毒蟲”,眼鏡蛇。知乎文章《“蜀”字最初的含义到底是什么?》也同样推断蜀就是眼镜蛇。
然而“蜀”的字形,與蠶和眼鏡蛇還是有很大差別的:蜀字字形演變
甲骨文的寫法應該較為原始。“蜀”字古文上部誇張的眼睛寫實特點非常明顯。
巴是蛇,象非象巴字字形演變《說文解字》:“巴,食象蛇。”《山海经·海内南经》也有“巴蛇食象”的說法。《楚辞·天问》的“一蛇吞象”、“靈蛇吞象”也被解釋為“巴蛇吞象”。
因此,“巴”字是蛇的形象應該沒有疑問的。存疑的是“象”的解釋。
《說文解字注》在“象”字條目就直言:按古書多假象爲像。人部曰。像者、似也。似者、像也。像从人象聲。許書一曰指事。二曰象形。當作像形。全書凡言象某形者、其字皆當作像。而今本皆从省作象。則學者不能通矣。周易繫辭曰。象也者、像也。此謂古周易象字卽像字之假借。韓非曰。人希見生象。而案其圖以想其生。故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謂之象。似古有象無像。然像字未製以前。想像之義巳起。故周易用象爲想像之義。如用易爲簡易變易之義。皆於聲得義。非於字形得義也。韓非說同俚語。而非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之恉。象耳牙四足尾之形。象當作像。耳牙疑當作鼻耳。尾字各本無。今補。
把《說文解字》裏面的“象”解釋為大象,“則學者不能通矣”。“象”應該是“……的樣子”的意思。 所以,“食象蛇”是“進食樣子的蛇”、“巴蛇食象”是“巴蛇進食的樣子”、“巴蛇吞象”是“巴蛇吞食東西的樣子”。
誤導人的,應該是《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這一句。 看来《山海經》被解讀為神話傳說,確實有咎由自取之處,“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這些描述掩蓋了真相。 這如果不是淺人所為,就定是高人有意為之。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巴”字傳抄古文的寫法,似乎是“蛇、日”合體。
甲骨文“巴”是羽蛇巴、羽和眼鏡蛇
“巴”,既然是蛇,那麼甲骨文“巴”字就不應該是一個跪人形象。 看過印度耍蛇的都應該知道,“巴”字的所謂跪人部分,跟昂首盤坐的眼鏡蛇形象非常相像。 尤其是上圖第二個甲骨文巴字,似乎還特意把眼鏡蛇的扁平頭部給描繪了出來。 所以,巴蛇應該是一條眼鏡蛇。
甲骨文“巴”字眼鏡蛇上面還畫有半邊羽字,這是羽蛇的形象。百度百科就有羽蛇神和羽蛇的介紹。 在古埃及,Wadjet的其中一個形象,就是長翅膀的眼鏡蛇。
因此推斷,甲骨文“巴”字應該是一條羽蛇,具體說是長翅膀的眼鏡蛇。
接下來要注意的是,圖中最右邊這個巴字(乙3627/合6471/賓組)甲骨文,羽字結構並不明顯,反而是突出了一個圓圈結構。
蛇字乙音
委蛇的“蛇”字拼音為什麼是【yi】,估計已經沒有人能夠回答,反正古人說該念【yi】。乙字字形演變《說文解字》“乙,象春艸木冤曲而出,陰气尚彊,其出乙乙也。與丨同意。乙承甲,象人頸。”
雖然這裡說的是“象春艸木冤曲而出”,又何嘗不是在描寫“象春蛇冤曲而出”呢?驚蟄時節,陰气尚彊,冬眠醒來,蛇出乙乙。 而從甲骨文字形來看,“乙”字也確實象蛇爬行的樣子。
委蛇的“蛇”字念作【yi】,應該就是與“乙”同音。 “乙”字,於筆切,是入聲,用國際音標標注,“蛇”、“乙”同音【it】。 因此“委蛇”的讀音可以是:廣州話【waiit】,客家話【wuiet】。
蛇字它音《說文解字》“它,从虫而長,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問無它乎。凡它之屬皆从它。託何切。臣鉉等曰:今俗作食遮切。”
古文蛇、它相通。 託何切,音【to】。因此“巴蛇”音【bato】
延维
延維,廣州話【jinwai】、客家話【janwi:】。
蜀
蜀,廣州話、客家話都是【sud】,與【?ud】音也很接近。
瓦吉特_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瓦吉特》簡要描述了Wadjet,節選如下:瓦吉特原本是德普当地的古代女神,德普即后来的帕尔—瓦吉特的一部分(亦即希腊语中的布托Buto),布托是古埃及前王朝时期的一个重要城市,该地也是古埃及人自旧石器时代至公元前3100年一万年间的发展种植的地方。瓦吉特一直是下埃及的守护神,后来上下埃及统一后,便与上埃及的秃鹫女神奈赫贝特一起成为埃及的守护神。瓦吉特盘绕太阳的形象名为神圣的毒蛇(Uraeus),是下埃及王冠的象徽。作为守护女神,瓦吉特的形象乃蛇首人身,或单以蛇的形象出现——这蛇通常是当地常见的毒蛇,埃及眼镜蛇——有时她被描述为拥有两个蛇头的女人,有时则是人首蛇身。瓦吉特与古埃及神祇中的塞赫美特有极大关连。塞赫美特是个凶猛的女神,狮首人身,以战士及保护者的姿态出现,此太阳女神的眼睛后来成为了荷鲁斯之眼、拉之眼及火焰之女。帕尔—瓦吉特亦有一所荷鲁斯的圣所,太阳神之子被视为法老。之后的一段长时间,瓦吉特与伊西斯及很多其他神祇有所关连。
與鷹一樣,Wadjet是古埃及重要文化元素。讀者可以自行上網查閱關於Wadjet的更多信息。在這裡補充一點:麦里特塞盖尔(Meretseger),是古埃及神话中的眼镜蛇女神,意思是“喜欢沉默的人”。新王国时期,在底比斯墓地影响力很大。
前面百度百科的介紹中,涉及到三個主要詞彙,它們的音標分別為:詞彙音標Wadjet【?w?d?d??t】Uraeus【ju'ri:s】Buto【buto】
從網上還可以找到很多Wadjet相關的圖片:Wadjet的不同形象拉Ra之目、夏后氏Horus之目
其實,看到這裡,大家已經可以對號入座了。這裡還是要把最關鍵的部分羅列出來。中華古埃及委蛇【waiit】【wuiet】Wadjet【?w?d?d??t】延維【jinwai】【janwi:】Uraeus【ju'ri:s】巴蛇【bato】Buto【buto】蜀【?ud】Wadjet【?d??t】乙【it】Wadjet【?d??t】古埃及中華眼鏡蛇Wadjet委蛇、延維、蜀、巴、巴蛇都是蛇Wadjet有多個形態和稱謂委蛇、延維、蜀、巴、巴蛇下埃及王冠的象徽殆乎霸、伯天下Wadjet蛇首人身、人首蛇身延维人首蛇身Meretseger喜欢沉默的人委蛇惡聞雷車之聲
hekfan:《山海經》文章彙總
巴蛇指的番部族和蛇部族,象指的象部族。番部族和蛇部族属于东夷,象部族属于屈家岭文化和庙底沟文化。巴蛇食象指的番部族、蛇部族与象部族之间的战争。如果理解成巴地的蛇吃了一头大象,那就是望文生义。以现代认知解读《山海经》是一个通病。
“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
在分析这句话之前,我们应该了解一下这句话里的几个概念。
“巴”是什么?
许慎《说文解字》:巴,虫也,或曰食象蛇。许慎在解释“巴”字之前,一定是参考了《山海经》,所以才会有食象蛇一说,“巴”字的本义似乎与蛇无关,更像是长了一双大手的人,这个字在甲骨文中就有出现,“巴”又是一个族群,上古称之为巴人,巴人活动区域大致在现在的重庆、四川、湖南、湖北一带。
“象”是什么?
“象”当然就是大象,上古时期,中国境内普遍存在象,也被驯养过,甚至还有人的名字就叫象,这个人就是舜的弟弟。据说象是舜的同父异母弟,并且多次谋害舜,舜却不计前嫌,把他封到了有庳(有鼻)这个地方,《孟子·万章上》有:“象至不仁,对之有庳”,有庳在今湖南道县北。
儒家的言论总是掺杂着强烈的目的,毕竟舜是儒家所推崇的圣人。
事实上,舜所在的那个时代谈不上分封,如果象真的是舜的弟弟,去远离中原的有庳立国,只能是逃亡或是被发配。
有庳是象之国基本上可作定论,但南迁的原因就不得而知了,明朝王会有诗《过庳亭》云“有庳数千载,人犹说象王。江村存庙貌,野老共蒸尝。傲德应非古,神明今有常。绾符淹旧国,蟾拜几徜徉” ,说明象王在有庳地区的影响是很大的。
”君子“是什么?
商周时期的君子与后世的君子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阶级层面,后者是道德层面。在商周时期,君子是指统治阶级,是贵族,有时候也代指国君,与之对应的是“小人”,也就是被统治阶级。在《山海经》成书时期,“君子”一词还没有道德上的用法,在此应该解释成国君及贵族。
“巴蛇食象”是什么?
《山海经》是依图而作,图就是传说中的《山海图》,已失。
也就是说,作者是看着地图及图上的标记和图案而写的《山海经》,那么作图的人如果要描述一件事情要怎么做呢?
很有可能用绘图来示意了。巴人攻灭象国,是不是就会画成一条蛇吞掉一只象呢?之所以会这么分析,理由是来自后两句:“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
很多人将“君子服之”解读为君子食用巴蛇,这真是吃货的逻辑啊,难道只有君子吃了有用,其他人就无效吗?
在《山海经》里,“服之”有食用和佩戴之义,但这里应该是降服之义。那么“心腹之疾”又是什么意思呢?字面意思是致命疾病,君子吃蛇可治致命的疾病,这个是说不通的,《山海经》里其它地方并未提及“心腹之疾”这种病。《左传·哀公十一年》有:“越在我,心腹之疾也。”
也就是说,春秋时期就用“心腹之疾”来比喻严重隐患了,事实上,心和腹也不是一个部位,在医学上也没有被称之为“心腹之疾”的病症。
整句话的意思是应该是,君子降服了巴人,铲除了严重的隐患。
总结一下:“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讲的应该是一件国家危机之事,因为绘制的是舆图,所以作者是用绘图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表达出来的,画的就是一条大蛇吞食了一只大象,表达的意思应该是巴人攻占了象国,“三岁而出其骨”可能是作者的想象,也可能是三年或是多年之后,君子又打败了巴人,收复了象国,铲除了心腹之患,但象国已经满目疮痍,尸骨累累。这个“君子”有可能是来自中原的势力。
以上是一个不成熟的解释,有些细节还不够准确,敬请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