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经埋头钻研一个问题,忽略了时间的流逝?你是否曾经全情投入到一件事之中,浑然忘我?你是否勤学苦练一项技能后,挥洒自如的完成一项高难度工作?这就是心流。
积极心理学奠基人之一,米哈里.切克森米哈赖,曾担任芝加哥大学心理系主任,现任教于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大学,一直致力于幸福和创造力的研究,提出并发展了“心流”的理论。
《心流》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这个每个人都会关心的问题。他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了心理学始终无法定义的幸福问题,因此《心流》可以说是一本心理科学著作。很多畅销书都是基于心流的研究,比如《幸福的方法》、《思考快与慢》、《少有人走的路》,这些书都是参考了心流的研究成果。
那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呢?
作者通过实证的研究方法对幸福进行了定义,幸福是源自内心的秩序。
首先有一个前提就是幸福是不容易得到的,为什么呢?《少有人走的路》里提到过,因为地球不是为人类设计的。老子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大自然不是为人类专门设计的,大自然绝对不会考虑要不要让人类过得更舒服,人类是在不断的跟自然的斗争中生存下来的。
第二就是人类自己的问题,人类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人类的欲望会随着我们拥有的东西不断的膨胀,这也是幸福难以达到的一个原因。
还有就是人类特别容易缺失内在的秩序。
熵是度量混乱程度的单位,越混乱,越熵增。所有的自发的物理过程都是熵增的过程。只有生命现象例外,是一个反熵的行为,比如光学作用,是把阳光、空气、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作用,变成秩序的营养。
人们在生活中很容易情绪熵增,因此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精神熵”,意思是我们精神的混乱程度和我们人生的痛苦程度是相关的。精神熵是什么?资讯对人们意识中的目标和结构的威胁将导致内心失去秩序,而精神熵的反面就是心流。
心流是如何发现的?作者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他给很多人发了类似BB机的呼叫器。每天不定时的呼叫他们,随机时间的每天呼叫八次,只要你被呼叫,你就记录下此刻的感觉。然后根据你的感受打分,如糟糕、一般、特别好,同时记录此刻自己在做什么。作者下了很长的苦功夫,整整收集了十万份的材料。通过这十万分的材料,他找到了其中一些人在最高峰时期的体验,那个感觉特别好,会有一股洪流带领着我的那种感觉。
这种感受怎么描述呢?比如上学时解一道数学题,非常困难,但是你非常投入的在解着那道题,解着解着时间慢慢的流逝,完全浑然忘我,把这道题解出来了,这种感受就是心流。
而出现这种心流的感受是就是真正的幸福,从生理学和心理学上,都能够验证的真正的幸福。
作者关于心流引用的例子是庄子的《庖丁解牛》,就是庖丁拿着一把刀,区切开那头牛的身体的时候,跟国王解释他的行为的时候说:“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这个“遇”字,就是一股洪流带领的结果,他根本不是拿眼睛看这头牛,而是用自己的全幅身心去感受这头牛,让自己的全幅身心去感受那头牛,让自己的刀和那头牛融为一体,然后快速的切割。
那什么是心流呢?所谓心流,是指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体验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那时的体验就是最优体验。
一个攀岩专家,在攀岩过了一个非常困难的岩石之后那时候,会有一种心里特别激动的感觉,这个感觉就是心流。
“越来越完美的自我控制产生一种痛快的感觉。你不断逼身体发挥所有的极限,直到全身隐隐作痛,然后你会满怀敬畏的回顾自我,回顾你所做的一切,那种佩服的感觉简直无法形容。它带给你一种狂喜,一种自我满足。只要在这种战役中战胜过自己,人生其他战场的挑战也就变得容易多了。”
从攀岩专家的这段话中,可以总结出,心流体验有两个特征,独特性和复杂性。
独特性是指在这个活动当中,体会到了自我的价值,感受到了自己跟别人不一样的那个部分。复杂性是指这个任务不能过于简单,需要一个整合的过程,让你产生了经历挑战的感觉。
心流有什么好处呢?了解了心流你会发现,过程本身就是幸福,而不是赢了一盘棋才获得幸福。而是在那个过程中,在那个浑然忘我、具有掌控力、又有挑战性的过程当中,你就已经得到了人生中最幸福的东西。
同时,当独特性和挑战性结合起来,它就给人生带来成长,一次心流体验过后,人生一定会得到某一个层面上的成长。
心流的关键词是“成长”,怎么理解呢?心流带来一种新发现,一种创造感,把当事人带入新的现实,它促使一个人有更好的表现,使意识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想象一个图表,横轴是我们的技巧,纵轴是面临的挑战,技巧过于应付挑战的时候,做多了会越来越烦;技巧距离挑战难度过大,又会有强烈的焦虑感。焦虑和厌烦之间有一条通道,这条通道就是“心流渠道”,也可以叫做“成长临界点”。找到那个心灵成长的临界点,这时候就有可能把你带入那个心流通道中去。
万维钢先生说,人生要的不是最后终点的结果,而是每时每刻点点滴滴成长的过程。成长不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的手段,成长本身就是目的。
心流从哪里来?54%的心流状况发生在工作当中,18%的心流状况发生在休闲当中。事实上,那些没有质量、纯粹放任的或者是让你精神不断熵增的休闲方式,是无法带来心流体验的。
根据美国近几年青少年和成人日间活动的研究表明,生产类活动带来的专注和心流体验最多,休闲类活动中主动式休闲,比如爱好、运动等,是绝佳的活动,不仅专注和心流体验多,快乐和动机也较高,维持类活动中,驾驶也能让人专注。
心流都有哪些构成要素呢?
第一,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如攀岩、象棋,或者一个复杂的任务。
第二,知行合一,全情投入,所有人无论在做哪一项工作的时候,想要做好,精力应该是集中的。
即使是生产线的工人也是可以拥有的,他虽然每天做着简单的动作,但是他如果追求把动作做到完美,而且非常投入的去提高,也是可以以此为乐的。还有电视上经常演的,开着铲车去开啤酒瓶盖,在完成那个高难度挑战的时候,很容易达到知行合一,全情投入。
第三,明确的目标与及时反馈。医院里有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当有人去问那些外科大夫,是不是愿意转到内科去,收入可能会提高。大量的外科大夫都会拒绝,为什么呢?不是因为外科、内科有高地之分,而是因为外科大夫更容易获得回馈。外科大夫集中精力做完一场手术后,拯救了一个生命的感觉立刻就有了,而内科大夫慢慢开药,什么时候治好、没治好,都说不准。精神科大夫的回馈时间更长,花个几年、十几年的时间陪着一个病人是很常见的事情,所以产生成就感、产生心流的机会就要少。
第四,掌控自如。心流是在完成任务时掌控自如,发挥特别好的那种感受,而不是被那个东西压垮了。就跟打篮球时,投篮特别顺的感觉一样。
第五,浑然忘我。《商业周刊》的创始人金惟纯先生讲过一个故事,有一次自己在吃面,突然感觉“吃进去了”,那一刻自己的味蕾全部打开,然后进入一个不同的世界当中,用他的话讲,自己完全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中,心里很清楚周围发生的事情,知道女儿回来了,也知道有人在说话,但都没法从那个吃面的感觉当中出来,那种感受太美妙了。
第六,时间异常感,就是时间的长短变化了,明明在那待了两个小时,但你感觉就一瞬间的事。
文化是有关的,比如说“工作的悖论”。虽然54%的心流体验是发生在工作当中的,但是很奇怪,当你去问这些人你是不是愿意放下手中的工作去看电视的时候,大多数人会说愿意。这就是“工作的悖论”。为什么会这样呢?明明休闲更无聊。作者的解释是,这就是文化的惯性,尤其是在西方。
在《圣经》中,亚当为什么去干活?因为犯了错,上帝惩罚他,让他不停的干活。所以西方文化中,一直认为,工作就是受苦。反观东方的文化,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东西方对心流的体验可能完全不一样,这是文化的差异。
外界的环境。一个善于寻找心流体验的人就算是在监狱当中,也能够获得这样的高潮体验。俄罗斯有一位国宝级的作家,叫索尔仁尼琴,他写过《古拉格群岛》,这是很有名的反专制题材的小说。他在小说里有一段话,涉及心流的体验,“有时,跟一群绝望的犯人站在一起,周围环伺着荷机关枪叫嚣的警卫,我感到一阵节奏和意向汹涌显现,仿佛把握拖上了半空...这个时候我觉得非常自由而幸福,有的犯人会设法冲破铁丝网逃脱,对我而言,铁丝网根本不存在。犯人的总数并没有减少,但我已经飞到远方去了。”
大致来说,工作令人厌恶的原因有三。其一是工作毫无道理,不仅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甚至还可能有害。其二,工作既枯燥又缺乏变化,日复一日,毫无挑战。其三,工作通常充满压力与挫折,尤其当你难以与深怀期望的上司、否定你贡献的同事融洽相处时,这种挫败感更是伤人。
弗洛伊德说过,快乐的秘诀在于工作与爱。所以工作是人生中最有乐趣的部分,要重新审视我们的工作,学着像玩游戏一样工作。要想让工作产生心流的体验也非易事,一方面要把工作设计好,设定一定的挑战,还取决于工作人看待工作的心态。
高度个人化的职业比较容易给人内在的收获,因为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目标、设定任务难度,生产力及创造力极高的艺术家、企业家、政治家及科学家的工作体验,大多类似狩猎时期的人类,将工作完全融入生活。历史学家约翰.霍普.富兰克林说:“我向来十分认同‘谢天谢地,今天是星期五’这句话,因为对我而言,星期五表示我可以不受干扰,连续工作两天。”
美国桂冠诗人马克.斯特兰德谈到对事业的追求时,将心流阐释的十分明白:“当你沉浸在工作中,你便失去时间感,完全出神,全幅精神都贯注在所做的事情上......当你将某件事情做得十分出色时,你会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
工作固然重要,但他不是生活的全部,要避免成为工作狂。作者访问了许多工作上成就很高的人物,当他们被问及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就时却不在工作。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说:“我想,那就是生了6个小孩儿,将他们抚养长大,在有生之年看着他们成为不讨人厌的人,这就是我真正引以为傲的事。”花旗银行前总裁约翰.里德也表示,他这辈子最好的投资是抛开蒸蒸日上的事业一年,陪孩子共同成长:“就满足感来说,养育子女远比公司赚钱更有收获。”
闲暇是人类最企盼的目标之一,工作是大家心中摆脱不去的恶事,若能放开一切、闲下双手,人们大概能迈向快乐之道了。但事实恰恰相反。20世纪初,心理分析师桑多.费伦茨注意到,他的病人在周日爆发歇斯底里症及忧郁症的概率远高于其他日子,他将这种症状取名为“周日精神病”。大多数人若无目标可寻、无朋友可互动,注意力及动机便会开始消散。一旦心念分散,人往往会钻牛角尖,想些无解的问题,徒增自己的焦虑。
在工作中之余的闲暇时光,是决定一个人生活水平高低的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
“除非一个人能自行控制工作与闲暇,否则注定会感到失望。大多数的工作与休闲活动,尤其是消极接受大众传媒的方式,都不是为使人变得更快乐、更强有力设计的,它们只是某些人赚钱的工具。一方面,如果我们听任它们得逞,它们就会吸干我们的生命精髓,只剩下一副躯壳。另一方面,工作与闲暇正如同人生,可以应我们的需求发挥作用。学会从工作中发掘乐趣,不浪费闲暇的人,会觉得人生越发的有价值。布莱特.比尔写到:‘未来不仅属于受过教育的人,更属于那些善于闲暇的人。’”
生产活动一旦落入陈规俗套、不具有意义时,人们便会用休闲娱乐取而代之,并逐渐增加比重,转而仰赖精密的人造刺激。各地沙滩常见许多冲浪者过着仅够糊口的日子,目的是竭尽所能的追求冲浪板上的心流体验。
很多手机游戏是为了绑住你设计的,让你花更多的时间在上面,包括电视也是这样。当你沉迷在各种游戏中时,实际上你的精神熵是在不断增加的,你并没有变的更加专注,并没有成长。
《深度工作》里讲过,我们要学会把下班之后的那十六个小时当作另一天来看待,因为我们的大脑是不会疲倦的,只要大脑想着不同的问题,它就已经休息了。工作之余又很多能够给我们带来心流体验的东西,美好的文学、美好的诗歌、历史的常识、故事、逻辑学、哲学、科学、生物学等都值得我们去探索。这种探索的感觉会让你充满了力量的美好感觉,这是工作之余的快乐。
主动式休闲有助于个人成长,但过程却不轻松。在科学及艺术成为专业之前,绝大多数的科学研究、诗歌、绘画及乐曲创作都在闲暇时间进行。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著名的基因实验原是他的嗜好;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研磨镜片、试验避雷针,也是基于个人兴趣,而非工作需求;美国诗人艾米丽.迪金森创作无与伦比的诗词,目的也是寻求生活的宁静祥和。
美国青少年的心流体验调研表明,排在前两名的心流活动时体育与游戏和爱好,分别是44%和34%,排在后两位的是看电视和听音乐,分别是13%和15%。然而,费神、困难的心流活动也经常带来焦虑,反倒是后三项被动式休闲活动鲜少令人焦虑,但它们却让人松懈与淡漠。
希腊文“idiot”在英语中是白痴、傻瓜的意思,但其原意是“独居的人”,可见在古希腊的观念中,人若是断绝社群的互动,心智上便会陷入低能。
大多数人害怕孤独,是因为在孤独的时候,维持内在心灵的秩序变得更加困难。人在独处时的心灵状态较脆弱,易产生幻想及非理性的恐惧。
当和别人相处的时候,注意力比较容易集中在某一件事上,精神不容易涣散。但当别人走掉,自己一个人坐在屋子里的时候,开始变得不知所措,因此学习独处是我们在人际关系之乐当中的一个基本功。
如果不能去体会孤独,不能够在孤独中寻找心流体验,可能很难去承受那种需要重压、需要深入思考的事情。
跟一个人面对面的谈话,也可以谈出高潮、谈出心流体验。你真的在倾听对方的话,这是双方的交流能达到那种默契的感觉。在跟别人谈话的时候,不要轻易反驳,不要着急说出自己的建议,只要认真的倾听,他会感受到你对他的重视和尊重,就会找到心流的体验。
若想充分享受人际互动,必须符合两项条件,首先找出自己与别人目标的一致性;其次必须愿意真心关心别人的目标。
贾岛在写诗的时候,到底是“僧敲月下门”,还是“僧推月下门”,然后边想边走,走着走着竟然冲撞到韩愈的马队。他在思考文字的时候,已经完全沉浸在这里面了,那时候肯定进入了心流的体验当中。
牛顿在做实验的时候,一只手拿着鸡蛋,一只手拿着表,由于脑子里一直思考着那个科学问题,竟然把手表放在锅里煮了,另一只手里却拿着鸡蛋在那里不断的掐表。
任何的兴趣爱好,想办法做到专业的水准。不是说只有专业水准的人才能获得心流体验,业余的人也可以,不是结果和水平,而是成长的过程中产生了心流。
在调动你的感官的过程当中,注入心灵,当你的心灵能够投入在这里面的时候,心流的体验就出现了。比如说散步也能心情愉悦,但你在散步的时候设定目标并且控制过程,给自己提出一些小小的要求,要求自己有所进步,并且全过程记录,就会发现散步比过去有趣的多。
舞蹈是天然能够带来心流体验的行为,当一个人能够和音乐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浑然忘我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瑜伽这个词本来的含义是什么呢?叫做结合,就是用人和神结合起来,所以瑜伽是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和心流体验的。
这方面东方远远超越西方,西方只是相信体育运动,只是相信物理行为,而把精神投入看到太轻了。而在东方,太极拳、瑜伽、合气道等等,把意志、精神和身体完美结合。
艺术也能产生心流体验。一个北大的教授所说,去看画展的时候,真正看画展的人,是站在卢浮宫的一幅画前看一天的,他沉浸进去了,这才能获得心流体验。而我们大多人走马观花,拿着手机全部拍了一遍,然后就走了。
最后一个是挫折当中的心流,苦难是人生成长的契机。
《与神对话》的作者是一个中产阶级,当时他的遭遇相当惨。本来有个稳定的工作,收入不错,突然一天发现自己生病了,这个病严重到没法工作,于是失去了工作。丢了工作没多久,妻子受不了他这么糟糕的身体,也跟他离婚了。离婚以后,由于孩子要跟着妻子,房子也判给了妻子,自己开着车净身出户。当他开着车去找自己朋友,到楼上找朋友发现朋友已经搬走了,下楼又发现,车被偷了。原来是一个中产阶级,突然变得一无所有,孑然一身,加上还有病,怎么办呢?
于是他就睡在纽约的公园里面,在纽约公园了徘徊了好几年,成了一个homeless(无家可归的人),也变得特别颓废。有一天他突然意识到,如果我们相信上帝的话,上帝不会做一些不利于我们的安排的,所以上帝安排的一切一定是有道理的,到底是什么道理?上帝安排我突然失去一切,到底是让我干什么呢?在那时候,他开始思考人生,后面写成了《与神对话》,连着出了三本,买了好多册。他一下子又从一个潦倒的流浪汉变成一个畅销书作家,变成一个富人,变成一个精神领袖。这就是从挫折中去成长的一个过程。
Autotelic(自得其乐)是由auto自我与telos目标两个希腊字根组成的。所谓自得其乐的活动,就是指该活动本身就是目的。例如,下棋的目的如果是为了乐趣,那么棋赛本身便是一种自得其乐的体验;如果棋赛是为了赢得金钱,或是为了争得排名,下棋的动就变成外求目标。
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莱纳斯.鲍林于89岁接受访问时表示:我认为自己从未坐下来问,对现在的人生有什么打算?我只是一味向前,做自己想做的事。
发明家弗兰克.奥夫那在81岁高龄时对毛发细胞的生理学研究产生了兴趣,即使事情表面上看起来微不足道,也会抱着谦恭的态度:“我喜欢解决问题,不论是洗碗机坏了、汽车不动了,还是神经的运作原理,我一概都有兴趣。现在,我正和彼得研究毛发细胞的生理现象......真是太有趣了......我才不管这是属于哪一类问题,只要能解决,就有乐趣。解决问题实在是好玩的事,不是吗?这不就是生活中的趣事吗?”
自得其乐者的兴趣不完全是被动式的活冥想式的,他们还具有弄清问题的企图心,最重要的是,这兴趣并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
不管你喜不喜欢,生命都会在宇宙中留下痕迹。人若无法找到比实现自我更伟大、更永恒的目标,就绝对难以拥有真正美好的生活。
对每个人而言,美好生活的最大障碍就是自己,但若学会与自己共存,抗拒需求的诱惑,自我便会成为朋友,并建立充实人生的基石。
心流的核心含义是要能够学会追寻人生的意义。当一个人能够学会不仅仅去追求物质的时候,不仅仅去追求安全感、社会地位的时候,我们的人生就已经开始进化了。这个进化权掌握在我们每个人自己手上,我们可以选择做一个精神的流浪汉,也可以选择做自己的主人。
“热爱命运”是尼采哲学的中心思想,他在讨论如何才能活到极致时,如此写到:
我给伟大开的药方是“热爱命运”,也就是不求相异、不求前进、不求后退,不求永垂不朽......不光是热手无可避免之事......而是要爱它......我想要逐渐学会领悟事情必要性之美,如此方能制造出美丽的事物。
心理学家马斯洛在研究了“自我实心之人(包括创造力十足的艺术家及科学家)”,得出一个结论:充实的巅峰体验来自成长的过程,其中又牵涉自我和环境的融合。这种现象称为“内在需求”与“外在需求”一致,或者“我想要”与“我必须”之间的协调。唯有如此,“你才能自由自在、快快乐乐、全心全意的拥抱自己的志向。你的命运就是自己的选择和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