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隶书八字横幅落款(隶书章法(七),隶书对联的章法解析及落款处理)

zydadmin2023-08-19  717

隶书章法(七),隶书对联的章法解析及落款处理,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书法赏析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隶书章法名家书法作品实例分析第五部分:隶书对联。

对联,俗称对子,也叫楹联,对联是在书写创作中最能应用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幅式,明清以及近现代更是流传下许多以对联形式的书法名品。隶书对联的格式与行书一样,在行书对联中已经详细说过了,我们这儿只简单的介绍一下。对联对联,它主要讲究的是对应,无论文字内容对应,书法形式对应,以及上下联字的大小、粗细、宽窄、长短,甚至书风特点等都要对应一致,使其匀称、呼应,气势连贯。那么对联的尺寸呢,就是一张宣纸竖向对折裁后,即为一幅对联。对联的表现形式也是较为多样化,有四言、五言、六言,甚至七言、八言及多言长联,一般一联为一行,有两行的为龙门对。对联落款大多用穷款,简洁明快。对联落款分单款和双款,单款落在下联处即可,双款可分上下联落,上款落在上联(右联)的右上方,要比正文稍低一个字,不要齐平,下款落在下联(左联)的左中部偏下方,不要低于正文,要留下足够的地方盖印章。

下面选取了二十一位历代隶书名家的对联作品来赏析,由于每个人的欣赏、审美角度不同,自然看法不同。无论这些作品适不适合我们的审美口味,但,这里有一条是肯定的,那就是这么多位前辈们他们精深的功力和丰富的经验以及他们博大的学识,这些是我们不容怀疑的,这些是我们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一、杨岘(1819年—1896年)

杨岘(xiàn),浙江湖州人,近代书法家、诗人、金石学家。精于隶书,在晚清隶书有所成就的书家中,他的隶书最为突出。杨岘精研隶书,于汉碑无所不窥,咸同时期名重一时。以《礼器碑》为宗,得《石门颂》神韵,出以颤笔,矫健瘦劲,体势舒展,疏中求密。其用笔明快爽畅,用墨多求变化,多用淡墨和宿墨创作。大书画家吴昌硕在姑苏结识杨岘,遂即拜杨为师,从其学艺。

杨岘隶书对联作品赏析:

杨岘隶书对联作品

章法分析:杨岘此幅七言隶书联字取横势,舒展开张,波磔鲜明,放得开,收得住,富有特色。在字形结构上,他反汉碑整严密之法,在字形上尽量采取上部紧密重实、下部疏朗开放的处理方法,撇、捺及长竖等笔画更为突出,左、右伸展,波挑飞扬,将汉碑的俊美端庄,通过迅速的运笔和熟练的提按动作,形成另一种草隶的犀利峭拔、活泼飘动、神采焕发的面貌。此联无上款,下款题在下联的中部“藐瓮杨岘”(杨岘,晚号藐翁),干净利落,简洁明快。

作品释文:太乙老仙闲不出,云外高人世得知。

------

二、王遐举(1909年—1995年)。

王遐举,湖北荆州人,现代书法家。书法以隶书和行书著称,隶书笔势开张,行草潇洒豪放。

王遐举隶书对联作品赏析:

王遐举隶书对联作品

章法分析:王遐举先生这一隶书七言联上下联相对,字距较小,顶天立地,四角撑满,气势较大。用笔方劲,力饱气足,整体章法自然和谐,端庄严整。无上款,只落穷款题名“王遐举”。款在下联,位置居中偏下,题名之下盖有一白一朱两方印章“王”和“遐举”。引首朱文印“挥毫落纸如云烟”盖在上联第一字“青”和第二字“萍”之间,稍偏上,这个位置为引首章一个标准的位置。

作品释文:青萍白璧原无价,天马云龙自不群。

------

三、邓石如(1743年—1805年)

邓石如,安徽怀宁人,清代书法、篆刻家。精篆书,通四体,篆书以秦篆、汉碑篆额、魏碑笔意等为体势,参以隶意,古朴浑厚。

邓石如隶书对联作品赏析:

邓石如隶书对联作品

章法分析:邓石如这一隶书七言联字距较大,方圆笔兼用,章法以疏空为特色,字形大小有一定变化。隶书中加入了篆书和魏碑的笔意和笔法,颇具个性。无上款,盖有一方引首印,位置在上联第一字“花“字的右边,以补空白。下款题在下联的中下部,只题名号“完白山人邓石如”,姓名下盖有两方印章“邓石如”和“完白”。

作品释文:花底可传新乐府,柳南人识旧书堂。

------

四、邓散木(1898年—1963年)

邓散木,上海人,现代书画篆刻家。工篆刻,善书法,书工诸体,俊挺敦厚,宽博潇洒。

邓散木隶书对联作品赏析:

邓散木隶书对联作品

章法分析: 邓散木这一隶书八言联用汉简笔意,波磔明显,写意味较浓。上下联用朱砂画有格线,装饰性较强。无有上款,上联上盖有一方腰章,位置在上联的左边中下部“纵”字和“帘”字之间。下款题在下联的左中偏下位置“ 散木拟简札书散木”二字写在一起,别具一格,下款之下盖有两方印章。

作品释文:绘镜月来纵帘对户,碧莆膏沐佩玉辟邪。

------

五、伊秉绶(1754年—1815年)

伊秉绶,福建汀州宁化人,清代书法家。工诗文,善隶书,精行草,绘画、治印皆通。

伊秉绶隶书对联作品赏析:

伊秉绶隶书对联作品

章法分析:伊秉绶的隶书以粗重饱满,朴拙厚实为特点,对联亦不例外。此隶书五言联以正文内容为主,写得宽方重满,气势较大。题款则相对较小,上下款分为三部分,“书为”题在上联的右上部“从来”两字的中间,“升屏二兄雅正”另起行写在上联的左上部,以示尊重。下款题在下联 ,由于内容较多,所以起头较高“嘉庆九年小雪汀州伊秉绶”。姓名下盖有两方印章,引首章盖在上联第一字“从”字的右上部。上联“古意”两字之间盖有一方腰章,以补“古”字下部之空。

作品释文: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

------

六、朱文震(乾隆年间 ?年—?年)

朱文震,山东济南人,清代书法家、篆刻家。工书画篆刻,尤善隶书,师从书画名家康熙第二十一子爱新觉罗·允禧。其对篆、隶研究精深,曾在山东孔庙观遍秦、汉名碑名刻,更是连续数月布毯坐卧于碑刻间倾心观研。

朱文震隶书对联作品赏析:

朱文震隶书对联作品

章法分析:朱文震的这幅隶书七言联字形圆润饱满,波磔明显,上下联两两相对,字距较大,章法疏朗。题款亦有特色,将上款一分为二,“书奉“ ”二字题在上联的右上部,“芝田先生鉴”题在上联的左上部,共同补了“日”字的空隙和弱小。下款较简明,“朱文震”三字题写在下联的左下部。

作品释文:捧日思驰仙掌外,擎天心向凤池中。

------

七、汤涤(1878年—1948年)

汤涤,江苏今常州人,晚年居上海,现代书画家。精绘画,工书法,善隶书,曾在北京任书画导师多年。

汤涤隶书对联作品赏析:

汤涤隶书对联作品

章法分析:汤涤这幅隶书五言联章法形式较为特别,将正文和题款作上下分开布势,互不影响。这样布局,正文的字形便可以写大,充分利用空间,题款放在最下部,作三行处理,和正文的大字相协调。上款题在上联的最下部“植之先生属正”,由右向左写;下款题在下联的最下部“丁已冬,汤涤”,亦由右向左写。印章盖在“汤涤”二字之间,并压住签名。

作品释文:大文祖司马,直节慕史鱼。

------

八、何绍基(1799年—1873年)

何绍基,湖南道州人,清代书法家。通经史,精小学。书法宗北碑,法鲁公,峻拔奇宕,晚年攻篆、隶书,自成一派。

何绍基隶书对联作品赏析:

何绍基隶书对联作品

章法分析:何绍基此隶书七言联字形清逸圆润,笔力厚实,笔法多变,粗细有别,个性突出,为其隶书代表作品。章法空疏爽朗,字距较大,上下联两两相对,上下联头尾四个字皆饱满厚重,以领其势,首尾圆合。题款字较小,以突出正文主体,上款“锡九二兄属”,题在上联右边的中上部;下款“何绍基”题在下联的中部,上下款遥相呼应,姓名之下盖有两枚方形印章。

作品释文:清心始信幽栖乐,穷理方知俗学非。

------

九、吴子复(1889年—1979年)

吴子复,广东四会人,现代书画篆刻家,曾主持“子复画室”,教授书法、绘画。书法工隶书及行草,宗汉碑,师《瘗鹤铭》、《石门铭》等,又精篆刻,出入秦汉。

吴子复隶书对联作品赏析:

吴子复隶书对联作品

章法分析:吴子复先生的隶书七言联法汉隶名碑《石门颂》,得其遒劲飘逸,高浑奇肆之风神,线条虽细,然笔力不弱,开张之势鲜明,气势较大,写意味较浓。章法犹为奇特,以正文主体为主,将款题写在上联的右部,一行到底,而且字较小,颇有特色,与众不同。款的内容较多“汉碑中余特喜厂郙(fǔ)阁与石门,一丰厚肃穆,一高浑奇肆,神品也不易学。丁酉除夕书此似有合处,子复”,姓名下盖有两枚方形印章。

作品释文:卓有清名争丽曰,巍然大节若灵光。

------

十、吴昌硕(1844年—1927年)

吴昌硕,浙江安吉人,近代书画篆刻家,擅长书画篆刻。书法宗石鼓,参以草法,凝练遒劲,气度恢宏。

吴昌硕隶书对联作品赏析:

吴昌硕隶书对联作品

章法分析:吴昌硕先生此隶书四言联,字形大而笔力足,朴厚雄深,苍拙老辣,打破了隶书结字的常规,以纵势取胜,得汉碑高古朴厚之神韵。字距较大,字形稍瘦,但笔力和笔势极饱满。题款分上下联落,上款题在上联的右上部“字集奏铭,笔参石阙”;下款题在下联的中部偏下“吴昌硕,年七十七”。

作品释文:奉爵称寿,雅歌吹笙。

------

十一、来楚生(1903年—1975年)

来楚生,浙江萧山人,现代书画篆刻家。书法宗汉魏晋唐,自成一格。来楚生先生是书、画、印三绝的艺术名家,于书,篆、隶、正、草均熟中求生,刚健婀娜,平正憨辣,气势磅礴,不可名状;而画从书法得来,清新横逸;刻,则运刀如笔,饶有奇致,皆不涉前规,开生面者也。

来楚生隶书对联作品赏析:

来楚生隶书对联作品

章法分析:来楚生此隶书七言#字形秀劲,笔趣较浓,结字奇特,上紧下松,有汉代简书的意味,八分舒展,波磔显明。字距较大,章法疏朗。款作两行,各题在上下联,上联题“毛主席句,周博医师属书”;下联题“壬子新春,初升试笔”。

作品释文:金侯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

十二、杨法(生卒年不详,乾隆1696年?一1748年?)

杨法,江苏江宁(今南京)人,居住于扬州,清代乾隆时书画家。工篆籀及隶书,亦精篆刻。用笔恣肆,落墨沉凝,多有情趣。

杨法隶书对联作品赏析:

杨法隶书对联作品

章法分析:杨法此五言隶书联用笔平直,结字斜侧,字形以纵长取势,颇具现代意味。字距较宽大,章法疏空,具有清新疏爽之韵味。题穷款,用草书。姓名下盖有一方印章。

作品释文:不如来饮酒,可以赋新诗。

------

十三、陈泽秦(1914年一2006年)

陈泽秦,陕西安康人,世居西安,现代书法家。隶书格调高古,意境超远,常以鸡毫书之,别具一格。行书将颜体的雄强茂密、何绍基的波折变化及翁同龢的寓巧于拙,自然和谐地溶为一炉,笔情墨韵极浓,字字独立而又浑然一体,形拙而神秀,笔断而意连。

陈泽秦隶书对联作品赏析:

陈泽秦隶书对联作品

章法分析:陈泽秦先生此隶书五言联融入篆意和草法,颇具写意趣味。用笔奇特,结字随意,章法清新疏朗。用鸡毫书隶,多飞白之笔,趣味生也。题款简明,上联题“己卯夏,书剑南(陆游)诗句”;下款题“八十六翁少默鸡毫”。姓名下盖有白文印“少默之印”(陈泽秦,字少默)—方。

作品释文:种草添书韵,留松老感寒。

------

十四、陈鸿寿(1768年—1822年)

陈鸿寿,浙江杭州人,清代书法、篆刻家。擅行书与隶书,隶书稍带草意,清新自然,行草洒宕流畅,皆自成一体。篆刻上继丁敬等,为“西泠八家”之一。

陈鸿寿隶书对联作品赏析:

陈鸿寿隶书对联作品

章法分析:陈鸿寿此幅隶书五言联别具特色,字形朴拙粗浑,造型方正,以平直粗拙为特色。其中的“贤”字颇有趣味,上部写为“忠臣”二字。落款一改常规,题写在上下联的中间,以突出正文的内容和粗壮朴厚的字形。上款题“云伯吾弟清赏”;下款题“鸿寿”,简单明快。

作品释文:汉室贤良传,周人岂第诗。

------

十五、罗振玉(1866年—1940年)

罗振玉,浙江上虞人,近代学者、书法家。 擅长书法,对甲骨文颇有研究,著有《殷墟书契考释》、《石鼓文考释》等。

罗振玉隶书对联作品赏析:

罗振玉隶书对联作品

章法分析:罗振玉先生此幅八言隶书联行笔遒劲稳实,结字端庄古雅,字距较大,颇显宽疏。题款最具特色,上下联左右两边全题满了款字,作为对正文的补充和说明。题款内容为“予猥以疏贱滥厕,禁林扈驾出都,自惭逾越,屡求引退,直至去冬乃蒙恩许。今得戢影海隅,殆非始愿所及。爰集颜延之、陶徵士诔,魏书宗室传语为楹贴,以寄意,且留示子孙,知我所历诸艰也。己巳冬,松翁记”(罗振玉,晚号松翁)。

作品释文:定迹深栖就成省旷,握蛇骑虎不觉艰难。

------

十六、郑簠(1622年—1694年)

郑簠(fǔ),上元(江苏江宁)人,清初书法家。擅隶书,精行草,工篆刻。隶书得力于《曹全碑》、《史晨碑》,以八分隶书擅名,宗法汉人,间参草法,世人称之为"草隶"。其隶书既有汉隶多姿规整特点,又有飘逸虚灵的新意。

郑簠隶书对联作品赏析:

郑簠隶书对联作品

章法分析:郑簠此幅七言隶书联字形多变,笔画粗细有别,波磔鲜明,巧拙相生。结构较严谨,且具开张之意。章法疏朗,字距稍见宽大。以正文为主,题款则用穷款,题在下联的中下部“谷口郑簠”,明快简洁。

作品释文:昼泥琴声夜泥书,醉闻花气睡闻莺。

------

十七、金农(1687年—1763年)

金农,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书画家。通诗文,精鉴别,书法工隶、楷,以朴厚见长。自创扁笔书体,人称"漆书",为“扬州八怪”之一。

金农隶书对联作品赏析:

金农隶书对联作品

章法分析:农此六言隶书联确实与众不同,即其所谓的“漆书”是也。横粗竖细,就像现代人用排笔写字一样,但味道不同。金农的漆书有变化,多趣味,字形大小、斜正、长短、宽窄皆有变化。如“量”字之长,“乃”字之斜,“仙”字之短,皆随形变化,情趣乃生。由于字形的变化 ,章法也显的得生动自然。题款成左右、上下呼应之势。

作品释文:饮量岂止于醉,雅怀乃游乎仙。

------

十八、胡小石(1888年—1962年)

胡小石,原籍浙江嘉兴,现代学者、书法家。擅长书法,真、草、隶、篆,四体俱佳。

胡小石隶书对联作品赏析:

胡小石隶书对联作品

章法分析:胡小石先生此十言隶书长联颇具特色,形取纵势,顶天立地,以正文为主体。款用少字数穷款,而且所题位置亦较高,写在下联的左上部“沙公”。款下盖有一小一大两方印章。胡小石先生这种章法形式在现代书法创作和展览中比较常见,不管什么书体,若想写十言以上长联,即要采用这种章法形式,以正文为主,将款写小,或藏起来,这样气势亦较大,展示效果也比较好。

作品释文:敬拟灵鹫山尚想洹轨,即是羲皇化获我击壤情。

------

十九、赵之谦(1829年—1884年)

赵之谦,浙江绍兴人,清代书法篆刻家。 篆、隶、行皆工,风神别具。在诗文、书法、绘画、篆刻、碑刻考证诸方面都有独特的风格和成就,篆刻成就尤大。

赵之谦隶书对联作品赏析:

赵之谦隶书对联作品

章法分析:赵之谦此隶书七言联融入了魏碑的笔意和笔法,字取横势,以宽扁见长,八分舒展,波磔鲜明。上下款相呼应,上款题在上联的右上部“孝达四兄太史属书”;下款题在下联的左下部“集东坡诗,之谦”。

作品释文:汉家将军一大佛,劝农使者古大夫。

------

二十、赵铁山(1877年—1945年)

赵铁山,山西太谷人,现代书法家。通经史、懂诗文、长绘画。清宣统间拔贡,曾任吏部录事、农工商部庶务主事,后校勘目录碑版,研习金石书画。先生对书法有独到精深的见解"学古之意,意贵有形,我书之意,意责无形"。其书法名驰三晋,他的人品和作品口碑皆佳,在书法界被称为"华北第一支名笔"美誉。

赵铁山隶书对联作品赏析:

赵铁山隶书对联作品

章法分析:赵铁山此隶书四言联,取横势,得汉隶名碑《石门颂》之笔意。字形较大,占满空间,将款题在下上下联的下部。上款为“清仰先生雅属”;下款为“铁山赵昌燮集句”(赵铁山,名昌燮),上下款皆由外向内写。

作品释文:仃则有典,无党无偏。

------

二十一、简经纶(1888年—1950年)

简经纶,广东番禺人,现代书法家、篆刻家。书法甲骨、金文、汉隶、章草,乃至六朝碑刻,无不精熟。

简经纶隶书对联作品赏析:

简经纶隶书对联作品

章法分析:简经纶此五言隶书联是临摹清代隶书大家伊秉绶的一幅对联,虽为临作,但具有个性,章法颇为奇特。字距较大,空间感极强,章法疏空爽朗,感觉特别宽松舒服。落款用行草书,分别题在上下联。上款为“仿汀州(故人称伊秉绶为"伊汀州")笔意,寄粪翁正之”;下款为“二十六年,简经纶”。

作品释文:道出古人辙,心将静者论。

隶书章法第八部分:隶书题匾的章法解析与欣赏。

题匾,也叫作题署,或称题字等,有横题的,也有竖题的。而题匾作额之举,自古就有之。相传在西汉时期,流传这样一个故事:丞相萧何奉汉高祖刘邦之命给“苍龙”、“白虎”二阙题字,本来萧何是一位精通书法的大家,可以马上题匾,但萧何没有急着去题匾,而是在深思熟虑三月有余,最后书时一挥而就,当时全场观者人山人海,看后齐声喝彩,后来被传为书坛佳话。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尽管作为在书法上很有成就的萧何,但他认为作书犹如作战,写字前就像打仗前要安营扎寨、冲锋上阵同样的重要,都需要稳思细审,揣摩洞察。每个细节,每个环节,以及通篇总的格局,都考虑周详,这样下笔才得心应手,揣摩洞察,成功必倍之。

隶书字体高古朴拙,装饰性较强,所以大多为店堂面铺、书房斋馆、道观寺庙等的题匾。题匾的内容也是十分丰富,题匾的形式更是多样化,篆、隶、楷、行、草各体皆有,风格各异。但不管是哪一种书体,或是横写,或是竖题,都要求字形饱满,简洁明了,既实用又要有美感。题匾的章法形式基本同于横幅,所不同的是匾额注重一字一格,字形且大,饱满端庄,苍劲雄强。

下面我们选取了六位著名书家的隶书题匾,一起来欣赏、研究、学习。

一、伊秉绶(1754年—1815年)

伊秉绶,清代书法家,福建汀州宁化人。精通书法、绘画、治印,工诗文,善隶书及行草书。

章法分析:伊秉绶所题“遂性草堂”四字隶书匾,字形章法皆具个性,与众不同。四个字之间几乎不留空间,加上字形本身比较方正、直挺,所以便有了浑然一体的感觉。款字较多,题在下部,三三两两,错落有致,与上部正文形成对比,增加了活泼生动的特点。款的最后,另起一行,一上一下盖有两方印章。“遂”字的右上方盖有一方引首章。

作品释文:遂性草堂。

------

二、何绍基(1799年—1873年)

何绍基,清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学者,湖南道县人。何绍基博涉群书,书法被誉为清代第一。精通小学、经史。书法凝厚古拙,峻拔奇宕,独具风貌。其篆书及隶书,也自成一派,草书尤佳。

章法分析:何绍基此五字隶书匾,一字一位,大小匀称,第一个字“小”字的笔画较少,所以写得较粗重,以求得整体的协调。此匾横势跨度较大,所以布局上字距处理较为宽疏、统一。题款“雨胪仁兄同年属,绍基题”作两行,一行长,一行短,短的左部一上一下盖有两方印章。

作品释文:小影珠吟馆。

------

三、罗振玉(1866年—1940年)

罗振玉,近代学者、书法家,浙江上虞人。擅长书法,对甲骨文研究精深,并创以甲骨文入书。

章法分析:罗振玉此四字隶书匾字形较方正,字距较大,章法布局宽疏清朗。第一个字“心”字本身笔画较少,字形较扁,和其他三个字不大协调,所以作者有意将上款题写在开头引首处,以补“心”字之弱,使整体协调统一。下款和上款遥相呼应,只题作者的名字“罗振玉”。姓名的左边盖有两方白文印“罗振玉叔言印信长寿”和“松翁居辽后作”。

作品释文:心善渊庐。

四、胡小石(1888年—1962年)

胡小石,现代学者、书法家,浙江嘉兴人。擅长书法,真草隶篆,四体俱佳。

章法分析:胡小石先生此隶书三字匾“白华堂”,隶中有篆,篆中有隶,字形大小有变化,写得开张奇逸,颇具情趣。三个字之间字距较宽,显得极为疏朗,“白”字之圆而小,“华”字之长而斜,“堂”字之方而正,既具个性,又协调统一。款作两行,长短有变化“己卯三月题,付阿柱”。款字的左边盖有两方印章。由于第一个字“白”字的形状圆而小,为了和整体协调统一,在日字右下部盖有一枚方形引首章。

作品释文:白华堂。

------

五、赵之谦(1829年—1884年)

赵之谦,清代书法家、篆刻家,浙江绍兴人。在书法、绘画、诗文、碑刻考证、篆刻诸方面都成就很大。

章法分析:赵之谦此隶书题匾“栗让庵”章法布局比较特别,正文与题款几乎各占一半位置。正文字较小,作八分展放之势,以横势见长;款字较多,内容亦丰富,位置比正文也稍高,主要是对正文的注释和说明,款曰:“客之□室曰栗让,不惟于学有进亦善涉世之方,见者弗□,喜其让也可。撝叔”。签名左边盖有一方印章。

作品释文:栗让庵。

------

六、程潜(1882年—1968年)

程潜,现代书法家,湖南醴陵人,光绪时秀才。工诗词,善书法,作隶书既通古法,又具个性。曾任大总统府陆军总长、国民党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南省政府主席。1949年后,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等职。

章法分析:程潜为民国时期的著名人物,此“人文初祖”四字隶书横匾,作为历史文物遗迹和对轩辕黄帝开创中华文化的赞颂,一直悬挂在黄帝陵庙内的大殿之上。此匾无落款和作者的题名。“人文初祖”四个字师法汉碑,有《石门颂》和《曹全碑》的神韵,笔画变化不大,比较均匀,舒展飘逸之势鲜明。

作品释文:人文初祖。

------

书法作品不是文学内容的简单抄写,而是借助于书法艺术的表现手段去丰富、强化内容要表现的思想感情,给人以视觉上美的感受。如果我们象抄书那样,千篇一律,平抄直写,不去充分发挥它的可变性和表现力,不讲究章法布局的整体美,就会臃肿散乱,漫不成章,或如算子排列,满纸呆相,使人兴味索然,这样就没有起伏动静的势态,也就谈不上节奏和气韵,尽管内容好,单个字也写得不错,但却收不到好的艺术效果。

书法作品,起于点画,系于结字,成于章法。古人对章法很讲究,遗留下来不少章法优美的书法作品,也总结出了不少关于章法布局的经验。《唐人书评》说:“褚遂良书,字里金生,行间玉如润,法则温雅,美丽大方。”道出了褚遂良书法章法典稚、优美的特点。

分布即分行布白之意。分行的方法是斟酌字数的多少,按照内容的要求,针对各个字形的特点,统筹设置。看分几行来写才能重点突出,和谐美观。布白就是从每一个单字点画间的空隙到整篇字与字之间,作“计黑当白”的艺术处理。也就是落笔前要“意在笔先”或“成竹在胸”,运笔落墨时要作疏密、虚实、隐现等全面考虑,使笔墨所到之处的“黑”与笔墨未到之处的“白’, 两者互相生发,彼此映衬,才能有参差变化,既充实饱满,又灵活透气。字与字、行与行之间,要大小适宜,黑白相衬,疏密得当,虚实相安,首尾相接,照应谨严。既舒畅而又有节奏,既富于变化而又浑然一体,达到“穷变态于笔端,合情调于纸上”的艺术效果。

当代书法创作特别重视章法艺术的研究和创新,在章法布局方面产生了新的审美需求和变化。由于书法实用性的逐渐减弱和欣赏价值的断加强,现在的书法家创作意识不断增强,更加注重作品的艺术形式和章法方面的研究及探索,作品的章法形式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当代人除了继承古代书法家所创作和使用的,作为书法章法经典的条幅、中堂、横幅、对联、扇面、手札、题匾、条屏、册页外,并借鉴和运用了现代美术创作的章法形式,充分展现了当代书法家在艺术创作和章法研究方面的时代特点和创新精神。

本次的隶书章法,同样分为九个经典部分(条幅、中堂、横幅、对联、扇面、手札、题匾、条屏、册页),选取了几十位古代及近现代书法名家名家的佳作,将这些书法名家的经典作品进行归纳整理,对其作品的章法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这对书法爱好者及习字者,更有较强的实用性,在综合学习和研究这些经典作品的同时进行临摹和参考,充分吸收和借鉴前贤前人在书法艺术创作和章法布局以及落款用印方面的成功经验,这对书法艺术创作和学习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创造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书法艺术精品。

下面是隶书章法实例分析的第一个部分:隶书中堂。

一、隶书中堂

中堂比条幅宽,比条幅稍短,有时是两个条幅之和。整张三尺、四尺或五尺、六尺宣纸本身就是一幅中堂,最常用的是四尺中堂。中堂和条幅一样,形取纵势,上下伸展,可用以表现较多的文字内容,字多而密,气势宏伟。中堂可单独悬挂,亦可与对联相配。落款在左边另起,时间和署名之间空一个字的位置,稍低于正文(一般低一个字的位置)。署名加印章以不超出正文长度为宜,稍长点反而补了空白,恰到好处。

隶书中堂在书法创作中用得较多,不管是写什么风格的隶书作品,在书法展览和比赛中容易引起人的注意。

马公愚

作者简介:马公愚(1890年一1968年),现代书画家。书法精真、草、隶、篆各体,笔力浑厚,气息淳雅。出版有《书法讲话》、《书法史》等。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等职。

马公愚隶书中堂

章法分析:马公愚这幅隶书中堂作品节临得是汉代隶书精品《张迁碑》的碑阴,将此碑方正朴厚的风格表现得非常突出,而且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整体章法均衡稳定,字距行距疏朗。正文处理为三行半,每行八个字,协调统一。最后一行六个字,余下地方落款。题款较简略“张迁碑阴,公愚”,错开分两行落。姓名之下盖有“马公愚”、“冷翁”一白一朱两方印章。

作品释文:/故安国长韦叔珍钱/五百故吏公逴孟光/从事元雅范考景守/令义世节辅远/

------

王福庵

作者简介:王福庵(1880年一1960年),现代书法篆刻家。书法诸体皆能,古拙雅逸。尤精篆刻,为西怜印社创始人之一。著有《说文部首检异》、《福庵藏印》等。生前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等职。

王福庵隶书中堂

章法分析:王福庵的隶书与他的篆书一样,写得十分精到细致,字形规矩,结构严谨,章法亦很均衡疏朗,以平和静逸取胜。此隶书中堂字多而密,但作者却把握得较好,一字一位,章法不乱。正文处理为六行半,每行写十三个字。最后半行五个字,下面用来题款。款作两行写,字较小“节录刘彦和文心雕龙乐府篇,戊子季秋之月,福厂(庵)王禔”,姓名’下盖有两方印章,起首处亦盖有一枚方形引首章。

作品释文:(略)

------

伊秉缓

作者简介:伊秉缓(1754年一1815年),清代书法家。乾隆间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喜绘画、治印,亦工诗文,善隶书及行草书,愈大愈见其佳,与邓石如并称为大家。著有《留春草堂诗抄》等。

伊秉绶隶书中堂

章法分析:伊秉绶是清代流派隶书的代表人物,书风朴茂厚拙,方正雄强,创作有许多隶书精品。此幅隶书中堂章法独特,字大行密,突出了方正古拙的隶书字形。两行半的正文,极显密,集,每行六个字,款用穷款,压到最底下“韩仁碑,秉绶”,一方印盖在左边,正文开头第一个“有”字的右上方盖有一枚长方形引首章。

作品释文:/有子产君子其/厉清惠以旌如/石讫成表言/

------

吕凤子

作者简介:吕凤子(1885年一1959年),现代书画篆刻家。国画长于人物、山水,尤善写仕女、佛像。书法工多体,朴厚古拙,别具情趣。出版有《吕凤子画集》、《中国画技法研究》、《吕凤子治印集》等。生前为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美协江苏分会筹委会副主任、江苏国画院筹委会主任等职。

吕凤子隶书中堂

章法分析:现代国画家吕凤子先生同时又是一位书法篆刻家,书工篆隶及行草,其行草题款特有韵味,散散漫漫,不拘一格。此幅隶书中堂上追汉隶遗风,以端严朴厚为特色,章法较疏朗,字距大于行距,三行半的正文十分协调,每行八个字,最后一行两个字,给题款留下较多的地方。题款两行,大大小小,错落有致“辛酉年一月十日,□□书来为匡藩索书,凤先生辟山”,款下盖有一方印章。

作品释文:/建德立言,自表高节,/敦纯守素,独遗世荣,/鸿文重东国,雅艺数/南宗。/

------

陆维钊

作者简介:陆维钊(1899年一1980年)现代书画家。书法以非篆非隶、亦篆亦隶之“陆体”称誉艺坛。出版有《书法述要》、《陆维钊书画选》、《陆维钊书法选》。生前为中国书协会员、浙江美术学院教授等职。

陆维钊隶书中堂

章法分析:陆维钊这幅中堂篆隶结合,独具二格,字大而形拙,字距行距拉得特开,将整个纸面占满,显得雄强茂密,气势磅礴。无用题款,只在左边“登”字旁盖一方印章即可,反而觉得主次分明,疏朗奇特。

作品释文:/齐踊跃,/肯登攀。/

------

罗振玉

作者简介:罗振玉(1866年一1940年) ,近代学者、书法家。字擅长书法,对甲骨文颇有研究,著有《殷墟书契考释》、《石鼓文考释》等。

罗振玉隶书中堂

章法分析:这是罗振玉写得一幅临汉隶名碑《 西岳华山庙碑》中堂,既得汉碑高古淳厚之韵味,又不失其秀劲雅逸的个性。整体章法布局以疏朗为基调,字虽较多,但安排合理,布局均匀。字距行距较均等,一字一位,虽无界格,亦显得十分得体。正文处理为四行半,每行十二个字,最后余半行八个字,留下空处,另起行落款。款单题一行字瘦而小“乙丑仲春,松翁节临汉西岳华山庙碑,付阿颐”。姓名下盖有一方圆形印章“罗振玉”。

作品释文:/在汉中叶,建设宇堂。山岳之守,/是秩是望。侯惟安国,兼命斯章。/尊修灵基,肃共坛场。明德惟馨,/神欲其芳。遏禳凶札,揫(jiū)敛吉祥。/岁其有年,民说无疆。/

------

郑簠

作者简介:郑簠(1622年一1694年),清初书法家。以八分隶书擅名,宗法汉人,间参草法,亦能刻印。

郑簠隶书中堂

章法分析:郑簠是清代流派隶书的代表人物,也是较早研习隶书,宗法汉隶,意追高古的重要书家,他的隶书以汉隶为宗,参入草法,具有隶书写意的风格,此隶书中堂为其代表作品,用笔多变,结构自然,章法和谐。正文作四行半处理,每行书十个字,最后半行两个字,剩余部分用来题款。由于地方较大,所以题款的内容便较多,先题内容出处“浣溪沙词”,再题时间和姓名“戊辰八月望后漫书,谷口郑簠”。主次分明,错落有致。

作品释文:/鹜外红销一缕霞,淡黄杨/柳带栖雅。玉人和月折梅/花,笑撚(niǎn)粉香归绣户。半垂/缣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

宫葆诚

作者简介:宫葆诚(1906年一1995年),现代书法家。书法以隶书名世,笔力遒劲,结体严谨,气韵生动。出版有《宫葆诚隶书阿房宫赋》。生前曾为中国书协会员、陕西省书协副主席等职。

宫葆诚隶书中堂

章法分析:宫葆诚这幅隶书中堂用笔朴拙遒劲,结构端严平正,章法疏朗清逸,以平实简古取胜。章法布局以疏为特点,正文占满三行,每行八个字,较为齐整,落款两行,上下错落,较为疏散,一整一散,十分和谐。题款内容为“唐顾况过山农家诗,壬申秋九月,宫葆诚八十有七”,其下盖有两方印章,起首处亦盖有一方印章。

作品释文:/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

赵之谦

作者简介:赵之谦(1829年一1884年), 清代书法篆刻家。书法篆、隶、行皆工,风神别具。在碑刻考证、诗文、书法、绘画、篆刻诸方面都有独特的风格和成就,篆刻成就尤大,为篆刻领域开辟了一个新境界。

赵之谦隶书中堂

章法分析:赵之谦此幅隶书中堂临得是汉代的《刘熊碑》,章法较为密集,字取横势,用笔圆润,字形横扁,参入了北碑的笔法、结构和章法韵味,既有汉碑高古朴厚之风神,又写出了自己的风格特点。三十个字分三行写,布局较为满而齐整,但将款一落后,反觉疏朗错落,主次分明。款题两行,上下错落“酸枣令刘熊碑,范氏天一阁本,鞠棠仁兄大人正临,撝(huī)叔弟赵之谦”,姓名下盖有一方白文印“赵之谦印”。

作品释文:/光武皇帝之玄广陵王之/孙俞乡侯之季子也诞生/照明岐嶷踰绝慎徽五典/

------

桂馥

作者简介:桂馥(1736年一1850年),清代学者、书法家。乾隆间进士,知云南永平县。自幼博涉群书,潜心小学,精通《说文》。工书法,以隶书名重于世。著有《说文义证》等。

桂馥隶书中堂

章法分析:桂馥的隶书古朴厚拙,方正遒健,具有宏大的气势,笔力亦以雄厚高古为特色,在清代书坛别具一格。此隶书中堂字形方正高古,粗细有别,间杂篆书,气势磅礴。章法密中求疏,虽字形粗大重黑,但字距较大,三行半,每行七个字,错落中求疏朗。落款亦处理为一行半,使整体和谐有度“肃然口外史桂馥属于潭西精舍”。

作品释文:/嵇康师心以遣论,/阮藉使气以命诗,/殊声而洽响,异翮(hé)/而同飞。/

------

翁方纲

作者简介:翁方纲(1733年一1818年),清代文学家、金石学家、书法家。官至内阁大学士,书法与刘墉、成亲王、铁保并称“翁刘成铁”。著有《两汉金石记》、《苏斋题跋》、《复初斋诗文集》等。

翁方纲隶书中堂

章法分析:翁方纲是清代著名的学者和书法家,书风秀劲清丽,书卷气较浓。此幅隶书和行书结合中堂,上部是隶书,下部是行书,一整一散,一静一动,章法别致,颇具情趣。上部隶书七行,每行五个字,以平正为主;下部行书六行半,大小错落,长短有别,以活便取胜。落款签名稍小“覃溪翁方纲”。作者签名颇具特色,“方纲”二字紧密相连,与众不同。姓名之下盖有一白一朱两方印章。

作品释文:/汉隶以韩敕/杨震二碑为/最,唐隶以明/皇太山铭、王/仁皎二碑为/最,后惟余忠/宣、党承旨尔。/

------

高时显

作者简介:高时显(1878年一1952年),现代书画篆刻家。清末举人,曾任中华书局编审。以画梅、隶书和治印著名,尤工梅花,有“画到梅花不让人”之句。

高时显隶书中堂

章法分析:高时显此隶书中堂为临汉代名碑《张迁碑》之作,功深力到,用笔方圆兼备,结构端严平正中具有奇崛之变化,章法密满而见爽静,字距大于行距,布局齐整而具生动之势。正文处理为五行半,每行写十个字,字形多,气势宏。落款作两行,字稍小,错落有致。题款为“临汉荡阴令张君表颂,壬午岁阑,高野侯书于梅王阁”。姓名之下盖有一白一朱两方印章,起首处盖有一方引首章,右下部盖有一方压角章。

作品释文:/周公东征,西人怨思。奚斯/赞鲁考父颂殷。前哲遗芳,/有功不书,后无述焉。於是/刊石竖表铭勒万载。三代/以来,虽远犹近。诗云旧国,/其命惟新。/

------

曾熙

作者简介:曾熙(1861年一1930年),近代学者、书法家。擅长书法,光绪进士,曾主讲石鼓书院。书法以汉隶圆笔为本,下涉魏晋,贯通南北,宽博纵逸。

曾熙隶书中堂

章法分析:曾熙的这幅隶书中堂字法、结构及章法皆具有金石情趣,字距大行距小,上下疏朗,左右紧密。字形奇特,有明显的曲直变化和金石韵味。正文处理为四行半,每行书八个字,布局紧凑而和谐,疏密得当,自然随意。最后一行书五个字,余下地方题款。款题为两行,一行写时间“壬戌润五月望日”,另一行署名“曾熙”,姓名之下盖有两方印章。

作品释文:/游乎五都,百货辐凑,/金币充庭,盖富之所,/聚财之蓄,积於以厚/府库,百举皆兴。故曰: / “财足则国富”。/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2345lzwz.cn/read-143240.html
上一篇下一篇
00

New Pos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