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论语)开篇三句话,到底什么意思?

zydadmin2023-08-19  62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开篇这三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也似乎都能听懂其中的意思。最通俗的解读就是:学习并且时时温习,不也让人感到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访,不也让人发自内心的惊喜吗?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生气,能做到这样不就是谦谦君子吗?这种解读通俗易懂,广为大家接受,然而圣人之言果真如此浅显易懂吗?

按照通俗的解读,笔者未免产生诸多疑问。首先,这三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为何这三句话好像并不关联,让人有一种东一榔头西一棒的感觉,第一句话说学习的事,第二句话又说朋友来访的事,第三句话却又扯到人与人之间理不理解的事。前两句话说得兴高彩烈,第三句为什么又突然扯到因不理解而愠怒的事呢?再者,按通俗理解,这三句话虽然经典,但却与事实并不符啊!大家都有体会,人最厌烦不断做重复的事,学习了还要时时温习,这有什么可高兴的?再者,朋友有投合的,也有不投合的,朋友远道而来,有探访的,还有借债的,甚至还有因互不理解而来寻衅滋事的,所以凡朋友来不一定都会发自内心地惊喜的吧?这是人之常情啊!

还有,别人不理解我,无论什么情况下我都不会有半点怒意,难道这才是君子风度吗?事实是孔子自己有时也发怒啊!在孔子见南子这件事上,由于子路的不理解,孔子不是和子路发生了激烈的争辩吗?孔子见鲁昭公僭礼,不亦是怒吼着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厌弃冉求的为官之道,不无愤恨地直言:“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在孔门弟子中,宰予是个年轻的刺儿头,当宰予质疑孔子守孝三年的礼法时,孔子不无愤怒地把宰予挖苦了一番,而当宰予白天睡大觉时,孔子又直接骂他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孔子的发小原壤不求进取,不重礼仪,像个破落户似的,孔子不仅“以杖叩其胫”,而且还骂他“老而不死是为贼”!如此种种,可见圣人也是会发怒的。怒是人的正常情感之一,不是不可发,而是应该适时、适位、适度地发。《中庸》中就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基于以上疑问,子夏故坛认为,《论语》开篇这三句话一定是在特定场合下讲的,适用于特定的语境,只是后人多有误解,否则不会让人产生这么多疑惑。《论语》是孔门弟子对孔子办学和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故事以及孔子传道授业解惑时言论的记述。子夏故坛认为,《论语》开篇三句话应该是孔子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提纲,这也正是这三句话被置于篇首的真正原因。在隆重的开学典礼上,孔子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首先是阐述了学习的宗旨,那就是学以致用;接着对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表示了热烈的欢迎,“钟鼓乐之”是一种崇高的礼仪,用来表达热烈的欢迎;然后勉励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培养君子之德,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都要团结友爱,互相尊重,互相宽容,互相帮助。下面我们就详细地解读一下这三句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在现代汉语中,学习是一个词,而在古文中,“学”和“习”是两个不同意义的词。古文中的“学”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学习,而古文中的“习”是实践的意思。“习”的本义是雏鸟扇动翅膀试飞,引申而泛指实践、实习。“说”通“悦”是对的,意思是轻松、愉悦。这句话指出,学习的宗旨是学以致用,只有把学到的东西用于实践,一边学习,一边实践,那才是一种快乐。学无所用,那学习就是一种负担,怎么会快乐呢?学习无用的东西还要反复温习,那更是一种折磨和痛苦!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把学到的知识适时地应用到实践中,这是多么令人愉悦的事啊!教育的宗旨是学以致用,这是永远不会变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在古文中,“朋”和“友”的意思是有区别的。“朋”的字形是系在一起的两串货贝,故“朋”的本义是货币单位。古以贝壳为货币,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由于“朋”是两串等价的货贝系在一起,故引申指具有共同利益而结合在一起的人。“友”的字形是握在一起的两只手,表示人与人之间志趣相投,关系亲密,有共同的志趣和爱好。又古代“同门曰朋,同志曰友”,也就是说,古代兴办私学,师从于同门的人称为“朋”,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同学;而不论师从何门,以志趣相投,关系密切的人称为“友”。本文所谓的“朋”特指师从孔门的众弟子。

这里的“乐”不是读lè,也不是快乐的意思,而是读yuè,礼乐的乐。“乐”的字形是架子上盛列有乐器,代指音乐。《说文解字》释曰:“乐,五声八音总名。”古代实行礼乐制度,所谓礼,是指各级贵族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称,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严格贵族阶层的等级制度的。礼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除了有关政刑的各种制度之外,还有吉、凶、军、宾、嘉五礼,即有关祭祀、丧葬、军旅、朝觐盟会和婚冠喜庆等的各种典礼仪式。配合这些典礼仪式,还要具体与之相应的舞乐,这就是乐。这些礼乐制度,广泛地应用于政治和社会的各个方面,既能使各级贵族恪守各自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又能体现当时的时代文明,仪式感十足,所以很受当时人们的重视,对后世的影响也很深远。

《豫卦·象辞》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这里的“作乐”就是指古君王专门制作特定的舞乐,用在祭祀先祖的典礼仪式上。在各种典礼仪式上,音乐是最感染力的因素,自古以来一直为大家所重视。《小雅·鹿鸣》云:“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首诗描写了主人宴请宾朋时热情好客和诚挚欢迎的心情。东汉末年曹操作《短歌行》,就引用了该诗首章的这两句,表达了求贤若渴的心境。《诗经·关雎》中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这样的句子,可见君子求偶,用的也是音乐,用高雅的音乐来表达对心仪女子的渴求,在这里,音乐代表我的心。

孔子兴办私学,广招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那么在开学典礼仪式上,也一定会以舞乐来表达对新同学的热烈欢迎,故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孔门新弟子们从四面八方远道而来求学,难道不应该以隆重的舞乐仪式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吗?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十分激动和喜悦的心情,也表达了孔子“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热切心情,同时也说明了孔子是十分重视礼乐的。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但他十分崇尚周礼,其志亦在恢复周礼,他称赞周礼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子夏故坛认为,这句是孔子表明自己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和对弟子学习态度的要求。《论语·述而》中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意思就是:除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两点,我还能有什么呢!这句话首先表明了孔子自己的治学态度和教学态度。孔子曾教诲子路说:“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就是:仲由啊,我教你的东西你真懂了吗?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不要不懂装懂、浮躁虚荣),只有这样才是智慧的人。

新同学来到这里,本身就是来求知的,“不知”是很正常的,无所不知就没必要来这里学习了。孔子崇尚严谨的治学态度,反对一知半解、虚荣浮躁的学风,要求弟子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踏踏实实地治学,虚心地请教。所以孔子首先就亮明自己的教学态度,那就是弟子有不懂的地方很正常,弟子无论多么不敏,他也是不会生气的,他会不厌其烦地教导之;反之,如果弟子不懂装懂、不求甚解,虚荣浮躁,那样孔子才会生气。弟子们虚心好学,老师诲人不倦,这样的学风才是君子之风,故而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就是说,人有所不知是很正常的,(只要不懂就问,无论多么不敏)为师者也不会因烦而怒,这样的师生关系,不是有一种君子之风在里面吗?弟子勤学好问,不懂就问,坦荡如君子;师者诲人不倦,耐心教导,不更是君子乎?

(本文约3200字。子夏故坛原创,不妥之处,敬请指教)

2023年07月29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2345lzwz.cn/read-143314.html
上一篇下一篇
00

New Pos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