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两句是是什么意思?

zydadmin2023-08-19  70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这是《论语》学而篇的第九章。

终,指丧礼。我们应该谨慎地对待人的死亡,尤其是对待亲人的死亡。远,指的是祖先,去追忆我们的先人。曾子说,这样做能使老百姓的风俗道德日趋厚重和淳朴。

在对待死亡的态度上,儒释道三家有不同的做法。心性上,三家差别不大,但对待死亡这件事情上,儒家几乎没有说类似于灵魂、意识的东西,儒家更重视当下的生活,以“不知生,焉知死”的态度指导人们如何过好今生的生活、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佛家从生老病死生命的轮回现象中教导人们去发现生命的真谛,以亲证心性的空且光明的本质,而了悟生死之道。道家则是在导引呼吸间传授长生久视之道,让我们的躯体活得好、活得久。儒家通过对先人的追忆、慎重处理丧事等礼制,教化活着的人们怀德以安仁,出发点更偏向于经世致用。儒家在葬礼部分确实有别于佛和道,因为死亡这一事件代表一段关系告一段落,但却并不是关系的结束,通过慎终追远,缅怀前人的温情,而让万物一体之仁在生者之中继续延续。

这样的传承延续是有种力量的。孔子讲:“丧,与其易也,宁戚。”,儒家重视葬礼并不是形式,而是内心对这个人的感情、感受、哀思,忆念亡者的种种付出、对我们的帮助和温情。

为什么这样做民德会归厚呢?因为通过对先祖真诚地哀思,会让人内心充满感恩之心,能教化人心向善。人终有一死,对先人的代代相续的温情的忆念,将这样的感情推而广之,对生命也会常怀感恩和敬意。同时,内心对死亡这件事情的重视,也是能教化人心的,从而与仁的本体相应,让人心能归于厚重和淳朴。儒家着眼于人伦纲常,对亲人的慎终追远,就像纽带一样,把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世世代代传递下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2345lzwz.cn/read-143323.html
上一篇下一篇
00

New Pos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