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三大法师解答 明心见性是什么意思?

zydadmin2023-08-24  65

↑↑关注回复“听课”免费听课《哲学100问》5期

明心见性是什么意思?

明心见性是什么意思?

明心见性,乃大彻大悟也,屏弃世俗一切杂念,彻悟因杂念而迷失了的本性(佛性)。即明本心,见不生不灭的本性。明心是发现自己的真心;见性是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是禅宗悟道的境界。

01.

明心见性的意思

——圣严法师

所谓”明心见性”,就是以智慧的心,来明白烦恼的心。烦恼和智慧是相对的,智慧即菩提,有了智慧,烦恼自然消失,便能见到空性;也就是除去众生之无明习性,便见清净的佛性。

有些人有烦恼时,并不知道那是烦恼。就像是一个喝醉酒的人,已经醉醺醺不省人事,尚不知自己已经喝醉,还觉得头脑很清楚,一直要等到酒醒时,才知道自己曾经喝醉过。我记得在我小时候尚未出家时,偷喝家中自酿的酒,甜甜的酒,越喝越好喝,喝着、喝着,结果醉倒在酒缸边,到了酒醒时,才知道酒醉的滋味真不好受,从此以后,再也不敢喝酒了。

烦恼心很重的人,不但不会知道自己有烦恼,而且也不承认自己有烦恼。例如:有位年轻人,正在单恋着一个女孩,并且爱她爱得神魂颠倒,当我说他烦恼很重时,他还不承认,认为那只是爱而不是烦恼。请问,这种爱跟烦恼又有什么区别呢?

曾经有位母亲当她的儿子过世时,非常痛苦,我劝她要想开,人死不能复生,不要再为死去的儿子烦恼时,她说:”师父,我只是没办法接受儿子已经去世的事实,其实我一点都没有烦恼!”

以上这两个例子就是说明,很多人已经在痛苦之中,还不认为那种痛苦就是烦恼。

禅宗所讲的智慧,并不是一般知识性的智慧,而是离了烦恼心的一种境界。因此,有烦恼时不知道有烦恼是正常的,有智慧的人,不认为自己有智慧也是正常的。那么,或许有人要问:烦恼和智慧的差异又在那里呢?这两者当然是完全不同的,烦恼是在痛苦之中,不知道那就是烦恼;智慧却是在非常自在的情况下,没有用心去分别什么叫作自在或不自在。

明心的”心”究竟是什么?明心有两层意思:第一是还没有明的烦恼心,需要用智慧去照亮它。第二是已经照亮的智慧心。

那么,见性的”性”又是什么呢?一种是由后天习惯的熏习,而渐渐形成的,例如:有些人有骂人、喝酒、赌钱、吸毒、偷窃、邪淫、诈骗等的不良习惯,他们并非天性如此,而是后天养成的,经过环境不断的熏习,变成了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就称为”习性”。中国有句古话:”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就是说,一直待在臭或香的环境中,已经被熏习得不知道那是臭还是香,直到离开那里之后,才会感觉到那个地方原来是什么味道。

另外有一些人的习性是无法解释的。我有一位担任高级官员的在家弟子,他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位已得到博士学位,并在大学里担任教授,还有一位高中毕业后,情愿做流浪汉也不肯继续升学。

他来问我:”师父,这两个儿子都是我生的,为什么一个那么优秀,另外一个变成流浪汉?实在是让我丢尽了脸!”

我说:”这大概是从小养成的习性吧!”

他说:”同样的家庭以同样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差别呢?”

我说:”也许这是遗传吧?”

他很无奈的说:”我及我太太,还有我们的父母亲,都没有这种情形啊!”

那么,这究竟是从那里来的呢?

这可以说是我们从无量世以来熏习而养成的习惯,是一生一生所染上的习性,就像西方人熏起士,中国人熏豆干一样;而我们的习性也是如此,被某种情况影响久了,自然就跟那种情况相应,这就是习性。

习性的本身就是”空性”,当智慧出现时,烦恼心自然就会不见,也许坏的习性可能还在,但是已经清楚知道习性的本身是没有的。这样的观念,可以鼓励我们,烦恼只是一种习性,本来没有,将来也没有。

但是,一下子要完全除去烦恼,连习性都不再有,即使是明心见性的人,也是相当不容易的。因此,明心见性之后,可能有些习性尚未显现,但仍随时随地要警觉到习性仍在,这样,习性自然就会越来越淡,终至完全改过,变成一个彻底清净、光明的心。

有位家境很好的年轻人,由于吸毒,他的太太要跟他离婚,同时也被家人赶了出来,变成一个无家可归的人,在这期间他又进出监狱好几次,有一次他刚从牢里出来,便来看我,并说:”师父,我很想戒毒,可是别人不让我戒!”

我问他:”这是什么意思呢?”

他说:”因为不论是否认识或不认识的人,都会拿毒品给我,还说请我试试看,不用付钱,他们怎么会知道我喜欢这个东西呢?”

这真是很奇怪的事,好象他长得就是吸毒的样子,贩毒的人或行家一看到他,就会主动将毒品送给他。因此,当习性一旦染上后,就会有那种特别的气质及味道,让有相同习惯的人一眼就看得出来。

知道有习性、有烦恼,表示已经知道有问题,并且会慢慢离开它、断除它,到最后只有空性,没有习性,这才是纯粹的智慧,才是大彻大悟的”明心见性”。

02.

明心见性的意思

——济群法师

明心见性,超越了凡夫的认识层面。也就是说,不应以常规思维去理解。禅宗有这样一个公案:六祖惠能向五祖求法后就离开了。五祖弟子中有个慧明,是将军出身,觉得六祖尚是白衣,怎么有资格将祖师衣钵拿走呢?他很不服气,就去追赶。追上后,六祖将衣钵放在石头上。但衣钵是祖师传下的,不是谁想拿就能拿得动的。慧明拿不走衣钵,顿感自己鲁莽,就请惠能大师出来:「我是为求法而来,不是为衣钵而来。」六祖说:「既是为求法而来,那我就给你说法!不思善,不思恶,哪一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慧明闻言即刻开悟。

禅宗所说的「本来面目」,就是明心见性所见的「性」,即一念未生前的生命状态。通常,我们都处在思维状态中,一念接著一念。当思维尚未形成,念头尚未产生时,心是甚么状态?禅宗所要追寻的,就是心的源头。

《六祖坛经》是禅宗最为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汉传佛教中唯一被尊为「经」的祖师著述。全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等地所说之法,由门人记录、汇总并流传于世。

禅宗是汉传佛教的八大宗派之一,曾盛极一时并流传至今。太虚大师说过: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可见其特殊地位。由此延伸的禅意、禅心、禅茶一味等词,也广为教内外人士所熟知。或许人们未必能说出这些词的真正内涵,但都知道它代表了一种意境,一种精神高度。

从修行意义上说,《坛经》开显的方法,能使我们以最快速度开启内在智慧,亲见本来面目。换言之,这是一条修行捷径,故称顿教,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

那么,顿教何以能化繁为简?又该如何认识顿教法门的特殊性?比如开悟、成佛,究竟向何处开启,又靠甚么成就?这就需要知道,佛法修行的重点不在别处,而是在我们的心。开悟固然不离自心,成佛也要靠心体证。因为成佛不是成就外在的甚么,不是职称,不是地位,不是功夫,而是对诸法实相的究竟通达,对一切众生的平等慈悲。所以,禅宗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心的法门,是从内心入手,完成生命的觉醒和解脱。

学佛,首先要认清这样一个重心,明确这样一个目的。从本质来说,佛法是简单而非複杂的,是直接而非迂迴的。只是由于众生的根机千差万别,佛陀才会因病与药,开示种种法门,演说诸般经教。但他所做的这一切,不是为了建立一套庞大的哲学体系,而是从不同的契入点,引导我们将目光转向内心,转向这个和我们生死相随但又始终面目模糊的心,进而看见心的本来。

佛法认为,心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妄心,一是真心。所谓妄心,即充满颠倒妄想的心,是迷失本心后由无明演变的种种妄识。所谓真心,即心的真相,心的本质。

在佛教典籍中,阿含、唯识等经论侧重从妄心阐述,以此构建修行法门。其中,阿含经典主要讲到前六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属于我们能意识到的部分。而唯识学进一步讲到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这是属于潜意识的部分。

我们之所以成为凡夫,正是因为这种潜在自我意识的作用。末那识的特点是执阿赖耶识的见分为我,由此形成对自我的错误认定。我们现在的人格就是建立在这种误解之上,进而发展出贪嗔痴等种种烦恼。一旦改变染污的末那识,即可转染成淨,转识成智。

唯识还告诉我们,在妄识系统中,除心王外,还有各种心理活动,即心所。每个心所的形成,都有各自的特徵、规律和条件。唯有了解凡夫心的运作规律,才能从根本上动摇它,解决它。心理学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是从妄心入手。可以说,这是一条常规路线,是立足于现有心行採取的对治手段。

此外,佛教还有一部分经典立足于真心的修行。所谓真心,又称佛性、如来藏等,是每个众生本自具足的觉悟本性,禅宗称之为「本来面目」。这正是佛陀在菩提树下悟到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无明妄想不能证得。《涅槃经》、《如来藏经》、《胜鬘经》等经典,就是围绕这一思想展开。

不论立足于妄心还是真心,目的都是帮助我们看清自己的心──了解妄心的目的,是为了解除妄心;了解真心的目的,是为了体认真心。

03.

明心见性的意思

——大愿法师

什么是明心见性?明白地悟到妄心不可得,息下妄心,彻见真性,这是明心见性。悟后起修才是真修,我们现在有没有真修?真修是什么?见道位以上是真修,悟后起修,然后亲证佛性。没有悟以前的修虽然是必要,但还是盲修。就好像我们打扫一个千年的暗室,一个黑暗的房子里面没有光明,你去打扫,里面很多东西,你一定会到处碰撞,就会撞得鼻青脸肿。你勉强去打扫,比喻什么?比喻我们没有真正地见道,没有真正地了解这个真心修行,你去修什么法门都只是压住烦恼。

所以我们要先开灯,一间房子很黑,要先把灯打开,开了灯之后,哦,房子里面什么情况,了解了它杂乱的情况以后才能够知道怎么去清扫。修心也是这样,我们见性就好像开灯,见性以后消除习气才能够逐步地彻证本觉的佛性。

那开灯以前怎么样?你首先要摸到开关,此《大佛顶首楞严经》就是开关,要大开圆解,依教依法修持,息妄显真,顿悟自性,然后绵绵密密地去保任,在一切境界之中去修心。

文章来源@致良知书院

文章仅用于分享交流不作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人生智慧好书

《星云禅话》

540 故事启迪人生丨中华书局出品

《到处是路》

《随心自在》

《养深积厚》

《活的快乐》

《百味具足》

原价180元

折后:119元 / 5本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2345lzwz.cn/read-145384.html
上一篇下一篇
00

New Pos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