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三国堪称无解的阳谋,姜维以己为饵设局,不论成败,钟会邓艾必死

zydadmin2023-08-24  62

文|胡一舸

编辑|胡一舸

三国时代,英雄辈出,各方谋士都是“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留下无数令后人叹服的计谋。

提起三国的有谋略之人,我们往往会想到“算无遗策”的诸葛孔明,想到“智谋无双”的周瑜,还有“谨慎筹谋”的郭嘉。

但许多人都忽略了姜维姜伯约,他除了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大将军之外,在诸葛亮的培养之下,也拥有着一般人所不能企及的智谋。

在蜀汉危亡之际,姜维几乎就要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于既倒。如若成功,历史或许就将是另一个故事。

按照正史中记载,姜维应是主动投降诸葛亮的。

《三国志·姜维传》中记载,时值诸葛亮进军祁山,当地诸县纷纷揭竿响应。

天水郡太守一看形势不妙,立刻疑心病大起,怀疑起身边的人来。

姜维正在其中。

于是,天水郡太守连夜逃走,将姜维等人抛下。

等姜维意识到不对,追赶至上邽城门下,就见那城门紧闭,无论姜维他们如何请求吆喝,太守都没有要给他们开门的意思。

无奈之下,姜维他们只能原路返回冀县,不料迎接他们的还是“闭门羹”。

到了这个地步,姜维他们已然没有了太多选择,便有了“维等乃俱诣诸葛亮。”

而《三国演义》中,则增添了许多情节,诸葛亮使计攻得安定与南安,到了天水,碰到了劲敌姜维。

姜维识破了诸葛亮的计谋,大败赵云。

之后诸葛亮到达天水时,也遭到了姜维的攻击。

诸葛亮继续用计,他先从天水退兵,却暗地里去攻打冀城,马遵便派去姜维等人去守城。

诸葛亮找来一个同姜维各方面相仿的人装扮成假姜维,于夜晚时分攻打天水关东城。致使马遵对姜维起疑心,同姜维反目成仇。

随后诸葛亮又再加弃粮夺城一计,但也没有因此收复姜维。

姜维备受猜忌,马遵怀疑他为叛徒更是冲他放箭,姜维无可奈何,仰天长叹,两眼泪流,拔马望长安而走。

不过,即便委身该境地,他也未尝想过请降。

他的忠义之心被马遵等人轻易践踏与无视,姜维之后的投身蜀汉,实际亦是无奈之举。

后来,姜维遭张翼的追赶,王平与张苞引几人也纷纷加入蜀军,姜维只能硬着头皮作战,默认在劫难逃,却还是吊着一口气一路东行,最后筋疲力竭,被关兴的兵再次围攻。

姜维自认命数,持宝剑欲要割颈自尽。

忽然听到前方传来一阵熟稔的声音,他抬眼一望,原来是自己的母亲。

姜维看到母亲,激动地立马扑上前去,抱着母亲流泣。

姜维的母亲劝其跟随诸葛亮施展抱负,而姜维仍旧谨记马遵之恩情。

母亲柴氏则劝告他日后见其人可留些情分,但他还是要走向正道。

姜维早年丧父,其父姜冏时在镇压羌族中的去世,他与母亲一并生活,彼此相依为命。

他对母亲之言虽有顾忌,却还是选择了归顺诸葛亮。

诸葛亮也于此时现身,摇扇对着众人言语:“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所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意足矣。”

可见,姜维在未加入蜀汉阵营之前,就受到诸葛亮的另眼看待。

自此,姜维便归属于诸葛亮门下,走上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他的人生也开启了别样的篇章。

被纳入诸葛亮的阵营后,姜维十分得到诸葛亮的器重。

诸葛亮评姜维有胆谋且忠勤,并非头脑简单的武将,而是知识与信义兼并的真正的儒将。

郤正评其:

“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

公元249年,魏国的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杀害大量的魏国宗室,导致曹魏的政权落入到司马氏手中。

姜维感知到魏国动乱,便趁机想要出兵,但费祎却不予多兵,使得蜀汉失去攻打的良机。

公元253年,姜维成为蜀军的统帅,他对魏国展开连续性的进攻。

公元254年,狄道县令李简想要投靠姜维,姜维趁机攻下数地。洮西大战的胜利,提高了姜维的地位,使其从之前的卫将军晋职卫大将军。

诸葛亮进军北伐,奈何出师未捷身先死。

实际上,在诸葛亮去世前几年,姜维未被付以重任,主要任务是练兵。后来才被诸葛亮逐渐称道,是谓凉州上士。

建兴十二年,丞相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姜维才担起北伐大业,继承诸葛亮的遗志,以报知遇之恩。

姜维率军击退司马懿,后被封为平襄侯。

延熙十年,姜维又升为卫将军。

获得军权后,为了弥补兵力,姜维调整了汉中的军事策略。史称“敛兵聚谷”。

这个政策也为之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由于多地军队分流防守,导致后来钟会邓艾进攻时,无法及时调兵支援。

姜维是积极的主战派,但他数次北伐,却屡战屡败。

他不听从身侧廖化和张翼两位将军的建议,固执己见,一意孤行。

于公元253至255年间共发动了三次进攻,魏国邓艾认为姜维会发动第四次进攻。

果不其然,之后姜维的举动印证了邓艾的猜测。

第四次攻战,姜维再次战败,这时蜀汉阵营中的人也对姜维产生不满。

公元二五七年,魏国的诸葛诞叛乱。

姜维又看中了此时机,率兵攻打秦川。

当时的蜀国在三国中并不具优势,缺乏攻打战略。再加上数年攻打,百姓和兵队都已吃不消。这次机会又被错失。

姜维长期征战,朝堂上的刘禅却无所作为,亲近佞臣黄皓。

董厥、诸葛瞻难以控制黄皓,只有姜维可以镇住局面,因而姜维必定成为黄皓的眼中钉肉中刺。

姜维与黄皓之间势必要展开一场以刘禅为中心的权力的明争暗夺。

姜维得知黄皓之用心,便奏明刘禅,希望皇帝将黄皓处死。

但是刘禅却不以为然。

这其实也可以理解,刘禅虽坐帝位,但实际权力受限,他需要通过宦官与大将军之间的权力制衡,来维护自己的地位。

姜维多次北伐虽然鲜有胜利,但是还是令司马昭十分头大。

司马昭分析局势,认为伐蜀之策可行。

当时邓艾并不提倡,但还是无法改变司马昭的决定。

钟会则十分支持伐蜀,响应获得了司马昭的认可,终于,魏国开始主动对蜀国发起攻击。

景耀六年,姜维听闻钟会正于关中治兵,便劝告刘禅能够派出张翼和廖化两位将军去守护阳安关和阴平桥。

但是刘禅听信黄皓的谗言,认为魏军不会前来攻打。

后来魏军真的前来讨伐,廖化去沓中晚来一步。

姜维一边受到邓艾的影响,无奈退守阴平,钟会接着攻击,蒋舒直接投降。

姜维同廖化只能弃掉阴平,后寄希望于剑阁。

钟会想要说服姜维投靠他,然而姜维不为所动。

姜维的军事能力极强,在剑阁于钟会的军队交战,不断退逼钟会。

当时,钟会已经有了撤退之心,然而这时的邓艾巧合地为他制造了新的机会,

邓艾的趁机攻蜀,致使刘禅急不可耐,赶忙召开朝廷会议,商量如何是好,但是当堂已无良臣。

刘禅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最后,刘禅决定率领众人投降,张绍带着御玺准备前往邓艾的营中。

皇帝都投降了,战争还有打下去的必要吗?

姜维本在与钟会交战,却接到了刘禅的诏令。

听闻消息,姜维简直怒火中烧,他早就提醒过刘禅,而刘禅却宁可听信佞臣之言,当江山社稷为儿戏。

他拼了命地为保住先皇的基业,继承孔明的抱负,其忠义之心,日月可昭。

奈何奈何!刘禅竟然率军投降,将汉家基业于疏忽间毁于一旦。

无奈之下,姜维只能与廖化、张翼几人投降。身躯虽臣服,但是姜维满心在蜀汉。

姜维不投别人,偏偏投了有意造反起兵的司马懿手下偏将钟会。

钟会甚是器重姜维,姜维也顺水推舟,趁机同钟会拉近了关系。

钟会将姜维视作心腹,还给他了印号节盖,然而,钟会一片真心还是付之东流。

因姜维不过是假意亲近,他的真正用意,是恢复蜀汉的大业。

于是,姜维步步为营,先是有意挑拨钟会与朝堂之间的关系。

姜维再了解不过钟会的个性了,知晓他心高气傲,便有意侃言,认为其功高过主,继而推使钟会去杀害司马昭。

如果按照他的计划,待钟会杀了司马昭,自然也不会放过和他有嫌隙的邓艾。

到时,钟姜就能形成曹操司马懿一般的组合,不过以姜维的智谋,钟会必然玩不过,大汉三朝传世指日可待。

姜维的计划在被钟会步步践行着,他不时地添油加醋,怂恿着钟会反叛,进而占据益州。

钟会嘴上还是抗拒,但是心里自有算盘,尽管如此,他对姜维还是信得过的。

于是,他将第一个下手的对象投在邓艾身上。

邓艾在伐蜀之战,可谓是立下头等大功。

奈何历史总是拥有自己发展的独特规律,司马昭之心,尽人皆知,功高于主便意味着危险濒临。

邓艾对蜀国并没有采取残忍的杀戮,反而对其进行安抚。

而且,邓艾还擅自封刘禅为骠骑将军,并有意继续攻打东吴。

这一连串的举措不得不引起司马昭的怀疑。

司马昭以为邓艾欲意谋反,对其极为警惕,却不料真正想要谋反的是钟会。

钟会和邓艾在司马昭决定伐蜀之前就已经结下了梁子。

邓艾伐蜀成功之后,仍不掩盖锋芒,肆意行为,司马昭必定会对他抱以警惕之心,奈何邓艾并不知意,反而上书自辩。

钟会便趁机作祟,模仿钟会的字迹,指意此书信是钟会和卫瓘来往的书信。不仅如此,钟会还改了司马昭写给邓艾的信。

司马昭必定要抓回邓艾。

但实际上司马昭疑心病极重,同时也提防着钟会,毕竟钟会手下的势力不可小觑。

他派去卫瓘监视钟会,于是钟会谋反之事败露。

姜维却还不死心,抓住机会怂恿钟会去杀害魏国将领,想着之后自己再找机会杀掉钟会。

结果被胡烈利用传言,导致钟会被围攻。而姜维也因此深陷重围,将自己坑了一把。并直接命丧于此。

姜维毙命之后,钟会也随即倒地。

至于邓艾则被卫瓘反咬一口,利用田续将邓艾杀害。

后来魏军仍不肯放过姜维的家人,将其全家杀害。但是仍有余脉,姜氏的香火仍在世代延续。

南北朝时,姜维得以追封为开明王。

古人于姜维的评价,多称赞其忠心不二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勇无畏的军事才干。

姜维是蜀国的上将,也是三国时期的悲情人物。

他的“一计害三贤”,以一己之命,使魏国两位大将同其陪葬。

姜维对于汉家基业的维护,贯穿生命之始终。

历史总是以如椽巨笔勾勒吊诡的故事,三国中的人物,无论是姜维,还是诸葛亮等人,都透露出一种悲情的宿命论,即个人再强也无法与命运天意抗争,委实令人唏嘘不已。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2345lzwz.cn/read-145469.html
上一篇下一篇
00

New Pos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