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上古汉语里的“有穷国”、“有熊国”,现代汉语里的“有明一代”、“有清一代”,其中的“有”是什么意思?

zydadmin2023-08-25  95

是一个什么意义的前缀吗?“有清一代”,“有明一代”的说法是上古遗存吗?

在以前我也觉得这事扑朔迷离,然后觉得各家从语法种种上的分析,不无道理。直到最近,我开始觉得完全有可能就是我们后人想多了。

一、从女娲氏说起。《世本·氏姓篇》:“女氏:天皇封弟娲于汝水之阳,后为天子,因称女皇。其后为女氏。”

《世本》是先秦文献,但由于散失,经过了汉代和清代的多次整理。但这里记录的“女娲”和我们民间认为的“女性形象的神”完全不符合!!

这里的“女”是地名,也就是“汝”,其后人以女(汝)为氏。女娲,是男的,人家由于封地在“汝水(现河南汝州一带,也在嵩山-洛阳周围),所以称作“女娲”。而后世,望文生义,觉得“女”嘛,必然是女的,所以臆造出来女性的形象。

在先秦文献里,“女汝”不分(也就是不但通假,而且可能就是谐音)。这样的记录太多了,只说大家耳熟能详的:“彤管有炜,说怿女美”。所以这个“女”字就简简单单的是个地理名词而已,是我们后人想的太多,还给他臆造出来一个女性的形象。

根据记录,在女娲时期,我国先民发明了给吹管类乐器来定音的“定音器”,叫做“都良管”。《世本·帝系篇》:“女娲命娥陵氏制‘都良管’,以一天下之音。又命圣氏为‘斑管’,合日月星辰,名曰《充乐》。乐既成,天下幽微无不得理。

无独有偶,在汝州考古曾经发现过距今7000~8000年的文物“骨笛定音器”。有兴趣的可以去汝州博物馆参观。

二、疑问:那么有娲氏怎么来的?《史记·三皇本纪》说“炎帝神农氏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妃”。

那么问题来了,“女娲”是“女(汝)水 旁的 娲“,那么”有娲氏“为什么不能是同一个套路?偏偏非得是”某某语法现象、某某词头、某某指示代词” 那么复杂?难道不能是” 有水 旁的娲“?

三、有x国、有x氏 都和谁相关?

我们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看看这些“有x氏,有x国”出现的时候,都是什么范围。

最著名的当属“有夏”,在先秦文献里指的是夏朝/夏族。有熊国,是黄帝之国,我们都知道。其他的还有:《国语·晋语》说“少典氏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 《夏本纪》:“昔鲧纳有莘氏女生禹。”《孟子》:“伊尹耕于有莘之野。”昔有穷后羿恃其善射,不思患难,以至于毙。《左传·昭公四年》:“夏桀为有仍之会,有缗叛之。”《夏训》有之曰:'有穷后羿。'”公曰:“后羿何如?”对曰:“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

我们可见,凡是“有x”出现的时候,一般都摆脱不了这几个派系:1、黄帝炎帝兄弟。2、夏朝。3、商朝初期。

其中,我们现在从考古和文献上推断:

黄帝之国,有熊国,在郑洛一带,核心在新郑。

夏朝的初期在嵩山附近,比如王城岗遗址,阳城遗址,后期在洛阳偃师二里头,在嵩山北麓。

商朝初期的活动范围也在郑洛一代,二里头--偃师商城附近也是其活动核心地区。

而其他的有穷、有仍、有过、有莘、有缗,我们虽然不知道在哪里,但是有蟜氏和黄帝一家是姻亲,应该也在附近。有仍、有莘、有缗和有夏来往频繁甚至是姻亲,也应该在附近。其他的地理位置,大家就莫衷一是了。

四、疑问:有“有”这条河吗?

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洧水”,这条大河在上古很有名,大概苟活到中古,后来就消失了。唐宋《广韵》的记载:洧,水名。在郑。汉代《说文》的记载:洧,水出颍川阳城山,东南入颍。

汉-唐的记录,说这条水发源在颍川郡(郑国境内)的阳城山,按照现在的嵩山登封附近,也就是现在的阳城遗址附近为发源地。

汉代在东南某处,汇入颍河(具体位置不详)。但我们知道这条河最起码向东能流到开封境内,至今开封有“洧川”地名。无独有偶,洧川 也从古以来,有黄帝的传说。洧川,因处于洧水下游的一片平川地带而得名。洧川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洧川由洧水穿境而过,古称黄帝之墟,轩辕近郊。

从图上看,大概的位置是这样的:

结论:在有熊、有夏 的范围内,的确有“有”这条河,并且和“有熊”“有夏”来往频繁的部族也有“有”的冠名,所以,“有”极有可能就是“洧”,指的就是“洧水流域的x国、x氏”,和“女娲”是“女水流域的娲”一个道理。可见“有 字辈“的族群,源头上最开始都有可能和”有水“有关。当然后面不管如何迁徙,都还用最初始的名字,他们的源头都是黄帝、夏商的发源地——郑洛地区。并且,“有水”的范围,反向更加印证了当前推断的“有夏”(夏朝)、“有熊”的活动范围的可靠性。

补充一下同志们:有人问为什么“有x氏”在河北也有分布?答案是河北上古时期也有一条“洧河”。山海经里有记载的。

《山海经·北山经》 绣山,其上有玉、青碧,其木多栒,其草多芍药、芎藭。洧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有鱯、黾。

这个河北的洧水,大概在河北邯郸--石家庄一带。并且向东注入黄河。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2345lzwz.cn/read-145861.html
上一篇下一篇
00

New Pos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