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丛林中的专门术语“出坡”

zydadmin2023-09-02  92

出坡是农作或清扫在丛林中的专门术语,旧制也叫作“普请”。当时禅宗的寺院是在山间,每天是到山上耕作,所以叫作“出坡”。每一个人都应该出坡,上从一寺之主的方丈和尚,下及所有的常住大众乃至沙弥、行者,全体出动,没有例外,故称为“普请”。丛林出坡,自百丈禅师以来,便被列为每日的功课,代代相传不息。

出坡,住持和尚,须躬先领头,为人表率。如百丈语录云:“师,凡作务执劳必先于众,众皆不忍,密收作具。而请息之。师云:吾无德,争合劳于人,师即遍求作具不获,而亦忘食,故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言。”百丈怀海禅师一生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八个字作为自己的人生信念,直到八十多岁时还和僧众一起劳动。有一天,大师身体不好,在准备出坡时,寺主把他平日用的镰刀和锄具藏起来,好让他找不着农具,就在家休息调养。大师遍寻工具不着,只好歇息,但却什么都不吃,而兀自进入坐禅三昧。百丈禅师能被崇为一代巨匠,破原始僧伽不务生产,而立下自力更生的风范。由此,可见他伟大人格的感召力了。丛林每有劳动,便由僧值师宣布,无论上下,都须一起参加劳动。

于禅林从事作务劳役时,普请大众,上下合力,称为普请。据《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二载,此制于唐代即行于各地:当收获蔓菁萝卜时,院中上座等尽出拣叶;如库房无柴时,院中僧等尽出担柴。盖此制原系倡导农禅,凡耕作摘茶等作务皆以普请为之。后世普请仅限于轻微劳动,如四月佛诞摘花、六月晒藏、晒荐,平时园中摘菜、溪边搬柴及节前寺舍扫除等,皆偶一为之而已。又建造房屋,亦称普请,以需多数人之协力劳作之故。

佛教中还有一则公案是描述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第四代传人赵州禅师关于出坡的开示——

一位青年僧侣请教赵州禅师:“弟子刚入佛门,恳请禅师慈悲教导,引领契悟禅道。”赵州禅师问:“吃过饭了没有?”青年僧侣回答:“用过了!”“既然吃过饭,那去洗碗吧!”赵州禅师说。过了一会儿,青年僧回来说:“碗已洗净了。”赵州禅师又道:“去扫一扫地吧!”青年僧侣忍不住了,问道:“难道参禅学道,除了洗碗、扫地以外,就没有别的了吗?”赵州禅师回答道:“除了洗碗、扫地以外,还有什么叫作禅法?”

出坡的意义

出坡,具多重意义。概括有二——

一者,从利他中完成自利。藉由各种事务,服务利益大众,扩大心量,培养慈悲与智慧,亦能学习各项技能,所谓“菩萨从五明处学”;亦体会禅定心性之理,于动静之间磨炼,如六祖大师说:“不离自性,即是福田。”诸多禅宗开悟的祖师,皆是在挑柴运水中保任心性,累积福德资粮,待时节因缘至,出而大化众生。因此,出坡不仅是修福,更是成就道业的契机。

二者,维系佛法,普利群生。大众上下合力、分工合作,团结一心,共同为弘扬佛法而贡献心力,因和合而力量大,使来道场的善信一见到庄严清净的环境就心生欢喜。此即度众之法,使众生对佛法起信,更种下清净善种子于八识田,将来必有果熟之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2345lzwz.cn/read-150704.html
上一篇下一篇
00

New Pos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