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皇帝是我国古代的"一把手",那辅佐他治理天下的宰相自然就是二把手了。不过,在近年来的许多影视剧或文学作品当中,"宰相"和"丞相"时常被混为一谈,似乎它们含义相同,就如同"皇帝"和"帝王"一样只是字面上有一点点差异一般。
那么,宰相和丞相意思到底一不一样,如果一样,为什么有时人们说宰相而有时说丞相,如果不一样,那它们之间的区别又在哪里呢?
其实,我国历史上丞相和宰相称谓的演变确实有些复杂,大体来说,丞相是一个具体的官名,而宰相则是一种身份的通称。
要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我们还得具体分析这两种称谓。
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宰相"这个名称就已经出现了,从字义上看,"宰"代表着主宰,有管理之意,而"相"则是"相礼之人",有着辅佐的含义,将这两个字连在一起,就是辅佐君主管理的意思。
"宰"在商朝时就已经作为官名被使用了,不过当时的宰只不过是一种负责管理的祭祀、家务和奴隶等事务的小官,就如同如今的"管家"一般。对于"家天下"时代的帝王来说,宰相辅佐治理天下,也确实可以看作类似于管家一般的角色。
至于"相"得到使用,则是春秋时期,像管仲就被齐桓公封为齐国相,当时,不少君主都会选拔贤能之人当自己国家的相,这其实和宰相已经非常接近和类似了。
至于宰与相的正式相遇,最早是被记载于《韩非子》。书中写道:"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将必起於卒伍。"这番话是在说,明智的君主在选拔官员时,负责处理**务者一定是从地方上寻找,而将领则一定要从部队中选拔。这是在批判当时诸侯任用官员时重视血缘而忽视才干、经验的社会风气。
《韩非子》中,宰相还只是对辅佐朝**的重要官员们的泛称,而在那之后,宰相就逐渐成为了对最高行**长官的通称。
《史记》中就写道:"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填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按照司马迁的说法,宰相的职责便是辅佐君王治理国家,具体来说,他们需要监督君王遵守规律,还得处理外交、民生、官员任免调度等方面的事务。
如同上文所说,宰相并非一个固定的官名,而是对所有君王以下最高行**长官的通称,所以不管是丞相、相国、相邦还是之后名目繁杂的尚书令、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机大臣等等,只要是当时国家的二把手,就能够被称之为宰相。
唯一的例外是,辽国曾经直接将宰相作为正式官名使用,这在中国历史上非常特殊。
说完宰相,我们再来看看丞相。和覆盖面极广、适用性极高的宰相相比,我国古代的丞相寿命就显得很短了。
秦武王二年(前309),樗里疾、甘茂两位大臣被分别封为左、右丞相,这被认为是丞相的最早出现。根据出土的秦国文物我们可以发现,当时秦国是相邦、丞相并存的,且前者权力大于后者。
在《史记》当中,有着魏、燕等国也设立了丞相的记载,但具体情况人们并不清楚。总之,担任相邦的吕不韦被免职后,秦国不再有人担任相邦,而丞相则被保留,并在秦国统一后成为了最高行**长官。到秦二世时,还曾经短暂设立过中丞相,但他的统治太过短暂,这一制度很快就随着秦国的灭亡而被废除。
汉朝大体沿袭了秦朝的制度,左、右丞相也被保留了下来。不过,汉高祖刘邦在他们之上设置了相国,而汉朝的第一任相国就是有着"兵仙"之称的韩信。汉朝的最后一任相国是吕后的侄子吕产,在他之后,西汉便一直以丞相为最高长官。
汉哀帝元寿二年(前1),丞相被改为了大司徒,这一改就直到建安十三年(208)才被枭雄曹操短暂恢复。
此后的千余年里,丞相一职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只在蜀汉、东晋、唐玄宗、宋孝宗时有过短时间的恢复。到了元朝,蒙元统治者在中书省设置了丞相,而这一制度最初也被明太祖朱元璋所沿袭。
不过,因为不满相权对君权的限制和掌握权力过大带来的威胁,朱元璋选择了将丞相胡惟庸处死并永久废除了丞相制度,从此以后,丞相就消失在了历史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