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仁慈付出代价的悲剧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不时会想起那些极端仁慈的人,他们总是心地善良、无私奉献,为他人的利益付出了全部。然而,他们却接下来遭遇着悲惨的命运——别人越来越不把他们当回事,在被遭遇困难时,无人顾及这些本该得到爱护的人。事实上,曾经有人说过:“对别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这不仅令人深感痛心,也提醒着我们,在极端仁慈的时候,我们也应当警惕。
一些委屈的事例
这种现象不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也常常出现着那些刀子嘴豆腐心的仁慈者,他们总是在帮助别人之时,未必会得到真正的回报。举个例子,一位工作敬业的员工,总是为公司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可是当他意外病倒的时候,公司却毫不犹豫地裁员了他。就像这样,被人利用或背叛的情况,不分国界、职位、岁数、性别,在我们的成长和工作中,将时刻存在。
仁慈从何而来?
仁慈,它是我们人类内在的一种情感。因此,很多人都自然而然地会表现出仁慈——无偿地帮助别人,宽容地对待错误。正因为这一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与别人产生联系,也更有可能展示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慈善的困境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仁慈的道德价值和它所蕴含的社会保障却悄然改变了色调。被分配到达底哪些人B助,达底哪些人被引导,结果有些B助可能并不真正需要,有些被引导人则没有走上更好的人生路程。随着这些问题的出现,一些慈善机构自发地出现,试图解决这些难点。但是,这样的解决方案未必会将所有B 助的诉求一一满足,有时甚至反而会引起更多问题。
渐进式仁慈
确保不被看成容易操纵的人,就不要单纯追求“慈善”。倒不如试图探索更加灵活的利用慈悲、仁慈等情感资源,尤其是支配于一个人的渐进式仁慈。我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从小的地方做起,在贵人门前为别人腾出一把椅子,帮助路人找到他的目的地,或是指出别人的错误,避免让他们一错再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自身的优势和能力,切实为他人上好一堂仁慈的课程。
最后的总结
对别人的仁慈是很好的,但是我们不能是无条件的。我们需要保护自己,同时也要关爱他人。摆脱让自己成为他人牺牲品的局面,我们需要看到事情的两面性,同时要把握自己的疑问。如果你在对别人付出时,已经感受到了成长和进步,那么我就说:你已经走上了正确的道路,但需要时刻小心跌入道路的泥泞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