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灯火的诗句(描写灯火的古诗句)

zydadmin2024-03-25  103

灯火映红门

明月清风,屋昏灯火。这是多少人儿女家园的日常习惯,也是多少古人文化奠基的根基。古代的生活中,灯火是必不可少的,不仅可以解决照明问题,还可以防盗、煮饭等。在古代人们的诗词歌赋中,灯火也是一个常见的主题。

烛影摇红

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中就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描述的是一个很简陋的住所,但是因为诗人本身高尚的品德,自然而然的就会有学士门弟子来拜访他,伴随而来的便是灯火闪烁的光芒。

烛光照夜

在古诗中,烛光照夜更是被多次提到的。比如唐代杜甫的《赠卫八处士》中有“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烛琴寂历弦声绝,画阁朝眠思悄没。

点亮百家灯火

古代灯火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一种社交媒介。在古代,灯会时期便是“集会友之.chu2才,赏灯得之乐”的重要场合。如,元末明初,南京城内涌现出不少灯市,各种造型精美的彩灯,架在街头很多。人们约定好一天晚上,一起出来看灯,诗人柳永《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除却巫山不是楚,终究思悠河畔秋。雁来音信无凭据,路遇逢迎总是毛。昨夜长安无限事,可怜乡曲旧宾饶。坐看东篱菊千树,几重篱落本无花。九十龙钟动地来,绿蟾啸月震空杯。欲把相如逐燕去,惟恐琼楼玉宇高。斸草芊绵深院里,送杨柳岸天涯。”描述的便是一个热闹非凡的景象,大街上点着各种各样的彩灯,恣情欣赏,畅快无比。

最后的总结

从唐代到元代,从刘禹锡到柳永,灯火在古代诗词中扮演着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或是抒发出了文化人的孤独,或是描绘出了城市的热闹。灯火蕴含的文化意义和生活情趣,不仅仅体现在古代,现代社会中的灯火也承载着多姿多彩的文化内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形态,值得我们去深刻品味。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2345lzwz.cn/read-252173.html
上一篇下一篇
00

New Pos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