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已至,秋凉渐深,白露凝滞,丛菊萎腰。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气温已降至一定程度,露水开始凝结成霜。诗人们用诗句来描绘这一节气的景象,让我们一起欣赏吧。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秋浦歌》。寒露到来,树叶因为露水的凝结而变得凄凉,诗人把这一景象通过悲凉的句子深刻描写出来。
北风吹动了高空的云层,南方的天空被一片片黄色的云朵遮盖,如黄沙一样。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中关于寒露的描写。
这组诗句出自宋代苏轼的《夜泊牛渚怀古》。寒露到来,天空中的露水开始凝结成霜花,而清晨时的寒气更加浓烈,远处篱墙上的炊烟袅袅升起,彰显出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常态。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金陵晚望》用镜头记录下一个落花归根的桥段。寒露使得露水变成了霜,霜表现出了生命体的痛苦,而落花则承载了生命意志的渴望和坚定。
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中有“秋来九月,野人割稻,庐山北秋,洛阳南渡,都门秋色,过雨秋声,故国寒凝,衣裳单薄”的描写。这句诗则是注重于自然胜景,两阶段的静谧使得秋意已经骤然来临。
这组诗句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寒夜思田家》。寒露导致的温度下降使得树叶纷纷飘落,季节逐渐转入冬天。夜晚的深沉和孤寂,更加彰显了这种季节的暗淡。
晋代王褒的《乘马歌》用委蛇的形象来表现出寒露的寒冷、湿漉和悲凉。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是关于白居易的前一首诗的回应。诗句中寒露初冷一词描绘了这一节气的特征,“黄叶转飞舞”则告诉我们已经进入秋天的深处。
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用“鹅飞”来表现寒露以后的季节变化,说明鸟类也察觉到气温变化开始南迁。横笛寒寒、道边柳则揭示了季节在自然界的时序悄然转移。
诗人高启的这首《四季杂咏》描绘了四季的鲜明对比,寒露作为秋季的节点自然也不会被遗漏。墨蝶飞舞则在天高云淡的秋季特别有代表性。
寒露这一节气,表示南方的秋凉日渐到来。诗人杜牧的这首《秋夜寄邢员外》中将江城写成了一副画,而对面的青山表现出秋季的阳光和凉爽。
诗人范成大的这句诗,揭示了寒露的气息下,牵牛花的艳美和荷叶的沉静。荷叶秋生,揭示出了秋天这一季节的重要性。
寒露这个节气,天气渐凉,生活节奏开始减缓,各种植物和生物也开始做繁殖的准备。诗人们对这一节气进行精细的描写,总能够让我们通过诗句带领着深入到秋的气息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幻和生命的存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