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摘抄:爱情的绚烂与凄美
《牡丹亭》是元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他用深刻而逼真的情感刻画了一段真挚而凄美的爱情故事。以下是精选的牡丹亭摘抄,展示了爱情的绚烂与凄美。
“她眼角含泪递牡丹,含情凝睇赞佳人。”
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柳氏向张生递送牡丹时的情形,展现出柳氏的内心情感。在古代文化中,牡丹象征着富丽堂皇、芳香四溢、美丽绝伦,而柳氏是以牡丹传递自己的情感,传递向张生一份爱的情感。同时,这句话也代表了凄美的爱情。柳氏向张生递送的牡丹预示了两人之间感情的开始,但最终两人却没有能够在一起,从而镜映出生离死别的悲剧。
“若非绣幕缘来伴,谁信轮台旧恨生。”
这句话是唐婉芳发出的感慨,在意境上遥相呼应了上一句。唐婉芳向柳氏吐露心声,表示若不是和柳氏相逢在牡丹亭,她不可能相信轮台旧恨的事情真的会发生。这句话表达了唐婉芳对自己的遭遇的无奈,也展现了她对爱情的执着,对牡丹亭这个地方的神秘、浪漫和神奇的感悟。
“重重叠叠上楼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切切教人憔悴夜,望望更无人水空。”
这句话描述了张生对柳氏的思恋之情,表达了他对爱情的执着和对美好未来的畅想。这段话将张生与柳氏所居住的楼阁、门户、景物,与他们之间纠缠不清的情感深情融合,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人生自古谁无死。”
这句话出自囚犯妓女的歌中,具有极其深刻的哲理意味。她为自己的人生注入了一种无奈和绝望的情感。这种人生的无常和变幻对爱情中的两个人来说也是同样适用的。因为生命短暂,他们还未能够真正享受到彼此的陪伴,就不期而遇的被拆散,故而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更珍视那短暂的相遇与相知。
“忽听庭前啼晓鸟,散看枯树结秋痕。此时此际难再得,当初只说是人间。”
这句话以寓言的形式表现出“美中不足”的真实性和深刻性。散看枯树结出的秋痕,庭前啼晓鸟传来的声响,寄托着张生对柳氏的思念之情。如此美好的情感和相遇,既令人欣喜,也让人感慨万千,更让人懊悔不尽。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夜泊秦淮近。”
这句话原本是关汉卿的《天净沙·秋思》,在《牡丹亭》中被引用,表现了张生放下一切世俗琐事,单纯追求对柳氏的爱情。这个场面是对人类高尚精神力量的极度赞扬,同时也展示了爱情在人生之中的重要性。
“长向长安慢慢归,碧云天里夜吹笛!”
这句话是杜秀才唱出的心声,表达了他对柳氏的千百次思念。这句话的意境依然是显得凄美,但也体现出杜秀才的乐观精神,他并没有完全放弃对柳氏的追求。此时“碧云天里夜吹笛”,既预示着杜秀才的孤独和思念,也抒发出他内心的悲壮与坚定。
最后的总结
《牡丹亭》可谓是中国古典爱情故事的代表之作,其中的每一个情感细节都是浓缩的爱情之剂。汤显祖有着鲜明的思想,感性而不失理性,将浪漫的爱情融入到身世与时代的复杂和矛盾之中。他用朴素的语言讲述了爱情的起伏和命运中的挣扎,用细腻的情感描绘出爱情的绚丽和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