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古诗词时,学生们一定要在小学养成随时随地积累、记忆古诗词的习惯,等到积累了足够多的古诗词名句,语文成绩提高自然水到渠成,语言水平也会随着提高!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小学语文考试总复习古诗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考试总复习古诗词1
【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古诗今译】
竹林外桃花刚刚绽放了两三枝,江水暖鸭子最先感受春天气息。蒌蒿已满地而芦苇刚长出嫩芽,这正是河豚要沿潮水而上之时。
【名句赏析】
——“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是一首著名的题画诗。作者因为懂画、会画,所以他能紧紧抓住惠崇这幅《春江晓景》的画题画意,仅用桃花初放、江暖鸭嬉、芦芽短嫩等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早春江景的优美画境。尤其令人叫绝的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句,他把画家没法画出来的水温冷暖,描绘得如此富有情趣、美妙传神!此外,他的高妙还表现在幽默的想象上,他能看到画外,以画上并没有的“河豚欲上”,来点染初春的气息,深化画中的意境。如果说惠崇的画是“画中有诗”的话,那么这首诗便是“诗中有画”了。难怪它能作为一首人人喜爱的名诗而传诵至今!
【作者背景】
见《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惠崇:北宋早期僧人,苏轼的朋友。能诗善画,尤其喜画鹅、雁等禽鸟与河湖等水景,《春江晓景》是他的名作。
晓:一作“晚”。
蒌蒿:一种野草,多生在河滩,春天开白色小花,茎可以吃。
芦芽:芦苇嫩芽。
河豚:一种味道鲜美而有毒的鱼,加工处理后可食用。
小学语文考试总复习古诗词2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古诗今译】
横看是蜿蜒山岭侧看是险峻高峰,远近高低看过去千姿百态不相同。之所以不能认识庐山的真实面目,只因为身处在这层峦叠嶂深山中。
【名句赏析】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元丰七年(1084)春末夏初,苏轼畅游庐山十余日,被庐山雄奇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因此,他挥毫写下十余首赞美庐山的诗,这是其中的一首。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中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这两句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哲理,并成为人们广为传诵的警句。
【作者背景】
见《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西林:即庐山乾明寺。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我国名山之一。
横看:从正面看。
识:知道。
缘:由于,因为。
小学语文考试总复习古诗词3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古诗今译】
水波闪动晴天时景色迷人,山峦迷茫烟雨中也显得神奇。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无论淡妆浓妆她总是美丽。
【名句赏析】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在杭州做官,陶醉于江南山水,写了大量的山水诗。这是其中最为人所传颂称绝的一首。作者先写实,西湖晴天,日照湖水,水映日光,碧波荡漾,一片浩然天边、开阔艳丽的水乡景象,令人心旷神怡。西湖雨天,烟雨缭绕,山色如蒙薄纱,风姿绰约,更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奇景。在这两种不同的景观中,作者分别突出写水与山,把西湖山水的独特之美展现在我们眼前。最后,诗人笔锋一转,把西湖与美女西施联系在一起,将西湖在不同的天气所呈现出的奇美与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神韵相提并论,出人意料,而又极其贴切生动。全诗语浅意明,给人以朴实平易之感。
【作者背景】
见《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湖:杭州西湖。
潋滟:水波游动的样子。
方好:才显得美丽。
空濛:烟雨茫茫的样子。
亦:也。
奇:指景色奇妙。
欲:想要。
西子:西施,春秋末期越国人,中国传说中的绝代美女。
淡妆浓抹:梳妆打扮或者淡雅或者艳丽。
小学语文考试总复习古诗词4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古诗今译】
三万里黄河东流入大海,五千仞华山高耸接青天。铁蹄下遗民欲哭已无泪,盼望官军收失地又一年。
【名句赏析】
——“家祭无忘告乃翁。”
作者2岁时,北宋被金灭亡,所以他从小立志要杀敌报国,后来更是多次亲赴前线。这首诗写于1192年,他已退居在山阴家中,而北方领土仍在金人统治下。深秋的早晨,他推篱笆院门,迎面
凉 风
吹来,更增添了他的痛苦悲愤。虽然已是68岁的老人,而且身处贫困,但他仍念念不忘沦陷区内的大好河山,以及金人奴役下的北方人民——他们哭干了眼泪,望眼欲穿地盼望南宋军队早日解救他们,却一年又一年地白白等待。对此,作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两句诗苍劲悲凉,充分表现出诗人悲愤不已,念念不忘国事的心情。
【作者背景】
见《示儿》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篱:篱笆,用竹子、树枝等编成的围墙。
河:黄河。
仞:古代长度单位,七尺或八尺为一仞。五千仞,形容山非常高。
岳:指西岳华山。
摩:触摸。
遗民:指沦陷在金人占领地区的宋朝百姓。
胡尘:胡(金)人兵马践踏扬起的尘土。
王师:指南宋军队。
小学语文考试总复习古诗词5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古诗今译】
我知道人死后万事皆空,只悲叹看不到九州统一。大宋军队收复中原之日,家祭时别忘了告我亡灵。
【名句赏析】
——“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是南宋宁宗嘉定二年(1210)除夕前夜,作者临终前留下来的最后一首绝笔诗。从他两岁时北宋灭亡,到他85岁即将去世,北方大好山河始终没能收复。他原本知道死去之后,万事皆空,个人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惟一悲愤的就是山河破碎,念念不忘的仍是国家统一。80多年来,驱除敌虏、统一河山的强烈愿望,在他心里始终没有动摇过。所以在他临终前,仍然叮嘱孩子们,将来这一天到来时,一定不要忘记祭祀他的亡灵,把这胜利的喜讯告诉他。全诗文字质朴自然,情感沉痛真挚,催人泪下,表现了作者相信恢复中原大好河山的壮志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背景】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市)人。他的诗风格多样,内容丰富。最受人们推崇赞赏的,是他表现杀敌报国志愿、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诗篇。
【注词释义】
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
九州:指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军队。
定:平定,收复。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乃翁:你的父亲。
小学语文考试总复习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