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古诗词风格简析

zydadmin2022-04-24  92

辛弃疾的辛词现存六百多首,是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其词多以国家、民族的现实问题为题材,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辛弃疾的古诗词风格简析,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辛弃疾的古诗词风格简析1

鹧鸪天·木落山高一夜霜

[宋] 辛弃疾

木落山高一夜霜。北风驱雁又离行。无言每觉情怀好,不饮能令兴味长。

频聚散,试思量。为谁春草梦池塘。中年长作东山恨,莫遣离歌苦断肠。

作品赏析

【注释】

①此闲居带湖之作。  词思族弟祐之。“驱雁离行”,情景两到。“无言”联忆弟兄昔日相聚之乐,隽永脱俗,非常人所能领略。“中年”句语意双关,既切伤别题旨,复隐寓东山壮志未酬之恨。

②驱雁又离行:喻弟兄又离别。

③“无言”两句:忆昔日相聚之乐:无言不饮,反觉情怀更好,兴味更长。

④“频聚散”三句:谓别后思念成梦,因以成诗。此用谢灵运事,正切思弟之意。《南史·谢惠连传》:“谢惠连十岁能属文,族兄灵运嘉赏之,云:‘每有篇章,对惠连辄得佳句。’尝于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忽梦见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按:“池塘生春草”为谢灵运《登池上楼》诗句。

⑤东山:东晋谢安曾隐居东山,后人即以东山称谢安。中年恨:用谢安语,见前《满江红》(“瘴雨蛮烟”)注⑨。

辛弃疾的古诗词风格简析2

西江月·人道偏宜歌舞

[宋] 辛弃疾

人道偏宜歌舞,天教只入丹青。喧天画鼓要他听。把著花枝不应。何处娇魂瘦影,向来软语柔情。有时醉里唤卿卿。却被傍人笑问。

作品赏析

从词中看,可卿大概是芳年早逝,辛弃疾对她十分怀念,所以画了她的影容来不时展看。画上的可卿手把花枝,妩媚可人,然而,再热闹的场景她也看不到了——“喧天画鼓要她听,把著花枝不应”,此语好痴,读来令人鼻酸。

辛弃疾的古诗词风格简析3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作品赏析

【注释】

①作于闲居带湖期间。黄沙:即黄沙岭。见上篇注①。  此夏夜小唱,深具艺术魅力。上片夜景,意在写静,却出之以动。鹊啼、蝉鸣、蛙喧,愈闹而愈静,是为动中见静法。下片时转景移,山雨欲来,心绪由安闲而焦躁。结韵妙语:就急欲避雨而言,先推出茅店,后补以“忽见”,则恍惚惊喜之态,跃然纸上;就全篇而言,至此点出夜行者,返照全词,则无一不是作者“夜行黄沙道中”的见闻和感受,词脉由是畅通一体。

②“明月”两句:月光惊飞枝上乌鹊,清风送来夜半蝉声。按: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苏轼《次周令韵送赴阙》:“月明惊鹊未安枝。”周邦彦《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辛词“明月别枝惊鹊”句与以上诗句景象仿佛。别枝:远枝。方干《寓民郝氏亭》:“蝉曳残声过别枝。”或作“离别树枝”讲,意亦通,但与下文“半夜”失偶。

③“稻花”两句:稻花飘香,蛙声一片,似在歌唱丰年。或谓“说丰年”者,守夜农人。似太实,且欠韵味。

④“七八个星”两句:天外星稀,山前欲雨。卢延让《松寺》:“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以数词对偶,骈文中屡见,如庾信《小园赋》:“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

⑤“旧时”两句:转过溪桥,忽见记忆中的茅店就在眼前。两句用倒装句法。

【评解】

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

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

风光。

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集评】

唐圭璋等《唐宋词选注》:作者以宁静的笔调描写了充满着活跃气氛的夏夜。一路

行来,有清风、明月、疏星、微雨,也有鹊声、蝉声,还闻到了稻花香。走得久了,忽

然看到那家熟识的小店,可以进去歇歇脚,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艾治平《宋词名篇赏析》:这是一首笔调灵活,不假雕琢,不事堆砌,语浅味永,

摹写逼真的佳作,是一幅颇有审美价值的淡墨画——

充满着农村生活气息的夏夜素描。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

),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开始到上饶居住,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在此期间

,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因而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词中所说的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十里

,岭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这一带不仅风景优美,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辛弃疾在上饶期间,经常来此游览,他描写这一带风景的词,现存约五首,即:《生查子》(独游西岩)二首、《浣溪沙》(黄沙岭)一首,《鹧鸪天》(黄沙道上即事)一首,以及本词。

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

,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 。总之 ,“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来“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而说丰年的主体,不是我们常用的鹊声,而是那一片蛙声,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令人称奇。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来源。以蛙声说丰年,是词人的创造。以上四句纯然是抒写当时当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因此,与其说这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不过,词人所描写的夏景并没有就此终止。如果说词的上阕并非寥廓夏景的描绘,那么下阕却显然是以波澜变幻、柳荫路曲取胜了。由于上阕结尾构思和音律出现了显著的停顿,因此下阕开头,词人就树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运用对仗手法,以加强稳定的音势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在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

,“雨”是轻微的阵雨,这些都是为了与上阕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特别是一个“ 天外”一个“山前”,本来是遥远而不可捉摸的 ,可是笔锋一转

,小桥一过,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词人对黄沙道上的路径尽管很熟,可总因为醉心于倾诉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中,竟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临近的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前文“路转”,后文“忽见

”,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令人玩味无穷。

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

,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我们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辛弃疾的古诗词风格简析4

鹧鸪天·桃李漫山过眼空

[宋] 辛弃疾

桃李漫山过眼空。也宜恼损杜陵翁。若将玉骨冰姿比,李蔡为人在下中。

寻驿使,寄芳容。垅头休放马蹄松。吾家离落黄昏後,剩有西湖处士风。

作品赏析

【注释】

①作于福建安抚使任上。  此咏梅词。手法独异,别具一格:不描摹梅花形态,而以对比、用事写其神韵。上片梅与桃李比照,以《史记》中的人品喻花品。下片迭用陆凯、林逋诗事,虽专赋梅,仍隐然有对照桃李之意。桃李斗艳争春,一似俗辈献媚权贵以猎功名,而梅花幽然篱落,大有高士隐者风仪。

②“桃李”两句:言桃李虽艳,过眼即逝,无怪杜甫为之恼恨。恼损:恼恨。杜陵翁:即杜甫。杜陵,在长安东南,因有汉宣帝陵墓,故称杜陵。杜氏祖籍杜陵,兼以杜甫在长安时曾一度居住杜陵,故自称为杜陵野客。杜甫有《漫兴九首》写花落春去,不胜恼恨之意。其《江畔独步寻花》也有“江上被花恼不彻”之句。辛词“恼损杜陵翁”,即指此。

③“若将”两句:若将桃李与梅花相比,则前者不过人中李蔡而已,实在中下之品。玉骨冰姿:指梅花。稼轩又有《洞仙歌》词咏红梅,起句即称“冰姿玉骨”。“李蔡”句:语出《史记·李将军列传》。李蔡为李广的族弟,为人在下中,名声远不如李广。李广没有爵邑之赐,官不过九卿,而李蔡却被封侯,位至三公。

④“寻驿使”三句:谓梅花能沟通友谊,寄托相思。此暗用陆凯《赠范晔》诗意,见前《定风波》(“少日犹堪话别离”)注③。驿使:古时驿站传送文书的人。陇头:即指陇山。在今陕西省西北。

⑤“吾家”两句:谓梅生性幽僻,有隐士之风。剩有:颇有。西湖处士:指北宋初年名士和诗人林逋。林逋长期隐居西湖孤山。他一生酷爱梅花,终生不仕、不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处士:古指未仕或不仕的士人。

辛弃疾的古诗词风格简析5

鹧鸪天·石壁虚云积渐高

[宋] 辛弃疾

石壁云积渐高。溪声绕屋几周遭。

自从一两花零乱,却爱微风草动摇。

呼玉友,荐溪毛。殷勤野老苦相邀。

杖藜忽避行人去,认是翁来却过桥。

作品赏析

【注释】

①亦是闲居瓢泉之作。  村居小唱,富有田舍风味,农家情趣。上片写景,是作客途中所见。下片野老招宴,野蔬薄酒,淳朴好客。结韵写野老心理情态妙甚:桥头迎客,老眼昏花,误几回错将行人作客。今回又待避去,但细认之下,确乎辛翁,遂拄杖过桥,热诚迎迓。寥寥十四字,一波三折,传神并富谐趣。

②“石壁”两句:写白云笼山,溪水绕屋之景。石壁:陡峭的山崖。积:指浮云堆积。周遭:周围。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

③“自从”两句:花虽落去,犹爱风中芳草。

④“呼玉友”三句:言野老相邀作客。野老:农村父老。玉友:一种米制的白酒。《珊瑚钩诗话》:“以糯米药曲作白醪,号玉友。”荐:奉献。溪毛,一种生于涧边溪畔的野菜。

⑤“杖藜”两句:谓野老过桥迎客。杖藜:拄着藜杖的老人。杖:拄着。藜:一种植物,茎高五、六尺,其老韧者可作杖用。

辛弃疾的古诗词风格简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2345lzwz.cn/read-30366.html
上一篇下一篇
00

New Pos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