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诗词赏析5篇

zydadmin2022-04-24  56

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甚大。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词、书、画创作均丰。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李煜诗词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秋莺

朝代:五代|作者:李煜

残莺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游。

老舌百般倾耳听,深黄一点入烟流。

栖迟背世同悲鲁,浏亮如笙碎在缑。

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

《秋莺》是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李煜的代表作之一。此诗纯用“赋体”,不事雕琢,以简驭繁,以明白晓畅的诗句表现了囚徒生活的苦楚,让人产生无限的同情悲悯,教人神思黯然。因之,本诗是咏物诗中的佳作无疑了。

病起题山舍壁

朝代:五代|作者:李煜

山舍初成病乍轻,杖藜巾褐称闲情。

炉开小火深回暖,沟引新流几曲声。

暂约彭涓安朽质,终期宗远问无生。

谁能役役尘中累,贪合鱼龙构强名。

这首《病起题山舍壁》诗与两首《渔父》词就主题而言,应该是一致的。即示人回避宫廷斗争的刻意韬晦之作。两首《渔父》词,是题在《供奉卫贤春江钓叟图》上的,而这首七律诗,却是题在山舍墙壁上的。李煜的意图很明白,就是想让人人看到这些诗作,更想让人知道他不关心朝政,或者确切地说这是专给那些猜忌他的人看的。不然,为何总要题在显眼处呢?这正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他刻意写这些诗词,实际是不打自招,弄巧成拙地暴露了他的问鼎意图,依长兄太子弘冀机警沉诈之质,肯定是会看穿他的内心的。所幸弘冀于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九月病死。弘冀之死,其因不明,亦是迷案,谁又知非他人先下手为强呢?李煜的五位兄长皆死的不甚合理。但李璟元宗死后,李煜这条“鲤鱼”自然而然地就化成了“龙”了。其实李煜当初并不叫李煜。字重光,初名从嘉。在元宗李璟晏驾后,嗣位于金陵时“更今名。”嗣位后改名李煜,其实质意义,又就是“鲤鱼化龙。”这里无意研讨弘冀太子的死因,但李煜的嗣位是大有文章的。他既无意“有意千重雪”,又无心“宗远问无生”,他的“垂纶”和“杖藜”只是他实施他“鲤鱼化龙”计划的一个步骤而已。窃以为数兄死因不明,必与李煜有关。何以故,所谓天机泄于病处。自更名为“煜”,故“煜”实隐藏了他的一切不可告人之处。后宋太宗赵光义赐牵机药与煜,虽残痛之状绝极人寰,亦疑煜弑诸兄之恶报也。

《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周振甫谓:“李煜有《病起题山舍壁》,当是在过隐居生活时写的。”“这首诗反映了他的山居生活,炉开小火,沟引新流,杖藜巾褐,确有隐士风度。”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朝代:五代|作者:李煜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

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是李煜作了俘虏北上渡江时所作的一首七律,抒发了亡国的悲痛心情。

挽辞

朝代:五代|作者:李煜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

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

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

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

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

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

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

《挽辞》为李后主李煜为悼念已故的大周后所写,大周后,名娥皇,善歌舞,尤工琵琶。元宗(后主父亲)赏其艺,赐以焦桐琵琶。19岁嫁与李煜,二人感情甚笃,婚后作《邀醉舞破》请李煜为她起舞。周后的英年早逝,令后主哀痛不已,李煜遵从周后遗愿,将其最爱的烧槽琵琶陪葬,又作《昭惠周后诔》、《挽词》等文章以悼念。

书琵琶背

朝代:五代|作者:李煜

侁自肩如削,难胜数缕绦。

天香留凤尾,余暖在檀槽。

《书琵琶背》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这首词是词人悼念亡妻昭惠周后而作的。从词中可以看出词人见物思人,回忆起昭惠皇后生前弹琵琶的样子,表达对亡妻的无限思念之情。

李煜诗词赏析5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2345lzwz.cn/read-30597.html
上一篇下一篇
00

New Pos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