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儿女都是父母最牵挂的人。无论是在哪个朝代,都有许多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父母的情感,我们从中可以发现许多儿女牵挂父母的诗句。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首诗中,“又送王孙去”一句,表达了望子成龙、孩子离家的场景,让人感受到儿女离去时的牵挂之情。
宋代著名诗人苏轼写过一首诗《赤壁怀古》,其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首诗表达了孩子远走他乡的离别之痛,让人感受到了父母对子女的关切和牵挂。
明代文学家曹雪芹为了表达父爱,曾用世人所称颂的豆腐渣打造了一座孝堂,堪比金字塔。他的作品《红楼梦》中,更是描绘了一个关于儿女对父母深情厚爱的故事。如林黛玉十二年为宝玉守灵,表现了女儿对父亲的骨肉之情。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这首诗表达了对母亲无尽的感激和敬爱,让人感受到了儿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铭记和感激之情。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有一则名为“味痞”的故事。故事中,一个叫味痞的人,为了不给母亲增加负担,只吃脆李子,最终因为吃惯了脆李子,咬掉了父亲的耳朵。这个故事表达了儿女对父母的牵挂和爱护,让人感受到了亲情的真谛。
以上这些诗句,表达了儿女对父母的深情厚爱和牵挂之情。在现代社会,随着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或多或少会对于自己的父母疏忽,而这些诗句则提醒我们:纵然身在异乡,儿女们对父母的爱仍然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