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初中语文最新教案

zydadmin2022-05-10  65

语文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文字等的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一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运用书面语和口语的能力;为帮助大家学习方便,小编收集整理了小学语文最新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您,欢迎借鉴学习!

初中语文最新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人物描写、分析法,识记实词,理解诗歌内容及主题,背诵默写该诗。(重点)

2、过程与方法:

多读自赏自解,感悟诗意诗人心。体会本诗叙事和抒情结合法。(重难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卖炭翁可怜遭遇,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难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创作背景:

唐德宗贞元末,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买物,名为“宫市”,实为掠夺。

二、白居易:

(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继杜甫之后又一位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人称诗魔。著有《白氏长庆集》,其中《新乐府》最有名。

三、教学内容:

原文: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

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做什么用?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贱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着冰冻的车辙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的道路上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说是皇帝的命令,调转车头,吆喝着赶着牛朝皇宫走去。一车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舍不得(它),(却也)没办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买炭的钱了。

注释:

⑴卖炭翁:此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

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⑵伐:砍伐。薪:柴。南山:城南之山。

⑶烟火色:烟熏色的脸。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⑷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

⑸得:得到。何所营:做什么用。营,经营,这里指需求。

⑹可怜:使人怜悯。⑺愿:希望。

⑻晓:天亮。辗(niǎn):同“碾”,压。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⑼困:困倦,疲乏。⑽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

⑾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骑(jì):骑马的人。

⑿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⒀把:拿。称:说。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⒁回:调转。叱:喝斥。牵向北:指牵向宫中。

⒂千余斤:不是实指,形容很多。

⒃驱:赶着走。将:语助词。惜不得:舍不得。得,能够。惜,舍。

⒄半匹红绡一丈绫: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这是官方用贱价强夺民财。

⒅系(jì):绑扎。这里是挂的意思。直:通“值”,指价格。

四、诗内容:

一段:描写卖炭翁烧炭、运炭(卖炭)的艰辛及目的。

二段:描写卖炭翁卖炭被宫使抢夺走。(卖炭遇宫使,炭被夺走。)

诗意:(这是一首叙事诗),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艰难,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示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财产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诗色:1、人物描写等画面生动。

2、灵活运用衬托、反衬、对比手法。(难点)(需要细细回味)

用“一尺雪”、“碾冰辙”侧面描述陪衬“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衣正单”正面描述。表现卖炭翁生活难上加难,可怜之状着实令人同情。

用“心忧炭贱愿天寒”反衬“身上衣裳口中食,身上衣正单”,衬出了卖炭翁炽烈的希望之火,只有天寒,炭价才能可观。

用“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绡一丈绫”的炭之多之重、价钱之少反衬“宫市”残酷的掠夺本性。用“牛困人饥”和“翩翩两骑”做外观对比,突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悬殊。

名句: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五、教学过程:

1、重视朗读,可能条件下可在网上下载或直接使用朗读课件作为教学欣赏。

2、学习书注,读书必看注。

3、强调重点,考察教情学情的知识点。

比如:找出外貌描写句子;找出心理描写句子;找出动作描写句子。

部署作业:

朗读并默写(重点名句),有能力的可以改编成一篇记叙文。

初中语文最新教案2

教学重点

1.解决字音、句读。

2.训练诵读能力。

3.了解曹刿关于什么是战争胜利的保证这个问题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左传》中的一段文章《曹刿论战》。这段文章,毛主席在他的重要著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中曾全文引介,并作了精辟的评析。这段文章很值得我们一学。

《左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编年体”,即按年代顺序记事)。这是一部非常珍贵的史书,当中保存了我国春秋时期许多重要的史料。这部书特别长于记述战争,本篇记述的是春秋时期齐国鲁国在长勺进行的一次战争。这次战争,弱小的鲁国打败了强大的齐国,其原因是什么,其奥妙何在解。

现在,请一位同学把“阅读指导”和注解①念一遍。

二、教师范读课文。

三、正音。

刿(guì)间(jiàn)弗(fú)徧(biàn)帛(bó)孚(fú)辙(zhé)轼(shì)竭(jié)靡(mǐ)

四、学生朗读课文。

先提出朗读要求:1.字音准确。2.句读正确。叫一名同学朗读第一段,再让全班同学齐读第二、三段,读毕酌情讲评。

五、讲解课文。

第一段

1.全班同学齐读。

齐读前提出要求:思考回答“第一段主要写什么?”齐读毕提问一二名同学,以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

2.词语、句子。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十年”:鲁庄公十年,即公元前684年。“师”:军队。“伐”:兴兵攻打。“我”:指鲁国。相传《左传》的作者是鲁国的左丘明,所以其书用鲁君的年号记事,称鲁国为“我”。“公”:鲁庄公。“将”:打算,准备。“战”:

作战,迎战。“请见”:请求拜见庄公。“其”:他的。“乡人”:同一个乡的人;“乡”:古代的地方行政单位,相传周制以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乡。“肉食者”:吃肉的人,指有权位的贵族。“谋”:筹划,考虑。“之”:代抵御齐师之事。“间”(jiàn):参与。“焉”:兼词,于此。“鄙”:鄙陋,指目光短浅。“未”:不。“远谋”:深远谋

划。“乃入见”:于是入朝拜见庄公;“乃”:于是。

“问:‘何①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②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①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③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

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④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⑤以一战。战则请②从。’”“何以战”:依靠什么去打仗;①“以”:拿,依靠。“衣食所安”:衣食这类用来安生的东西;“所”,这里指用来安定生活的东西;‘安’:安定。“弗”:不。“专”:专有独占。“必以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必”:一定;②“以”:把。

“对”:应答,对答,一般用于地位低的人对地位高的人,或晚辈对长辈。“小惠未徧”:这些微小的恩惠没有遍施及一般人(国君的这些赏赐只有国君左右的人才能得到);

“未”:没有;“徧”:同“遍”。①“从”:听从。“牺牲玉帛”:祭祀用物;“牺牲”:供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玉”:玉器,珪璧之类;“帛”,丝织品。“加”:超越,这里指谎报,虚报。“必以信”:一定用诚实不欺的态度对待神灵;③“以”:用;

“信”:诚实,不欺。“孚”:诚信感人。“福”:降福,保佑。“狱”:诉讼案件。

“虽”:虽然。“察”:考核,明察。“必以情”:一定依照实情处理;④“以”:按,依

照;“情”情况,实情。“忠之属也”:这是尽心尽意处理政事一类的表现;“忠”:忠诚;“属”种类。“可以一战”:可以凭借这点打一仗;⑤“以”:凭借;“以”后省略

“之”。“战则请从”:如果迎战,那就请允许我跟随您一道去御敌;“则”,就;②

“从”,跟随。

3.内容

提问一:第一段主要写什么?(要求用一两句话作答)

讲解:第一段主要是通过曹刿和庄公的对话,写曹刿对应具备什么条件才能保证战争胜利这个问题的看法。

提问二:曹刿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什么?他否定了鲁庄公的什么看法?

讲解:曹刿认为要得到“民”(庶民百姓)的支持才能保证战争胜利。在鲁庄公作出第一个回答后,曹刿就提到了“民”的支持,“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当鲁庄公说到办案子一定合情合理时,曹刿便明确肯定道:“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在曹刿看来,办案合情合理,符合百姓愿望,如此处理政事,能够得到百姓支持,具备这个条件,就有了战胜敌人的保

证,因此他明确断言:“可以一战。”曹刿否定了鲁庄公的两个看法:一是他能得到左右朝臣的支持以取胜,一是他能得到神灵的保佑以取胜。要注意,曹刿否定鲁庄公的第二个看法是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诚信不能使神真正信任,神不会保佑的,并不是说神的保佑没有用,他不是在否定神的保佑。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整理第一段中重点实词的意义,虚词“以”的不同用法。

3.思考:①第二、三段各写什么?②这篇文章写出曹刿的什么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了解曹刿指挥作战的军事才智。

2.总结实词、虚词。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作业。

二、讲解课文。

第二段

1.全班同学齐读第二段。

读前提出要求:思考回答“第二段写什么?”读毕提问一二名同学。

2.词语、句子。

“公与①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②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③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④之,曰:‘可矣。’遂

逐齐师。”“公与之乘”: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①“之”,代曹刿。“于”:在。“将”:欲,打算。“鼓”:击鼓,古代作战击鼓以发起进攻。②“之”:助词。“可”:能,可以。“三鼓”:三次击鼓,即三次进攻未能奏效。“矣”:语气词,表示肯定。“败绩”:军队溃败。“驰”:驱车进击。③④“之”:代齐师。“其”:代齐师。“辙”:车轮的行迹。“轼”:车箱前扶手横木,这里意为扶轼。“遂”:于是。“逐”:追击。

3.内容

提问:第二段写什么?(要求用一两句话概括作答)

讲解:第二段写长勺之战的战斗经过,写曹刿是如何指挥鲁军打败齐军的。

第三段

1.叫一名同学朗读。

读前提出要求:思考回答“这段主要写什么?”

2.词语、句子。

“既克,公问其①故。对曰: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②

故克之。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③故逐之。”“既克”:在战胜齐军之后;“既”,已经;“克”,战胜。“其”:代战胜齐军。①“故”:原因,缘故。“夫战,勇气也”:作战,要靠勇气;①②“夫”(fǘ),语气词,置于句首,表

示要发议论。“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使士气振作起来;“作”,兴起,这里是使动用

法。“再而衰”: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减下来;“再”,第二次。“竭”:尽,没有了。

“彼竭我盈”:齐军的士气没有了,我军的士气正旺盛;“彼”,代齐军;“盈”,充满。

②③“故”:因此。“测”:猜测。“伏”:伏兵。“靡”:倒下。

3.内容。

提问:这段主要写什么?(要求用一句话作答)

讲解:这段主要写曹刿谈这次战胜齐军的原因何在。

全文内容提问:这篇文章写出曹刿的什么特点?(提问两三名同学)

讲解: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能看到曹刿算得上是古代的一位军事人才。他具有卓越的军事识见和高超的作战指挥才能。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他非常重视战前要有可靠的政治准备。他认为,“民从”,得到庶民百姓的拥护、支持,这才是战争取胜的重要保证,“民

从”,具备了这个条件,“可以一战”,否则,不可以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些人识见鄙陋,就包括考虑不到这点。二、他指挥作战谋虑周密,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他深

知军队士气在战争中的作用(“夫战,勇气也”),他慎重初战,善于选择有利的时机发起反攻(“彼竭我盈,故克之”),他知彼知已,既不畏强敌,又步步谨慎,终于战胜齐军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写道:“春秋时候,鲁与齐战”,“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

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阻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

实词总结(从略)

虚词总结

以 ①拿:依靠。“何以战?”②把:“必以分人。”③用:“必以信。”④按照。“必以情。”⑤凭借。“可以一战。”

之 ①代词。“肉食者谋之”(代事);“公与之乘”(代人);“故克之(代齐军)。② 的。“小大之狱。”③助词,无义。“公将鼓之。”

省略句式:“(曹刿)乃入(朝)见(庄公)”(省略主语、宾语);“民弗从(之)也”(省略宾语);“必以(之)分人”、“可以(之)一战”(省略介宾结构的宾语);“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省略谓语、主语)

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

[译文]

鲁庄公十年春季,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准备迎战。曹刿请求拜见庄公。和他同乡的人对他说道:“有权位的人自会谋划这事,你又何必去参与呢?”曹刿回答道:“有权位的识见鄙陋,不能深谋远虑。”曹刿于是入朝拜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靠什么去和齐打

仗呢?”庄公说:“衣食这类使人安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这些东西分给臣下。”曹刿应答道:“这些微小的恩惠没有遍施于众,庶民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

说:“祭祀用的牺牲玉帛,我不敢虚报,一定如实告神。”曹刿应答道:“这些小信用不能

让神深受感动,神不会降福于您。”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细察,但是我一定合情合理处理。”曹刿应答道:“这是尽心尽意处理政事的表现,凭借这点可以和齐军打一仗。如果迎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道去御敌。”

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交战。一开始,鲁庄公想要击鼓发起攻击。曹刿

说:“不行。”齐军三次击鼓进攻未能奏效。这时曹刿说:“可以击鼓了。”齐军大败溃退。鲁庄公想要驱车追击齐军。曹刿说:“不行。”他走下战车,察看了齐军的车辙,登上

战车,凭轼遥望溃败的齐军,然后说道:“可以追击了。”于是挥师追击齐军。

战胜齐军以后,鲁庄公问曹刿战胜齐军的原因何在。曹刿答道:“打仗,要靠勇气。第一次

击鼓进攻,士气振作旺盛;第二次击鼓进攻,士气便衰减低落;第三次击鼓进攻,士气全都没有了。齐军已经完全没有了士气,我军的士气正旺盛高涨,因此我军打败了齐军。大国的

情况难于揣测,怕他们设有伏兵。我看到齐军的车辙纷乱,又望见齐军的战旗倒下。(确认齐军是溃败)因此才去追击齐军。”

初中语文最新教案3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归纳重点实词的词义、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和句式。

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

3、领会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教法设想:设计一条明确的朗读思路,以读代讲,以读代解,以读代译。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导语1: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摘自网络)

导语2:我国有句名言叫做:“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确实有道理,逆耳的忠言往往利于行,然而,我们知道现在有一种药,并不苦,叫“糖衣片”,那么,有没有不逆耳却又利于行的忠言呢?难道忠言就一定要逆耳吗?今天,让我们来看一下我们的古人是如何做的。(书写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摘自网络)

二、《战国策》是记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历史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不断,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在我国古典文学占有重要地位。

二、原译:

原文: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网络版

邹忌身高八尺多,仪容很漂亮。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谁漂亮?”他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漂亮,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坐着同他闲聊时,又问他:“我和徐公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比徐公差远了。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嫔妃、近臣,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的;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摘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书面劝谏我的,可得中等奖赏;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就战胜了别国。

三、读文:

1、正音:昳(yì)丽朝(zho)服衣冠(gun)窥(ku)镜期(j)年

熟(shú)美朝(cháo)于齐间(jiàn)进

2、解义:

词类活用:A、名作状:朝服衣冠暮寝而思之

B、名作动:朝服衣冠:穿戴

C、形容词意动用法:美我者:以…为美,认为……美

D、动词使动用法: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

古今异义词:

窥:古:照今:偷偷地看

寝:古:躺而不睡;今:睡觉

私:古:偏爱;今:自私

地方:古:土地方圆;今:地点、处所

明日:古:第二天;今:将要到来的下一天

左右:古:身边的人;今:表方位

一词多义:

熟:我熟与城北徐公美哪,谁,疑问代词

熟视之端详,动词

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以……为美,形容词使动用法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漂亮,形容词

私: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偏爱,形容词

不宜偏私徇私动词

朝:朝服衣冠早晨时间名词

皆朝于齐朝见,朝拜,动词

3、句式:

介词结构后置句: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与,相当于“与……孰”,“……与……相比,谁更”

判断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兼介词结构后置)。

否定句宾语前置:忌不自信。即“忌不信自”

被动句:王之蔽甚矣(被蒙蔽)

省略句:与坐谈。即与之坐谈

四、内容:

一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自悟道理。

是设喻说理的前提

二段: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

1层:先以切身经历设喻,指出妻、妾、客回答各有不同的原因。

2层:后拿齐王地位和自己做比,指出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也各有因。

把家事与国事类比(相似性),这种比喻的说理方法好处是:非常贴切,尽情尽理,

受到良好的效果。是设喻说理本身。

三段: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先齐王表态度决心——再国内外纳谏后取得的成效。

是必然发展和结果。

全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全文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

邹忌形象:关心国事,具有远见卓识实事求是

足智多谋,娴于辞令,深谙君王心理。

五、解文小题赏析:

1、一段中“比美”离题否?有何作用?

答:不离题。为下文的设喻说理打基础,(是设喻说理的前提)。

2、一段中的“三问三答”写法上有何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人物什么关系)?

答:内容都是说邹忌的美,语言只有一两个字变化,

却反映了对话人物间的关系亲疏远近的不同。

妻→私:偏爱赞扬;妾→畏:卑微喂怯;客→有求:逢迎敷衍。

3、二段中私事、国事有何相通?何以能以喻讽谏?

答:事理相通。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

4、二三段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威王确实受了蒙蔽?

答:徐公一句“王之蔽甚矣”,齐王一句“善”说明徐公说出弊端,齐王得以承认。

5、“王之蔽甚矣”一句,为何点到了却不深说?

答:善揣摩国君的心理。对于聪明有为的国君,不要说多余的话。

6、一“善”、一“朝”,省略了哪些内容?

答:哪些意见,如何来朝。

7、这个故事于今有何积极意义?

答:自知之明、直言劝谏、发扬民主、倾听民声等等。

8、邹忌为什么会成功?他的劝说有什么特点?比喻说理有什么好处?

答:邹忌用设喻的方法来进谏的;用自己切身的感受设喻,巧妙地讽喻齐王;其优势在于能用具体的事物说明抽象的道理,变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变逆耳为顺耳,委婉而有较强的说服力。

9、本文在说理以及记叙上有什么特点。

答:本文采用了“三叠法”。三问:妻、妾、友;

三答:同中有异;

妻—偏爱,真心流露;

妾—讨好,有些勉强;

客--礼貌、尊重,有点客气,有点应逢迎

三比:妻私我→宫妇左右私王;

妾畏我→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三赏:上赏——中赏——下赏;

三时: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

总之,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形成一种奇特的篇章结构。

10、听了邹忌的分析,齐威王说了什么?采取了什么措施?收到什么效果?

答:王曰:“善。”;

下令纳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其效果是: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战胜于朝廷)

六、知识补拾:

《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由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

七、阅读训练: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训练:第一组题

1.解释加点词语:(1)私:(2)蔽:

2.翻译句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3.“忌不自信”“暮寝而思之”两句说明了什么(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4.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邹忌的进谏引发你怎样的思考?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训练:第二组题

1.解释加点词语:(1)昳丽:(2)左右:

2.翻译句子: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3.齐威王下令进谏后,政局迥异,初时进谏的人“”。最后“”。(各用文中四个字填写)

4.从文中看,妻、妾、客回答邹忌问题的内容、语气有何特点?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训练:第三组题

1.解释加点词语:(1)间:(2)谤:

2.翻译句子: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3.汉语中有许多成语源于古代典籍,至今仍有鲜活的生命力。此文第三段就有一个成语,它是“”

4.进谏难,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也难,需要气度和胸怀。文中的邹忌和齐王,你更喜欢哪个,说明理由?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训练:第四组题

1.解释加点词语:(1)闻:(2)市朝:

2.翻译句子:能谤讥于市朝,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文中邹忌先以设喻,再将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的结论,使得齐王心悦诚服地采纳了他的谏言。这以后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取得了“”的成效。

4.邹忌为什么会劝谏成功?他的劝说有什么特点?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训练:第五组题

1.解释加点词语:(1)美:(2)孰:

2.翻译句子: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3.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4.请你联系历史知识,再列举两位历广于纳谏的君主?(自编)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训练:第六组题

1.解释加点词语:(1)畏:(2)修:

2.翻译句子: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3.请你概括第二段文字的内容:

4.初三学习生活十分紧张,同学们想到附近公园等地去散散心,可班主任老师不同意,如果请你劝说老师,你会怎么说?50字左右。(自编)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训练:第七组题

1.解释加点词语:(1)服:(2)甚:

2.翻译句子: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3.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4.从文中看,齐威王最终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训练:第八组题

1.解释加点词语:(1)刺:(2)朝:

2.翻译句子: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本人意在通过自悟从身边的小事中受蒙蔽来规劝君王要善于纳谏。

4.邹忌善于言辞,但他从生活小事中领悟事理的独特思维方式更令人佩服。邹忌是怎样把生活小事同国家大事联系起来的?

5.请分别以“言”和“行”为首字写一组劝勉性的对偶句。

阅读训练参考答案:第一组题

1.(1)私:偏爱(2)蔽:受蒙蔽

2.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就战胜了别国。

3.答案一:不盲目轻信别人,能正视自己。

答案二:有自知之明,没有因为别人的颂扬而得意忘形。

4.忠言不一定逆耳。在与同学、父母、师长等的交往中,在向对方提出意见或建议时,如果能讲究生活方式,语言含蓄委婉,小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么忠言完全可以顺耳,从而使对方愉快接受。

阅读训练参考答案:第二组题

1.(1)昳丽:光艳美丽(2)左右:近臣(身边的亲信)

2.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

3.门庭若市;无可进者。(各用文中四个字填写)

4.在内容上都是说邹忌比徐公漂亮。在语气上有轻重之别。妻子语气,他由衷的喜爱和热情的赞美丈夫的美;妾的语气较强,他拘泥害怕,模仿敷衍;客人采用否定句式,语气较弱,是应酬奉承之举。

阅读训练参考答案:第三组题

1.(1)间:间或,偶尔(2)谤:公开指责别人过失

2.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比徐公差远了。

照着镜子自己看自己,又觉得远远不如徐公。

3.门庭若市

4.邹忌:能对家事中细小问题进行深思,并把家事同国事紧密联系在一起,向君王进谏,体现了他忠君爱国思想和善于说理的方法和技巧。齐王:不摆王的架子,谦虚而纳谏,使国家昌盛强大。从他身上让人学到了为官一方,应广开言路,造福百姓与国家。

阅读训练参考答案:第四组题

1.(1)闻:使……听到(2)市朝:公共场合

2.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能够在众人聚集的地方指责议论我的过失,而且他的话又传到我的耳朵里的,授予下等奖赏。

3.切身经历;家事与国事;王之蔽甚矣;战胜于朝廷。

4.邹忌用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小事来讲道理,现身说法,明白具体,说理深刻,委婉动听。使人易于接受,他劝说的特点是委婉。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事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

阅读训练参考答案:第五组题

1.(1)美:美丽,漂亮认为……美(2)孰:谁,哪个仔细

2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

3.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4.李世民纳谏而出现贞观之治;康熙乾隆纳谏而出现康乾盛事。汉武帝纳谏而汉。朱元璋纳谏兴大明。

阅读训练参考答案:第六组题

1.(1)畏:惧怕(2)修:长,指身高

2.我同城北徐公比,谁漂亮?

3.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

4.老师,我感觉你这几天挺疲倦的,其实我们也好累,想和你一起到附近的公园散散心,你看行吗?更何况学会休息才能更好的学习,磨刀不误砍柴功嘛?求您了。……

阅读训练参考答案:第七组题

1.(1)服:穿戴(2)甚:很,(厉害,严重)

2.邹忌身高八尺多,仪容很漂亮。

3.因为:齐国是一个大国,齐王位高权重;

齐王身边的人偏爱或者害怕齐王;

举国上下的人都对齐王有所求。

4.原因是:有邹忌这样善于思考、敢于直谏且善谏的忠臣,齐王善于采纳群言。

它告诉我们,将来无论我们做什么,都要忠其职尽其事。做领导要关爱职工生活,

重视企业发展;做职工要为兴盛事业献力献策。

阅读训练参考答案:第八组题

1.(1)刺:指责;(2)朝:早晨朝拜朝廷

2.翻译句子: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译文:满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3.《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本人意在通过自悟从身边的小事中受蒙蔽来规劝君王要善于纳谏。

4.从自己在家庭中受蒙蔽的切身体会里,用类比、暗示的手法,把家事引到国事上来,从而规劝齐威王纳谏。

5.言君子,话出九鼎;行正道,脚踏八方。

初中语文最新教案4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学生产生激情。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老师的读法,并画出生字词。

2.指导学生朗读(片断),要求富有感情。

三、检查预习:

1.要求一生简介“表”的有关常识

2.一人简述本文的写作背景

3.一人简介诸葛亮

四、指导划分层次结构

引导学生围绕“出师”二字来分段(问题1),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供参考:第一,在国家危急的形势下,作者出师前向后主提出哪几条治国建议?第二,作者采用什么方式向刘禅陈述他出师的理由的?第三,在说明出师的理由之后,作为臣下,是否还要请求皇上批准他出师并表达这次出师的决心?

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独立思考,拟出初步答案

2.同组交流,取长补短(段意不要求统一)

3.抽样提问,师生共评(同时板书)

第一部分(1-5)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

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五、理解分析第1、2自然段

1.学生结合注释自译课文1、2段(问题2、3),教师补充以下词语:

疲弊:指国家贫穷衰弱秋:关键时刻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盖:原来

2.提问四人各对译课文1、2段,学生进行评价更正,教师肯定小结

3.思考问题:

(1)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

(2)作者指出当时蜀国的形势如何?内外大臣如何表现?内外大臣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大臣如此,做国君的应如何做?作者提出的两条建议是什么?(问题4-9)

教师抽个别中下生提问,再请中下生补充,不行再请中上生小结

板书:开张圣听(广开言路)赏罚严明

4.指导分析“以”的连接用法

(1)教师复习“以”的介词用法---“用、把、拿、凭”等。

(2)分析“以”连词的用法

学生思考这两段中的“以”哪些表达目的,哪些表达结果。

教师提问,学生不同意见可补充

板书:以:表目的(用来)---以光先帝遗德,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表结果(以致)---以塞忠谏之路也

5.指导背诵:

(1)要求学生理清每一段内的意义层次,顺着因果和作者思路默想、记忆、背诵。

如:形势危急---大臣表现---两条建议

(2)学生试着自己背

(3)抽优生背

(4)全班齐背

6.老师总结:引导学生学生诸葛亮的爱国精神。

六、布置作业:

A.熟练习背诵1-2段,准备默写

A.预习翻译3-7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3-5段,归结第一部分内容;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

2.学习6、7段。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理解“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的写作方法

4.学习诸葛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指导自己的行为

重点难点: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教具;理解“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

教学过程:

一、检查默写1-2段(2)

一人上黑板,其他在下面写

二、分析课文3-5段

1.指导朗读,要求有层次感

二优生分别读第3第4段后齐读第5段。

2.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问题1)

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教师提出几个问题抽查:

是以:痛恨:所以:计日而待:良实:亲贤臣,远小人

3.思考:第3、4两段写什么?第5段作者又提出了什么建议?(问题2、3)

师生共同分析,边分析边板书:

荐贤臣:宫中之事---先帝简拔之臣---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营中之事---先帝称能之臣---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提建议:亲贤远佞(正反教训)

4.小结第一部分:

(1)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治国大计,特别是第三条“亲贤远佞”是作者反复强调的。这三条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

(2)讲解“寓情于议”的特点:诸葛亮谈形势,教方法,摆先帝任贤事实,引历史经验教训,其目的都是希望后主能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的道理。这种把诚挚的感情、殷切的期望融合于摆事实、讲道理中的论证手法,就是“寓情于议”。作者之所以采用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意在使后主能容易接受建议,达到规劝目的。

三、分析第二部分:

1.创设情境:

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万分感激,平时又言听计从,临终时也曾把儿子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也一直在努力报效刘备的知遇之恩,所以一生竭尽所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试图为刘备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下面我们再学习6、7两段,看诸葛亮是如何表述他的知遇之恩的。

2.教师补充几下注释,学生思考自译课文:

躬耕:亲自耕种.闻达:声名远扬庶竭:希望竭尽尔来:从那时到现在托付不效:交给的任务没有完成

3.复述诸葛亮的经历(根据课文内容)

要求一位表达能力强一点的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4.独立思考问题:两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叙述的对象以及叙述的内容是什么?(要求扣课文中句子回答)

昔日:生平志向

感激原因

廿年经历报先帝忠陛下

当今:出师理由

5.讲解“寓情于叙”

如下所述,这两主要是追述21年来的经历,陈述出师的理由,抒发报先帝忠陛下的心愿。表达方式是寓情于叙。例如第6段在叙述生平志向、感激的原因之后,又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这句充满感情的话,既高度概括了他追随先帝、为之奔走的艰难历程,又抒发了他感恩报效的一片忠心。

6.讨论问题:“受命以来.....深入不毛”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今天应该怎样认识?

引导学生从作者忠君的同时看到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努力学习,完成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7.小结第三部分层次:回顾历程,抒发感激之情

表示伐魏决心,报先帝忠陛下

五、布置作业

A:课后背诵课文3-7段;预习翻译8、9段

B:默写课文3-7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理解8、9段。培养说话艺术(委婉)

2.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3.背诵,练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抽一中等生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二、理解分析第三部分

1.学生齐读8、9段,要求读出作者感情及诚意,创设情境,进入新课。

2.指导翻译第8段:这一段翻译较难,老师要多做些点拨

学生先独立翻译,教师给予指点,后集体讨论解决

3.分析第8段层次:师生共析:

第1句是自请“出师”,表达“讨贼兴复”的决心,意志坚定

第2句是两个分句,是分清责任,提出期望

第3句表达感激之情

板书:请命出师----表决心

叮嘱陛下:用贤臣---兴德之言

宜自谋---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遗诏

表达感激之情

4.讨论:如果第1句话后面用分号,“以彰其咎”后面用句号,好不好?

明确:不好。一是不能分清内外责任,二是不能突出作者请命出师的决心,三是内外大臣“兴德之言”顺势提出希望“陛下亦宜自谋”,不致使刘禅反感。

自由发言,有道理就行

三、朗读指导,进行背诵:

同样要求注意层次性,采用多种方式背诵相结合

四、布置作业

A、默写全文(可分段进行)

B、熟练背诵全文

初中语文最新教案5

课文内容分析: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是一则既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又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寓言故事。它借愚公形象的塑造,通过“智叟”与“愚公”的对话,展现出了“智叟”之愚与“愚公”之智,告诉人们做事既要胸怀大志,敢于实践,才有可能成功。同时,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雄伟气魄,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们有很大的启发。

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半的初中语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并且具有基本独立的阅读欣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已具备了结合课文注解进行阅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能力。因此本课的学习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教师重在指导,给予方法上的点拨。

教学目标:

1.能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大意,积累文言词汇。

2.能结合诵读加深文意的理解,培养文言语感。

3.能结合文本内容多元化理解寓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与判断力。

教学重点:

1.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式学习,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通过对情节和人物的分析,体会本则寓言中包含的深刻寓意。

教学难点:

愚公与智叟对待移山问题的观点孰是孰非的理解。

教学创意:

引导学生紧扣文本,利用独立思考、合作讨论等形式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语文思维。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调动学生积累,感受寓言魅力。

(一)学生回顾之前学过或学生课外可能读过的其他寓言故事。

(二)结合这些寓言故事,同学们觉得寓言有哪些特点呢?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对八年级学生来说,寓言是同学们十分熟悉的一种文学体裁,从小到大同学们积累了许多寓言故事。教师可以从回顾此前学过或学生课外可能读过的其他中国传统寓言故事,引出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特点回顾。这时学生的答案可能不太准确,老师不多讲解,为下面对寓言故事特点的学习埋下伏笔。)

二、诵读全篇,读准课文。

1.学生提出应注意的字词读音、句内停顿及个别语句的语气处理,并朗读,教师点评。

2. 采用指读、男女生分开读等方式读课文,师生交流从而进一步读准字音。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这两环节是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读准字音,使学生爱上朗读,掌握朗读技巧,提高朗读水平。)

三、疏通课文内容。

1. 生字、生词可以参考注释、工具书等一一落实,自疏文意,有疑难之处,小组讨论解决。

2.教师通过结合课文内容提问、学生抢答的形式,适时讲解文中关键字词的含义。

所提问题为:

1)北山愚公多少岁?年且九十(讲解“且”)

2)所移何山?其大小如何?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讲解“方”“仞”)

3)有多少人参加移山?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讲解“遂”“率”“荷”“叩”“箕畚”“尾”“京城”“孀妻”“遗男”“始”“龀”)

4)对愚公移山有人反对吗?愚公是如何反驳的?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讲解“止”“甚矣,汝之不惠!”“以”“曾不”“毛”“虽”“穷匮”“苦”)

5)愚公最后把山挖掉了吗?操蛇之神闻之,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讲解“惧”“已”“感”“负”“朔”)

3.学生质疑,把课文中不会翻译的字句说出来,大家一块探讨。

4.再读课文,复述故事。

学生再读课文,对照注释,复述课文。复述的要求:语言要准确,故事情节要完整,力求生动。此部分分为2个小环节:①先在小组内讲述。②学生小组讲述后,推荐优秀者在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热情,在耳熟能详的故事里找到学习的乐趣,不至于倍感枯燥。同时,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受之以渔,使学生学有所得,得之有法,能自由地阅读文言文,培养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同时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播放江涛唱的《愚公移山》歌曲导入。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古老的故事加上现代流行的旋律,古今融合。别有一番风味,让学生先被乐曲震撼一下,渲染气氛,再走进文本,激活课堂,先声夺人,使学生顿生兴趣,让学生很快走入文本。)

二、分析愚公之“愚”、智叟之“智”

1.齐读课题《愚公移山》,从题目中了解了哪些主要信息?

明确:人物和事件

2.围绕“愚”可以组词。愚公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愚蠢的老人。(板书:愚)

3.老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体现他愚蠢的内容,并适时回顾重点字词的含义。

明确:1)山高: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讲解“方”)

2)年迈:年且九十 (讲解“且”)

3)器陋: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讲解荷、箕畚)

4)援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追问几个人帮助他?四个人)

5)路遥: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追问哪个字最能体现?讲解“易”、“始”)

PPT出示:山高、年迈、器陋、援寡、路遥

4.真是一个愚不可及的老人,文中还有一个老人,他叫智叟。文中又有哪些内容体现智叟的“智”呢?

PPT出示: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明确:概括能认清“自身的年迈和山高”(板书:智)

5.智叟说这番话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嘲笑

6.句子哪些内容可以体现出智叟这种嘲笑的态度?

明确:“笑”神态描写直接表现态度; “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

你太不聪明了,智叟开口就在嘲笑愚公;“其”用反问增强嘲笑的语气;“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嘲笑的态度。

7.同桌互相交流,学生读出嘲笑的态度,老师朗读指导,互评。

8.智叟为什么会嘲笑愚公?明确:因为愚公自不量力

9.小结:由此可见,愚公愚在自不量力,智叟智在着眼眼前,认清现实(板书:认清自我 着眼眼前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结合文中具体语句围绕愚公“愚”、智叟“智”两个方面进行归纳概括,抓住要点分析人物。老师要指导学生围绕重点字词和写作方法上咀嚼文字,并对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进行朗读指导。)

三、理解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1.作者称呼两位老人一位“愚公”、一位“智叟”,“公”:对上了年纪男子的尊称。叟:年老的男人。从称呼上明显感到作者对愚公的态度更加的尊敬。为什么作者对愚公更加尊敬呢?下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内容,勾画出体现愚公形象特点的语句并加以分析。学生小组交流

明确: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不畏困难)。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敢于实践)

3)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发展的眼光)

4)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坚持不懈 敢于实践)

5)年且九十 (造福大众)

2.这样的愚公还愚蠢吗?出示“智”的中西方理解。

【PPT出示】

智:《说文解字》形声字,从知从日,知亦声。矢,即是箭。口即是口。“知”为“说的准”、“一语中的”。日即是太阳。表义为口中言语如箭出口而说太阳。

太阳之阴阳者,见之则为阳,不见之则为阴。广义为明万物阴阳之本,知万物阴阳之变化。对事物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变化对答如流,胸有成竹。

西方哲人亚里士多德认为: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

3.结合“智”的含义,你觉得愚公还愚蠢吗?学生明确:他是一位智者

4.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文中内容,仿照例句写下你认为愚公是智者的理由。全班交流。

例如:

愚公是一位智者,因为他召集家人共同谋划,既发现移山的困难,又敢于面对困难。

5.这时与智叟“着眼自我 认清现实”的智相比,愚公的智则是?

明确:放眼未来 敢于实践(板书)

6.小结:与愚公的大智相比智叟的“智”只能是?学生说出:小聪明 (板书)

【PPT出示】小聪明产生于头脑,大智慧来源于心灵;小聪明体现于表面,大智慧深藏于内心;小聪明多急功近利,大智慧则淡泊宁静;小聪明多有才无德,大智慧则德才兼备。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本环节是上一环节的深入,是本课的难度所在。通过对“智”中西内涵的讲解,让学生发现愚公其实是一位智者。让学生仿写例句,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在与智叟“智”的比较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悟“大智慧”和“小聪明”的不同,从而加深对愚公人物的理解。)

四、课外拓展、老师小结

1.在中华的历史长河中,你还想到了哪些具有大智慧的人物?

明确:

商鞅是法家代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以法治国的超前理念;

刘彻变古创新,外儒内法的治理着这个庞大的帝国;

秦始皇开创了中华文明历第一个封建集权王朝——秦朝;

孔子是儒家代表和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

2.小结:他们用智慧成就了中华文明。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懂得了“真正的智慧不仅在于能明察眼前,而且还能放眼未来”,希望同学们向愚公一样既要仰望星空,超越现实的束缚找寻梦想,又要脚踏实地,用自己的双手使梦想照进现实。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本环节学生对于历史人物的介绍,教师要引导学生紧扣“大智慧”,让学生对“大智慧”的理解从概念化到形象化。

小学语文最新教案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2345lzwz.cn/read-38722.html
上一篇下一篇
00

New Pos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