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沧桑,易逝如流水。但有些人却能够活得长久,甚至寿比南山。这些长寿的人,往往都是以道修身。在古人眼中,长寿是一种修行的成果,是人们不懈追求修身养性的最后的总结。长寿是如何以道呈现的呢?
古人讲究“延年益寿”,认为通过一定的方法可以使人的寿命延长或身体更健康。具体方法包括:饮食养生、锻炼身体、服食保健品等。例如,“开指北方”的养生之道,就是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方法,其理念即通过按摩手指帮助经络通畅,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在古人看来,长寿与内心的平静是密切相关的。其实,内心的平静不仅能够使人精神愉悦,还可以避免过度的情绪波动导致身体机能失调,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效果。例如,著名的道家大师庄子在《养生主》中说:“凡事以理服,不以力胜,所谓标心者也。人能标心,则心无所惧,长年益寿,视死若归。”他认为,人的内心平静与理性思维是很重要的。
在古代,天地自然之道是人们修身养性、达到长寿的最高境界。跟随天地自然之道,即追求身心与自然和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这种理念被称为“天人合一”、“物我合一”,其核心思想是把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例如,山水画家张大千曾说过:“人若能学煮饭,便得天下。煮饭不可速,须慢火,识得其中阴阳,自然有长寿之效。”这就是跟随天地自然之道的一种表现。
古代有很多长寿的大师,他们在人们眼中是长寿的典范。例如,著名的道士吕洞宾,据传他活过五百岁,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长生老人”。大家熟悉的《西游记》中的唐僧,也被描绘成了一个长寿的形象。这些长寿的大师之所以能够长寿,是因为他们以道修身,在内心与外在的维度都达到了一个相对和谐的状态。
古代人们追求长寿和健康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本质上都是以道为核心。只有通过修炼内心、跟随天地自然之道、遵循道德规范等多种途径,才能达到长寿、健康的境界。在现代社会里,人们也可以从古代的智慧中汲取营养,融入现代化的理念,更好地追求身心健康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