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美毕业展《父亲》太震撼了 具体什么情况

zydadmin2024-06-13  37

近期,川美毕业展上《父亲》雕塑,以其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成为瞩目的焦点。该作品耗时11年,塑造出高7米、宽5米的巨型雕塑。无论是黄铜色的皮肤,还是脸上的毛发、皱纹、汗水,甚至连指甲黝黑的细节都十分生动!

又是一年毕业季,各大艺术院校群魔乱斗!谁能想到今年却是川美实现逆袭!用一件雕塑作品吸引了无数眼球!

《父亲》的油画作品大家一定见过吧!但你见过《父亲》版的雕塑嘛?

先不说原作有多经典。但就这座雕塑本身也堪称是一个神作了!无论是黄铜色的皮肤,还是脸上的毛发、皱纹、汗水,甚至连指甲黝黑的细节都十分生动!

当然,这可不是什么学生作品。有网友2017年就拍到了制作中的雕塑,那时已经出现了大致的轮廓,这么一算,这座雕塑仅仅制作过程可能就超过10年!

饱经沧桑的面庞、黄铜色的皮肤、缠着创口贴的手指、端着一个破旧的茶碗。一个经典的农民形象呼之欲出!不少人在这幅画的身上看到了自己亲人的影子。

而这次川美的雕塑就是为了致敬原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比起油画,雕塑的细节感更强,也更具有感染力。

不少网友表示在现场看完直接哭了!想到了自己过世的爷爷……

这些平凡的底层劳动人民就在我们身边,每天为了生活努力奋斗却很少有机会被写进历史,艺术正因为如此。这幅作品才具有如此大的感染力吧……

毕业作品展的意义在于它是对学生艺术创作的一次大检阅,同时也是对他们学习旅途中的一处留念,以及他们独自面对未来的第一声呐喊。

毕业作品展不仅是毕业生们作品的集体亮相,也是老师们教学成果的检验。它包含了课堂与画室的空间转换,师生离席,但教学却在延续。通过学业全跨度完成的“作品”进行无声的师生对话,在视觉逡巡中既是成果的赞许与肯定,也是问题的发现与讨论。展览还用作品实现了物与人的“共振”,徐徐发出一种声音,教师的反思、学生的获益、观众的评述,因而,展览也是视觉艺术传播最有效的通道。

对于参展的大多数学生来说,毕业展是他们艺术生涯的第一个展览,意义非同寻常。在这个“史上最难就业季”,毕业展也成为各大艺术院校展示学生风采、促进学生就业的一个途径。各大招聘机构负责人边看展览边挑人、挑作品,成为艺术院校毕业季的独特景观。

此外,毕业作品展还具有教育功能,能够面向更广泛的受众,包括学生、专业人士、普通市民等。选在市中心区文化创意产业园举办,能够吸引更多的观展者。长达两个月时间的暑期展出为参观者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时间。多校联合办展能够促进参展院校之间的相互交流,提升其社会影响力。毕业设计展作为高校向社会公开展示其几年来教学成果、并接受各界人士评议的平台,同时又是参展院校自我宣传的舞台。

综上所述,毕业作品展不仅是对学生艺术创作和教师教学成果的一次展示和检验,也是促进学生交流、提升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平台,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艺术教育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2345lzwz.cn/read-447059.html
上一篇下一篇
00

New Pos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