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善心为本,一切善果皆由善根而生。”
佛教认为,人类的善恶,是与其内心所抱持的善恶根源相关联的。佛经中,常常强调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以善良的心态处事,由此才能得到正向的回报。具体来说,佛教中的善,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德行善,即行善;二是口业善,即言语善;三是意念善,即思想善。人们只有真正具备了这三个层面的善,才能获得涵盖物质、精神及灵魂方面的全面福利。
“福慧两盈,智智相应,久住生死,常逢善友。”
佛经中有一句话说:“以善会善,以恶会恶。”这句话意味着,人们的周围环境,会对自己的性格和行为发生极大影响。人们在生活中,应该聚集和寻找生命中的善友,就像寻找生命中的良师益友一样。只有这样,我们的“福慧”才能得到更丰厚的发展,使自己置身于一种审时度势的境界中。
“利他利己,众生同乐,善时吉兆,光明普照。”
佛教中的“利他利己”即是不仅关爱自己,更要体贴周围的人。真正的善良,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应该面向社会、面向他人的。只有把自己的善良心态传递给更多的人,才能让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众生同乐”这句话用来描述善的回报,意味着人们得到了生活美好的回报。而这个回报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层面,还要体现在人们精神和心灵层面。在这种情况下,“善时吉兆,光明普照”的层面也就随之而来了。
“善始善终,必得善果。”
人们在进行善事时,一定要坚持到底,而不是半途而废。这样,你的善良心态才能够得到彻底的落实。我们不应该担心会因为将自己的乾坤大有、信仰、灵性、爱心奉献给他人而耗尽自己的精力。事实上,只有在不断开展善举的过程中,才能让自己更加成熟、更加卓越。在这个意义上,佛教中的“善始善终,必得善果”这句话,也是一种无价的信仰。
“先己而后人,先人而后己,无量福本,利己利他”的层面。
佛教中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讲述了一位名叫张心的人对另外一个人所作所为的评价,总结了利他利己的道理。
张心说:“法无定式。”因此,他决定自己去判定,是否需要帮助一个别人。他说:“先我后人”的态度,在有些情况下是很合适的。在其他情况下,则应该尊重周围的人:“先人后我”,这样才能体现出“福德无量,利己利人”的层面。
“忏悔除恶,诵经修行,功德圆满,人心清净。”
佛教的思想往往与精神相联系。因此,佛教中的“忏悔除恶,诵经修行,功德圆满,人心清净”这句话,是用来形容人们经过跨度短暂,但足以使心灵得以洗涤的过程下完成自我超脱的状态。
在这种意义下,所讲的诵经和禅修,有助于人们摆脱过于呆板、忧虑或压迫的生活状态,让自己享受到更多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