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字义
◎ 实
實 shí?
〈形〉
(1) (会意。从宀,从贯。宀,房屋。贯,货物,以货物充于屋下。本义:财物粮食充足,富有)
(2) 同本义[prosperous;well-to-do;well-off]
實,富也。——《说文》
实,满也,塞也。——《小尔雅》
实,荣也。——《墨子经上》
有者为实,故凡中质充满皆曰实。——《素问·调经论》
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孟子·梁惠王下》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汉· 贾谊《论积贮疏》
公家虚而大臣实。——《韩非子·亡征》
(3) 又如:殷实;实核(种子);实谷(子粒饱满的谷类作物)
(4) 真实;诚实 [true;dependable;honest]
实,诚也。——《广雅》
夫图画,非母之实身也。——《论衡·乱龙》
虚则知实之情。——《韩非子·主道》
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清· 林觉民《与妻书》
(5) 又如:实充(老实);实受(忠厚老实);实业(实际业绩);实迹(真实的证据,事实);实拍(实在的);实丕丕(实呸呸、实坯坯。都指实实在在);实志(真实的心愿);实理(真实的道理);实音(确实的消息);实户(实际户数);实支(实际支出);实年(实际年龄);实务(实际事物);实福(实际的幸福);实祸(实际的祸害)
(6) 广大 [extensive;vast]
节彼南山,有实其猗。——《诗·小雅·节南山》
(7) 坚实;坚强 [solid;firm]
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孙子·虚实》
(8) 又如:实落(结实;实实在在);实拍拍(形容硬、结实);实秘秘(严严实实);实癖癖(硬鼓鼓);实坚(坚定)
词性变化
◎ 实
實 shí?
〈名〉
(1) [wealth]
聚敛积实。——《左传·文公十八年》
令尹问蓄聚积实。——《国语·楚语》
好实无厌。——《礼记·哀公问》
耻费强实。——《礼记·表记》
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国语·晋语》
庭实设。——《仪礼·聘礼》。注:“乘马。”
庭实,贡献之物也。——《后汉书·班彪传》注
其君子尊仁畏义,耻费轻实。——《礼记·表记》
(2) 又如:积实(积累财富)
(3) 果实;种子 [fruit]
草木之实。——《礼记·祭统》。注:“菱芡榛栗之属。”
实函斯活。——《诗·周颂·载芟》。笺:“种子也。”
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用实者成实时采。——宋· 沈括《梦溪笔谈》
(4) 又如:结实
(5) 实际,事实 [reality;fact]
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资治通鉴》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6) 又如:实情
(7) 物资,器物 [material]
在军无日不讨军事而申儆之。——《左传》
(8) 结果,效果 [effect]
畏惧存想,同一实也。——王充《论衡》
(9) 诚实的人 [honest person]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诸葛亮《出师表》
◎ 实
實 shí?
〈副〉
(1) 真正地;确实;实在 [really;certainly]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诗·邶风·燕燕》
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实供(如实招供);实属谣言;实有其事;实然(真实;实在);实稔(确实成熟了)
(3) 果然 [certainly]
毕阳实送 州犁于 荆。——《国语》
(4) 终于 [finally]
其实无不安者,功大故也。——《吕氏春秋》
(5) 实际上 [actually;in fact]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世说新语·自新》
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 实
實 shí?
〈动〉
(1) 充满;充实;填塞 [fill with]
实其言,必长晋国。——《左传·宣公十二年》
狗马实外厩。——《战国策·齐策四》
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明· 刘基《卖柑者言》
乃出图书,空囊橐,徐徐焉实狼其中。——马中锡《中山狼传》
(2) 又如:实牣(充满;充实);实实窒窒(拥挤不堪的样子);实心(充塞于心);实窒胡同(死胡同);实边(充实边疆);实禀(充实粮仓)
(3) 实践;实行 [practise]。如:实其言(实行其所说的事)
(4) 结果实;结子实 [fruit]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论语》
(5) 使加强,充实 [strengthen]
徙民实边。——《汉书·晁错传》
(6) 察实;核实 [check]
阅实其罪。——《书·吕刑》
(7) 即,就是 [namely]
我之先君,实汝伯兄。——明· 方孝孺《祭从兄希声》
(8) 据实陈报 [report]
令国中凡有游产,皆使自实。——《三国志》引《魏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