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热点)-220名产业工人“上清华”了 大国工匠培育进行时

zydadmin2024-11-01  20

220名产业工人“上清华”了

今年7月,全国总工会启动了大国工匠培育工作,从全国推选出220名长期奋战在一线的产业工人,计划用两年左右时间将他们打造成新的大国工匠。目前,这些工人正陆续来到清华大学参加学习和培训。

这堂课由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院士、教授等亲授,具有创新之处。早上八点半,清华大学教室里正在进行一场开题汇报。参与者不是在校生,而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线产业工人,他们是第三批来到清华大学学习的大国工匠培育对象。

汤海威是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席技师,他表示能坐到清华大学的教室里感到非常荣幸。唐仁杰是四川航天燎原科技有限公司的特级技师,拥有15年一线工作经验,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四川工匠”等荣誉。他认为这次课程非常务实,他在开题汇报中阐述的创新攻关课题正是源于他工作中的难点和痛点。

唐仁杰提到,如何实现航天电子元器件的自动化生产一直困扰着他。老师分享了他们在数控机床攻克过程中遇到瓶颈时的经验,启发他换一种思路思考问题。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张建富表示,通过了解他们提出的工程问题,可以探讨背后的技术问题,甚至上升到理论和科学层面。

除了接受专业指导,与不同行业的工匠们交流也让唐仁杰受益匪浅。他认为跨界交流能够开辟新道路,帮助突破技术瓶颈。接下来,他们还将继续参加线上和线下学习,联合攻关一批行业企业技术难题。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政府和企业人才学习中心主任张忠义表示,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在于个人成长,更在于影响更多的人。下一步,他们将配合全国总工会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帮助和支持中西部企业进行科技攻关。

《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力争到2035年培养造就一大批大国工匠。此外,《意见》还特别关注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并提出研究推动相关领域立法。全国总工会权益保障部集体合同处处长殷恰指出,当前法制问题是主要障碍,平台劳动者并未直接与平台建立劳动关系,因此需要推动立法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同时,《意见》强调要积极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建会入会和维权服务工作,畅通诉求表达渠道,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220名产业工人“上清华”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2345lzwz.cn/read-577186.html
上一篇下一篇
00

New Pos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