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ù zhé bù náo
注音:ㄅㄨˋ ㄓㄜˊ ㄅㄨˋ ㄣㄠˊ
英文翻译:Indomitable (not to be bent or broken)
不折不挠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汉书·王尊传》,用来形容人的意志坚强,面对困难或压力时,能够坚持到底,永不屈服。"不折"意味着不会被折断,"不挠"则是指不会被弯曲。这两个词合在一起,形象地描绘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状态。
这个成语的故事背景可以追溯到汉代。相传,当时的官员王尊为人正直,敢于直言,即使面对权贵也不妥协。有一次,他因直言进谏而遭到了贬谪,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立场或者态度。他就像是一根坚硬的竹子,既不会因为外力而折断,也不会因为压迫而弯曲。这种精神后来被概括为成语“不折不挠”,用来赞美那些在逆境中仍然保持坚强意志的人。
在现代社会,“不折不挠”常常用来形容那些在事业上、学术研究中甚至是日常生活里,面对挫折与失败依然坚持不懈的人们。无论是企业家在创业道路上遇到的各种挑战,还是科学家在探索未知世界时所遭遇的无数次失败,亦或是普通人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只要他们能够保持一颗不屈的心,就都是这个成语最好的体现者。在体育竞技、艺术创作等领域,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精神的存在。
“不折不挠”的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代表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克服困难的优秀品质。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个人层面,也体现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历程之中。当一个民族拥有了这样一种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时,就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进步和发展。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不折不挠”的精神都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它教会我们在遇到任何困难时都应该勇敢地去面对,并且通过不懈的努力来克服它们。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在生活中实践这种精神,成为自己人生道路上真正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