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发掘工作尚未结束,石兽身世以及所属年代,尚需进一步研究考证
出生高贵
有一种观点认为,它可能曾是唐代宫殿“瑞兽门”前的石狮
经历坎坷
还有观点认为,张献忠“入川屠蜀”,它或被深埋地下。上世纪70年代曾短暂露面
模样敦厚
近3米长、近2米高,四腿粗壮,背脊壮硕,屁股浑圆,头部略尖,呈侧卧状“睡”在探方内
上世纪70年代,天府广场钟楼破土动工之时,一头石兽被发现,但石兽太大,再加上条件简陋,当年未经发掘便回填了,深埋在钟楼下;
2010年,代表一代人记忆的钟楼拆除,“天府广场钟楼基脚埋着石兽”的呼声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今年年初,钟楼原址即将修建四川大剧院前,考古人员进场发掘,深埋地下的“千年石兽”重见天日,但它是狮是牛还是马,还难以辨别。
目击:腿粗屁股圆,是狮还是牛?
昨日,天府广场西侧,一座崭新的博物馆正在建成。广场另一侧,一尊刚刚出土的“千年石兽”,或将成为这座博物馆中一件展品。
2010年10月,天府广场钟楼被拆除,钟楼下埋着千年石兽的呼声再次引起关注。2012年年底,钟楼原址将修建四川大剧院之前,考古人员进场实施勘探发掘。目前,发掘工作已接近尾声。“发现了不少东西。”考古人员说。
成都商报记者注意到,工地一处考古探方中,有一座临时搭建的棚子。棚子下方,一个近3米长、近2米高的大块头显得很神秘,工作人员在白纸上描绘它的模样。
这是一尊石兽,四腿粗壮,背脊壮硕,屁股浑圆,头部略尖,呈侧卧状“睡”在探方内。“看起来是一头犀牛!”多次进入现场的一名目击者告诉成都商报记者。
附近住户介绍,石兽大约从1个月前开始露出来。考古人员及工人仔细清理周围的土方后,石兽露出真容,并保持着被发现时的姿势和方位。
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负责人表示,目前,现场发掘工作尚未结束,关于石兽究竟是何动物造型,以及其所属年代和来历,尚需进一步严谨的研究考证。不过该负责人透露,这次的发掘“非常重要”。
专家:40年前它曾短暂现身
其实,这并不是这头石兽首次被考古人员发现。早在40年前,天府广场钟楼修建之初,这头石兽就曾短暂“现身”。
“挖出来了?它终于翻身了!”昨日下午,从成都商报记者的相机中看到已经出土的石兽后,92岁的苟治平兴奋不已。苟治平是上世纪70年代的一名考古队员,也是这头石兽的“目击证人”。
上世纪70年代,钟楼开建后,文管部门曾接到工地报告的情况,苟治平到现场勘查。苟老说,由于当时并未将这块石头全部刨出,只看得到局部,无法准确判断是何动物。当时文管部门曾有将石兽发掘出来的打算,不过由于工程技术条件的限制,加之工地方工期较紧,只得深埋回填。石兽就此被钟楼的基桩压在地下。这头埋藏于天府广场东北侧的石兽,成为苟老心头的牵挂。
出土:曾有人为它积极奔走
2010年10月底,钟楼拆除,下面是否埋着石兽?不少人心存疑虑。为此,先后有5位“证人”公开出面作证,声称下面埋着石兽。当年的施工队原助理工程师王顺清表示,1971年修建钟楼地下室时,他和几名同事挖出了一匹两米多高的石马。“石马”头朝南尾朝北,“马”身两米多长,后被回填。原工艺设计负责人林昌海称,当时地基桩一般都要向地下打七八米深,但石兽所在处只能打4米左右,就再也打不进去了。由于石兽“鼻子很长”,他推断是一只和真象差不多大的石象。
几种猜想
生于唐代,与张献忠“江中沉宝”有关?
考古部门对石兽的认定保持了审慎的态度,暂未发表相关评论。然而,在民间,对于石兽身份的猜想却层出不穷。以下两种观点最具代表性:
成都作家谢天开曾在个人博客上提及,正在拆除的天府广场钟楼脚下,曾有一头早在37年前`就已经发现的唐代石兽。他发现,在《成都城坊古迹考》中有相关记录:“建房后修建电讯大楼时,掘得一石狮,则苑之瑞兽门当在斯地。”电讯大楼即目前正在拆除的钟楼,而“苑”即宣华苑,属五代时环绕成都市中心的著名系列宫殿。他推断,文中所说的石兽应可追溯到唐代。
昨日,苟治平称,石兽所在地原被称作“神兽门”,后又改称“瑞兽门”。
四川省文史馆馆员冯广宏曾参与《成都城坊古迹考》2006年再版修订。冯曾根据多年从事文史研究的经验推测,钟楼下的这头石兽可能是用于镇水的石犀、石牛,也可能是旧时宫廷门前的瑞兽。冯广宏称,自五代以来,成都的中心城区遭受过两次重大毁坏,一次是宋末元初蒙古兵进城时造成的毁坏,一次则是明末清初张献忠“入川屠蜀”。冯认为,相较于前一次,“入川屠蜀”带来的破坏更为彻底。钟楼脚下的这头石兽,有可能就是在那时被埋于地下的。
在成都民间,有关于张献忠“江中沉宝”的故事。“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谁能识得破,买来半个成都府。”钟楼脚下的那尊石兽,是否也与此有关?随着石兽出土,谜团或将被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