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无音信”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yǎo wú yīn xìn"。这个成语用来描述某人或某物消失后,没有任何消息或联系,就像从地球上消失了一样。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杳”、“无”、“音”和“信”。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发音和意义:
- “杳”(yǎo):意为遥远,看不见踪影。 - “无”(wú):表示没有。 - “音”(yīn):指声音或消息。 - “信”(xìn):指信息或书信。
“杳无音信”通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长时间没有消息,比如一个人离家出走后,家人可能会说:“他已经离家出走很久了,至今杳无音信。”
这个成语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的“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虽然成语本身并不直接出自这首诗,但诗中的意境与成语表达的情感有相似之处。
“杳无音信”带有负面的情感色彩,因为它通常与失去联系、失踪或不幸的消息有关。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增加故事的悬念和情感深度。
与“杳无音信”意义相近的成语有“音信杳然”、“石沉大海”和“销声匿迹”。这些成语都表达了相似的概念,即某人或某物消失后,没有留下任何线索或消息。
“杳无音信”的反义词可以是“捷报频传”或“消息不断”,这些成语表达了与“杳无音信”相反的情况,即经常有好消息或消息传来。
在现代,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很少会遇到“杳无音信”的情况。然而,这个成语仍然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描述某些人或事物在一段时间内没有更新或消息时。
“杳无音信”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它描绘了一种失去联系的状态。了解这个成语的拼音、构成、用法、来源、情感色彩、近义词和反义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