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愤填膺的拼音和意思
拼音:yì fèn tián yīng
意思:“义愤填膺”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义愤”指的是因正义受到侵犯而感到愤怒,“填膺”则是指充满胸膛。整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们因为看到不公正的事情发生时,心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怒。
成语来源
这个成语的具体出处并不十分明确,但在古代文献中可以找到类似的表达方式,用来描述人们面对不公时的情感反应。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正义与公平的追求,以及对不正当行为的强烈谴责。
使用场景
在现代汉语中,“义愤填膺”常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面对社会不公、道德沦丧或个人权益受到侵害时所表现出来的强烈情绪反应。它不仅限于个人层面,在报道社会事件、讨论公共议题时也常常被引用,以强调事件的严重性以及公众对此的态度。
成语故事
虽然确切的历史故事难以考证,但是可以想象,在历史上或者文学作品中,当人们目睹了诸如欺压弱小、贪污腐败等不正之风时,往往会激起强烈的正义感,这种情感就可以用“义愤填膺”来形容。例如,在古代小说《水浒传》中,众多英雄好汉就是因为看不惯官府的腐败和欺压百姓的行为,而聚义梁山,他们的行为正是出于“义愤填膺”的情感驱动。
成语应用
在今天的社会语境下,“义愤填膺”依然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无论是媒体评论员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还是普通人在日常交流中,当谈及一些让人感到气愤的社会现象时,都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这个词组。它不仅是一种语言上的表达,更是一种态度的体现,反映了人们对于正义的渴望和对美好社会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