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瞩目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也就是观众们亲切称作的“哪吒2”)正式发布了首支时长为1分30秒的精彩预告。
从整体来看,这支预告可谓是含金量十足、信息量巨大。《哪吒2》的故事与上一部一脉相承,在天劫过后,哪吒与敖丙的灵魂得以保全,但他们的肉身却危在旦夕,很快就会魂飞魄散。为此,太乙真人决定运用神奇的七色宝莲为二人重塑肉身。
在预告片中,第一个镜头极有可能就是电影开篇的镜头,只见哪吒端坐在神秘的七色宝莲之中,瞬间又火出了圈。而整个预告片大致涵盖了电影里的重要情节节点,从紧张刺激的练兵场景,到哪吒与敖丙之间的激烈对决,这些情节将贯穿电影始终。
总体而言,《哪吒2》的预告片制作得极为炫酷。开场呈现的七色宝莲令人眼前一亮,足以吸引热爱动画电影的观众的目光,将其深深震撼。在动画电影的创作范畴内,如此独特的构思、精湛的制作以及出色的渲染水平,完全能够与好莱坞的大制作相媲美,堪称顶级。
接着呈现的是哪吒给群鼠练兵的情节,这一部分主要突出了喜剧感,让人不禁联想到《疯狂动物城》。看到这里,不得不再次感叹电影在制作方面的良苦用心和巨大的投入。大家都知道,动画制作的难点之一就在于毛发的处理。而在这部预告中,哪吒的头发以及群鼠身上和头上的毛发都做得极为精细,这充分体现出了极高的制作水准。毕竟,制作得越精细,渲染的难度就越大,相应的成本也会越高。而且这不是个别角色或场景的问题,在整个动画电影中,这样的“大场面”毛发制作无疑是极具挑战性的。
只有真正懂动画电影的观众才会明白其中的艰辛。比如同样在动画电影中有出色表现的《雄狮少年》,在其结尾的舞狮大赛场景中,体育场上密密麻麻的观众以及大量的狮头制作,由于制作量过于庞大,甚至把渲染农场的电脑都“烧”坏了。
随后是一段展现导演炫技的片段,飞龙腾空而起,大量特效画面令人目不暇接。龙王三太子敖丙气势汹汹地扬言要让陈塘关鸡犬不留,哪吒则奋起反抗,双方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电光火石之间,打得十分热闹。这一段无疑是混沌世界中属于哪吒的觉醒之战,也很有可能成为《哪吒2》的高潮戏份。
平心而论,在春节档除了《熊出没》之外的五部大片中,《哪吒2》的预告片无论是观感还是给人带来的信心,都是最为突出的。然而,为什么我却觉得它的票房可能会大打折扣呢?
首先,哪吒的一句台词实在容易让人产生反感。在预告片里,他恶狠狠地说“我活不活无所谓,我只要你死”,当时他的面容狰狞无比,一副决一死战的架势。
回顾这个系列的两部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之所以取得成功,并不是依靠哪吒和龙王三太子的打斗场面,也不是因为那些宏大的场景,而是别具一格的人物设定以及电影所传达的创作主旨。
上一部电影大胆地对哪吒的形象进行了重新塑造,主打一个“坏小孩”的成长历程。灵珠和魔丸被掉包后,哪吒变成了混世魔王,由此引发了人们对于好坏定义的思考——“到底谁来定义好坏、如何定义好坏?”“成见是一座大山”这句经典台词在电影上映时广泛传播,正是这种独特的主旨吸引了大量观众,最终收获了超过50亿的票房佳绩。
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到《哪吒2》,时间刚好过去了10年。在这期间,“国漫崛起”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时至今日,国内的动画公司在大IP的运营和制作水平上都愈发成熟。但话说回来,动画电影受限于自身类型,即便制作再精良,也很难像真人电影那样吸引更多观众、凸显其制作的价值。回顾这10年间的作品,哪一部取得巨大票房成功的不是凭借精妙的故事立意、出色的核心思想传递以及生动的角色塑造呢?
到了《哪吒》系列的第二部,主动塑造的哪吒这个角色的新鲜感难免会有所削弱。那么,该如何延续之前“我命由我不由天”“成见是一座大山”等经典主题呢?从这一版预告来看,基本上没有体现出来。如今的哪吒变成了简单的善恶对立、只知道好勇斗狠且面目狰狞的形象。
春节期间电影市场竞争激烈,影片的卖相或许可以在前期争取到一定的排片份额,但后续票房能否上涨,主要还是要拼影片的质量。至于《哪吒2》上映后观众是否会买单,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观众对动画电影的关注度和喜爱程度明显下降了。就拿《雄狮少年》系列来说,其品质并不比《哪吒》系列差,但《雄狮少年2》的票房却仅仅7100多万,连破亿的机会都没有,还不到前作票房的三分之一。真不知道《哪吒2》的导演饺子看到这样的结果,会不会感到瑟瑟发抖。
而在整个2024年的票房前十名中,动画电影只占据一席之地,那就是春节档的常驻选手《熊出没》。该系列并不能作为衡量动画电影票房产出价值的标准。除此之外,动画电影票房最好的是《白蛇:浮生》,但也仅有4.25亿的票房。再往后看,竟然找不出一部票房过亿的国产动画电影了。
由此可见,国漫并没有真正崛起,反而呈现出走下坡路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春节档会有一定的票房加持,但动画电影面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哪吒2》不仅要与《熊出没》竞争部分观众,要想拿到25亿的票房,片方恐怕就可以开香槟庆祝了。
第三点,当前的市场环境愈发严峻。2019年是中国电影市场的巅峰时期,当年总票房达到了641亿。而到了2024年,总票房仅为425亿,减少了200多亿。而且2024年相比2023年,票房也少了100多亿。
抛开其他因素不谈,很明显消费者看电影的热情在逐渐减退,观影人次大幅下降。再加上市场竞争如此激烈,《哪吒2》想要获得高票房实在是困难重重。
还有一组数据值得参考。售票平台上的“想看”指数,一方面能够反映出观众对电影的关注度,另一方面也能为影院在春节前几天的排片提供指导。截至发稿,《哪吒2》在“想看”榜单上位居第三位,但与前两名存在较大的差距。
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唐探1900》,想看人数高达51.4万。看过其预告片就会发现,这部电影的悬疑推理和喜剧爆笑两大商业卖点非常突出。因此,在春节假期期间,它基本锁定了排片占比第一的位置。
排在第二位的是《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这也不难理解,毕竟春节档已经很久没有武侠电影了,武侠题材相对比较稀缺。而且肖战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在春节前几天,就算是粉丝们大力“氪金”,也能够帮助这部电影守住排片和上座率。
排在第三位的《哪吒2》只能听天由命了。同时还要警惕紧随其后的《封神2》反超以及目前垫底的《蛟龙行动》发起逆袭之势。可以说处在中间位置的《哪吒2》前景不容乐观。
不过,有了前作的数字资产支持,理论上来说,《哪吒2》之所以难产,主要是因为剧本和前期构思花费的时间较多。所以相较于第一部,其制作成本应该会有所下降。即便是票房减半,也能够实现大幅盈利,从而支撑导演继续拍下去。究竟票房能否成功,等到春节上映后便可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