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①进餐时要端正坐姿,做到不压胃,食物由食管快速进入胃内。
②按自己的速度进餐,这样,消化系统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③不在极度饥饿时进食。极度饥饿时虽食欲强,但胃肠消化功能已受损,吃多了反而造成食滞,不利于消化吸收,影响营养供应。
④膳后莫用脑。若吃完就用脑,大量血液流向头部,容易影响胃肠消化。
⑤多吃些颜色深的蔬菜。颜色深的蔬菜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2.镁、铁等更丰富。
⑥不要怕咽菜渣。纤维素能促进肠蠕动,排除有害物质,预防癌症,不太硬的菜渣应咽下去。
⑦不要食用太多调味品。多吃胡椒、桂皮、小茴香等天然调味品,可导致人体细胞畸变,并有口干、咽喉痛、精神不振、失眠等副作用,还会诱发高血压、胃肠炎等。
⑧喝酒前吃点东西。空腹喝酒肝脏负担很大。
选择正确呐迸餐方式让食物营养发挥最佳功效,其最佳进餐顺序是:汤一青菜一饭一肉一半小时后吃水果。
①边吃饭边喝汤的危害:用餐时边吃饭边喝汤,或者以汤泡饭,或是吃过饭后再来一大碗汤,都会冲淡食物消化所需要的胃酸,容易阻碍正常消化。
②饭后马上吃水果的危害:水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果糖无需胃来消化,而是直接进入小肠就被吸收。米饭、面食等含淀粉及肉食等含蛋白质成分的食物,则需要在胃里停留一两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进餐时吃完饭菜马上吃水果,消化慢的淀粉、蛋白质就会阻塞消化快的水果,所有的食物一起搅和在胃里,水果在体内高温下很容易腐烂产生毒素,有损身体健康。
③饭后马上吃甜点的危害:中断、阻碍体内的消化过程,胃内食物容易腐烂,被细菌分解成酒精及醋等,产生胃气,形成胃肠疾病。若饭后半小时再吃甜点较为适宜,有助于消化。
【最佳饮食温度】
①牛奶:60~65℃时最为香滑。
②汤:热汤的温度在60~65℃时口感最好。
③粥:用来煮粥的水最佳温度是50~600C。
④凉开水:不是越凉越爽,12—17℃时口感最好。
⑤啤酒:最好喝的温度,春秋为10℃,夏天为5~6℃,冬天为10~15℃。
⑥肉:解冻的最佳温度是10—15℃。
⑦粮食:储存的最佳温度为8~16℃,在此温度下可以防止粮食生虫。
⑧鲜牛奶:冷藏的最佳温度为4℃。
【吃菜不当易患病】
①青菜病:如果吃了变质的青菜,或吃菜的量一次太多,青菜焖煮的时间太长或放置时间太久,都会使人血液中的亚硝酸盐大大增多,出现程度不同的缺氧症状,如口唇及指甲甚至全身皮肤青紫、气促、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②马铃薯病:马铃薯中含有少量有毒物质“龙葵素”,当马铃薯发芽,皮肉变绿或变紫时,这种毒素会剧增,尤以芽和周围皮肉中含量为多。(整理)龙葵素有溶血作用,还能麻痹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食用后10分钟至数小时内即可使人中毒。
症状有口干、舌麻、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可有发热、气短、头晕、耳鸣、畏光、抽搐等,甚至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③菜豆病:芸豆、扁豆、四季豆和黄豆等一些豆类中含有皂素、植物血细胞凝集素和抗胰蛋白酶因子,如果生吃或没炒熟透,可引起中毒反应。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等,多在吃后3~4小时发生,一般2天左右可恢复。饮用未烧开的豆浆也会引起上述症状。
④黄花菜病:鲜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食后30分钟至4小时出现中毒症状。
轻者嗓子发干、胃区灼热不适、恶心呕吐,重者腹胀、腹痛、腹泻,甚至便血、尿血、尿闭。因此,在食用鲜黄花菜时,应将其放在水中浸泡2小时,挤出水分再进行烹调。煮的时间应长一些,不要大锅炒食,以免受热不匀而使有毒物质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