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军,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内地电影界、娱乐界巨头。从《手机》到《非诚勿扰》,从《夜宴》到《可可西里》,自称对电影是外行的王中军,一手打造了国内第一家创业板上市的民营影视制作公司。王中军讲述了自己从“养家糊口”到开启“大娱乐”时代的创业历程。
王中军,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最初只为了“养家糊口”
王中军的创业原始基金,是靠在美国每天送外卖,从送披萨或中餐一两元钱的小费攒起来的。整整攒了5年,共10万美金。
回国后,王中军把创业思路告诉兄弟们,哥哥没投资,大弟弟非常明确地说,愿意跟他干活儿,但是没钱,王中军就送了这个弟弟5%的股权。另外一个弟弟王中磊,算了半天,拿出10万元人民币,成为公司的原始资金。
公司的第一个项目是直投广告。那时候做平面媒体没有刊号,就是印一本画册,中文名叫《吃在北京》,这是王中军在美国打工时学到的。在北京各街道吃什么,都可以在这本书下面撕一个角,像免费券似的。
第二项目是连锁企业的标准化。这个想法来自于麦当劳,王中军在美国看到麦当劳的标志都是一致的,觉得有商业机会。但是实际那个东西怎么做,他是完全不知道的,只能靠想像。后来,王中军发现,中国最大的连锁店就是银行,全国银行的标准都白底红标黑字,下边带黑线红线,到今天中国的银行还是这样。通过这两个项目,王中军赚了很多钱。
华谊的发展来自朋友和社会关系网
“我觉得所有生意都来自于你的朋友和你周边的社会关系网。”王中军这样说起自己进入影视圈的缘由。有一天,一个影视圈的朋友突然告诉王中军有机会投资电影或者电视剧,于是,王中军的影视投资就在1998年起步了。
王中军同时拍了冯小刚的《没完没了》、姜文的《鬼子来了》、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只有冯小刚的电影赚到一点点钱。通过和这些导演的合作,公司学习了电影一般的操作流程。这时,王中磊进入公司,让公司真正走到了经营层面,开始跟剧组,跟导演、演员切磋。
此后,冯小刚的一系列电影全部由华谊拍摄,还有周星驰的《功夫》,成龙的《宝贝计划》等,在这个过程中,华谊也和一些大导演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华谊兄弟除了拍摄这么多商业电影外,还培养了很多新导演,比如拍《可可西里》的陆川导演,也做了很多其他方面的探索。华谊跟冯小刚签约,建立工作室,成为国内第一个跟导演有契约关系的公司。不像原来,导演有一个剧本到处求人投资,而是公司来帮助他解决资金问题,导演只是从事创作,当时这被叫做“制片人制”。也是无形中做了这个事。
到2000年,华谊开始多元化发展,从电影向其他行业和电影周边关联行业延伸,首先做的就是明星经纪。李冰冰对华谊建立经纪公司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李冰冰的经纪人做公司需要投资,想跟一个机构合作,她就跟她的经纪人说“找华谊兄弟”。王中军跟李冰冰当时的经纪人王京花就这样认识了,两人一拍即合,华谊经纪组建成功。当时,组建的经纪公司第一批有7个明星,包括李冰冰、范冰冰、胡军、佟大为、任泉等。
“我是依赖冯小刚的,他是公司的旗帜”
“说到挫折,就是冯小刚第一个合约到期,离开华谊兄弟一年。因为我是依赖冯小刚的。”王中军说。
冯小刚想创业对王中军是一个打击。但一年后,冯小刚又回归华谊兄弟。冯小刚和张国立两个人干了一年,觉得不如当艺术家好,不如当纯粹的创作人员好。于是,华谊就跟冯小刚有了第二个合同,400万元现金和3%的华谊股票。后来,华谊上市,冯小刚3%的股票套现2亿多元,成为中国导演第一个赚到2亿元的人,纳税达到了4000万元。
关于挫折,还有一个是王京花离开公司,经纪公司一半的明星也离开了。当时,李冰冰、范冰冰两人没走,王中军觉得,可能是平时关系不错。很多年碰到她们,李冰冰和范冰冰似乎表过功,说关键时刻站在老板这边。这次事件被媒体认为是华谊的大地震,以为华谊要崩盘,不过王中军表示,“当时我真没当回事儿”。
“大娱乐”有超大想象空间
2013年,对于华谊兄弟而言,可以说是一个整合年。整合了张国立的电视剧公司、整合了银汉科技、投资了影院等,使华谊兄弟在产业布局上更加完整,为股东赚取更大的利润,影响力也越来越强。王中军说,如果企业不赚钱,怎么叫企业好?去年中国国产片票房100多亿元,我们占了30亿元,前年国产片票房80亿元,华谊兄弟是21亿元,一直处在第一名的位置上。
华谊第一个旅游小镇就叫华谊兄弟冯小刚电影公社,用冯小刚电影的街景,做出老街道的感觉,今年元旦和春节试营业两次,春节几天超过12万人口,超过了三亚的旅游人数,王中军认为这是电影和文化的魅力。“我走过那里的时候眼睛都有点湿润,我觉得盖得太好了,走进去简直像穿越一样。我觉得有的时候自己还挺骄傲的,骄傲也是好事,一个人总觉得自己特笨和颓废也不幸福,自己应该多少找一点骄傲的东西,给自己戴上光环,勉励自己做得更好。”王中军说。
王中军觉得,华谊兄弟未来是大娱乐的格局,绝对不是一家电影公司,大娱乐有超大的想像空间,如果十年后华谊兄弟还在,将是世界一流的娱乐公司。